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治疗》
在学校获得了哲学与心理学的启蒙,便自己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哲学经典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就是一页页的乱码,心理学的书籍,由于其通过许多临床案例来阐述治疗理论,所以对我来说会比较容易理解。
那时刚刚读完《梦的解析》,也完成了学校的精神分析与催眠的选修课,我便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当尼采哭泣》。读完这本书时的感觉就像是在睡梦中解开了已经在脑中困扰一天的方程式,醒来后又将清晰的梦境记录在纸上。它将存在主义哲学与心理治疗相联系,用以帮助因陷入绝望而焦虑的病人理解绝望的来源,并接受绝望的内容。
震撼于其中的情节对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我去了解了作者欧文亚隆,才知道他是精神医学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其他著作中,他同样利用丰富的临床实践为我们搭建起沟通哲学、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桥梁。他用文学的笔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哲学是如何关照着一种生活态度,而一种不经意间流露的情绪,又是如何昭示我们的心理状态。他的书可以作为别具一格的哲学与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故事内容像一幅精美织锦的正面,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表象,可能花团锦簇,可能荆棘丛生;而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内容是背面,是纵横交错的布线,是构成表象的底层原理。欧文亚隆的书,一般不会带给人意味深长或者朦胧优雅的感觉,而是一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这也可以说是他的文笔风格。
《叔本华的治疗》这个名字很快地在他的作品列表中吸引了我,因为叔本华与尼采都是十九世纪西方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并且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人类意志展开。并不难预见我在这本书中同样获得了一些领悟,也可以说是治疗。
文本的脉络是十分清晰的,穿插叙述了叔本华的一生以及心理治疗师朱利叶斯死前所做的最后一次团体治疗。联系起这两条并行故事线的人物是菲利浦,治疗团体中坚信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人。所谓“叔本华的治疗”,其实有些双关的意味:既可以指菲利浦利用叔本华的思想为治疗团体中的人——包括治疗医师朱利叶斯——提供焦虑、苦恼的解决方案;又可以解释为团体中的成员反馈菲利浦,甚至说是叔本华,帮助他解决人际交往困难的过程。
我将这种相互作用解释为:治疗与被治疗是同时发生的事件。每一个人在情感体验上都是不完整的,没有人可以说,能够体味、理解所有的人类情绪。就像看到各种小说中的人物时,会觉得每一个形象既有像自己的一部分,也有与自己天壤之别的部分。而正是通过搭建关系,分享情感,我们从别人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情感,醒悟之后去理解那部分感情,或者通过实际体验去弥补,最终实现自我完成。每一个人都是治疗别人的医生,也是接受治疗的病人。
罹患癌症,面临死亡,这种时刻我们心中的那份无助、恐惧究竟来源于什么?机体的疼痛与消亡,远抵不过由疾病带来的孤独。亲人、挚友不敢与你谈论病情,与你的交流变得局促不安;你渐渐地无力应付平日里习以为常的工作;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将永远被尘封……身体机能的衰退预告了我们将会结束与他人的联系,在彻底消失之前,要经历的是眼睁睁看着曾给予我们幸福感的人和事物从生命中剥离,就好像彻骨的北风中一层一层退去御寒的衣物——痛苦的不是结局,而是过程,是一直下沉,一直下沉的情绪。
“‘拥有’具有一种相反的要素,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常常反过来拥有我们。”
这里引出了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理论的出发点。基于康德哲学的内容,一切事物都是物自体,而物自体的本质是无法被认知的,我们所看到的只能是经过人类神经系统处理过的表象,因而外物的本质的问题是无法探讨的。进而,叔本华阐释,这个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牵连,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情感的,都是外界的、表象的,所以我们无法从身外之物获得对真理的见解。正是对外界过多的关注、追求,导致了我们被外物束缚,缺少对真理的感知,所以无法正确地面对死亡。
如果是适当地做到叔本华提倡的反观内心、冷漠外物,对于我们身心的成长将是有益的。叔本华的问题在于过犹不及。极端的理智导致了他对人性温暖的拒绝,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致使他的理论充满了悲观主义色彩并且富有攻击性。
当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时,问题也就不复存在。被欲望束缚之人,令其“定乎内外之分”,冷漠孤独之人,引其回归“鸡犬相闻”。最终,朱利叶斯平静地接受了死亡的降临,菲利浦重温了人性的温馨。
我们在生命的道路上走走停停,孤独时守心,陪伴时去发现还没有完成的那部分自己,渐渐地让理性与情感不偏不倚,最后面对生死,游刃有余。足够完美的生命,应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