角色的再次转换-谈顺风车的认识

距2019年5月从互联网金融进入跳槽到出行刚好1年,趁五一休息,梳理经历2次跳槽3个行业的成长。即2015年毕业进入旅游行业(携程),2017年加入互联网金融(麻袋财富),2019年转战出行(哈啰出行)。变化的是行业不同,不变的是岗位秉承-解决用户痛点,实现业务增长的产品经理。2020年5月,成为一名顺风车的产品经理,从单边业务的产品经理转换为双边业务产品经理。原来只需要考虑旅游用户如何更快、更好的选到心仪的酒店或理财用户如何了解并购买金融产品,到现在要兼顾顺风车乘客和顺风车车主的需求,尤其是大部分场景,双方的诉求本身就是冲突的。那么,解决这些冲突就是产品经理的价值。

1 什么是顺风车

顺风车,是私家车主分享空闲座位,顺路搭载乘客,双方分摊出行费用的绿色互助出行方式。车主节省油费甚至0油费,乘客实现低价出行(一般短距离为快车的5-7折,长距离为快车2-5折),此外减少了社会总碳排放量,是一举三得。当前顺风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滴滴、嘀嗒、哈啰、一喂、拼客、阿尔法等,市场规模很大,预计每日单量1000万+,滴滴顺风车高峰时有200万,目前重新开放后由于各种限制,估计日均不足20万,行业整体不足100万,渗透率10%不到,成长空间巨大。

2 最大的挑战

顺风车最大的特征是双边行业,和原来的酒店预订、金融理财单边业务差别较大,分析如下:

角色的再次转换-谈顺风车的认识_第1张图片

顺风车非常依赖规模,比如乘客发单后没有车主接单、车主发单后找不到乘客,有两三次经历后估计很难再来使用。由于部分乘客由于快车的惯性,对顺风车预期不符(如准时性、进小区等),加上部分兼职司机加入顺风车,其天然想多赚钱,如座位拼满、加价、严重绕路接人,促成顺风车的客诉较旅游、互联网金融,或者单车、助力车尤其多且处理复杂。

此外,顺风车的操作流程和互联网产品原则似乎背离的,其使用步骤非常复杂。

角色的再次转换-谈顺风车的认识_第2张图片

3 产品经理困境与成长

顺风车产品经理经常面临跷跷板效应,乘客、车主和平台经常存在利益冲突。如,为了让车主的车费到账,只要乘客点击了上车,则车费会在一定时间内转到车主账户,不管乘客是否点击到达目的地,但乘客时常会有错误操作。又如,为了减少用户的操作流程,把乘客确认并支付省去,让用户可以先乘后付,乘客被接单后又不打算坐车了,由于没支付故在平台没操作取消,导致车主空驶,给平台和车主都带来损失。

顺风车产品经理比其他互联网产品经理更需要同理心,需要不断换位到乘客,切换到车主,最后回到平台,去推理和演绎产品方案的影响。

最后,顺风车产品经理有着更大的敬畏心,因为其他产品发生漏洞无非是亏损,而我们则可能面临关门,参考滴滴顺风车。

总结,加入顺风车产品,一方面为自己做的事情而自豪,即对乘客、车主、社会都有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道路上,一边敬畏一边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角色的再次转换-谈顺风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