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讲的故事


宅家的日子里,看到天气晴好,心情不错。人啊,闲的蛋痛时,最好的选择是看些闲书了。偶从书橱里翻到一本《声律启蒙》,以前只是粗略看过,但属走马观花那种浏览,印象不深,也就记得:"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了。今天方能静心细看,认真研读句释句解,还真觉得,这玩艺不错!

逐字看,逐句琢磨着,还真有发现了令我感动了一阵子的两个小故事,也就是《声律启蒙-六鱼》韵第二节韵律里两句:"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两句对联,其实讲了两个小故事。

上联讲的是大儒孔子的故事。

一天,孔子和门生一道出行,遇雨,门生们都想说服孔子找子夏先生借伞。孔子不愿去借伞的。他对门人是这么分析的:子夏家里穷,恐怕很爱惜自己的财物,会不愿借的。因了他去借伞而导致他的短处被外人知道,这是不好的。他还说服门生们,要爱见人长,不要因了自己的行为让人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看看人家孔子,境界之高,修养之好,真的是莫得办法比了:怕人为难,不随意张口!

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很多人,不要说怕知人短,就是挑人之短,揭人伤疤,也确为常事。希望,只见人短,无视人长的人,好好读读孔子的故事(说实在话,我这么写出来,恐怕也是违背了孔子的"爱见人长"了的)!

再说下联。它讲的是《晋书》记载的关于阮裕的故事。相传阮裕有一辆好车(可以理解为相当于现代人有了奔驰或宝马吧)。只要有人找他借车,他都会借的,很大方的那种人,错,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大方的那种人。

有一天,有一个人的母亲去世了要下葬,想借他的车子一用,却不敢对阮裕说,也就是不敢找阮裕借车。后来被阮裕知道了这件事,令他心情沮丧了,心想,就因为自己有车,使别人不敢来借,这不就彰显自己吝啬了吗?于是把自己的爱车烧掉了。

有意思吧?那个阮裕先生。自己的财产,借与不借,自己做主,借与不借都没毛病。可他老先生,却把名声看得至关重要!怎么能因为有一辆好车而坏了自己的声名呢(让人觉得己吝)?所以焚车,挽救自己的声誉!所以被《晋书》记载了下来,传为佳话。说明吝啬在古代是个很毁誉的事情。

所以啊,人生在世,不能轻易言借。借钱也好,借物也罢,很多时候,借与不借,让人很为难的。陷别人于两难的境地,确是属于一种要不得的行为(一己之言)。

到此,还是请大家给孔先生和阮先生各点100个赞吧,谢谢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想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