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极应对挫折(读《战胜挫折》认识体会3)

      积极应对挫折,首先要学会如何调整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但世事变化无常,在遭受挫折后,我们要如何积极应对呢?

      一、避免习得性无助

      先来看两个案例:一名妇女被解雇了,因为老板认为她的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经过几个星期求职,她不断遭受挫败,最后决定干脆待在家里,也不再和朋友们出门,完全停止了她曾经喜欢的活动,跳舞、看电影、跑步。她变得越来越抑郁,自尊越来越低。

    另一个案例,有一位老人住进了一个老年社区之后,护理人员告诉他,过去他必须自己做的家务琐事现在都会有专人来做,他不用再给自己做饭、打扫房间或去购物,他有专门的时间接待访客,可以在固定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看电影、写东西等。听起来这种有专人伺候的生活,应该非常开心才是。但搬进去不久,他就变得有些慵懒,话也越来越少,远不如以前开心,健康也每况愈下。          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习得性无助的典型案例。习得性无助是指后天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跟许多人遭受挫折后意志消沉、郁郁寡欢的状态惊人的一致。

    通过对习得性无助的了解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如何面对挫折或陪伴亲友度过挫折。

    习得性无助最初也是从实验室对动物的研究开始,研究人员把狗套上锁链,接受一系列电击却无法逃脱,反复多次之后,又把狗放在可逃脱的情境之中,但是当电击信号铃再次响起时,狗却没有逃脱,反而直接躺倒在地开始颤抖。在这些狗的意识中,已经植入一个概念,电击是无法逃脱的,所以只能诉诸于无助感,并且这种无助感会从最初不可逃脱的情境中泛化到后面可逃脱的情境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明明它们可以逃脱电击,却没有行动,而是直接躺倒在地的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案例远远多过我们的认知。比如对工作的倦怠往往是因为工作中的积极反馈不足。所以我们要学会辨别,并加以改进。

      二、避免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

        美国的心理研究专家,还做了另外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研究组考察了一所退休公寓两个楼层的居住者。在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对两层楼的老人分别进行了这样的安排:一楼的老人就像前面案例中的老人一样;二楼的老人则被告知,他们有责任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由自己处理生活琐事,何时接待访客,是否参与社区活动等等。两个楼层的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在几个星期里二楼的老人幸福感明显增强,18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回到这里发现,一楼的老人有30%去世了,而二楼只有15%的老人去世。

    这个案例中,两个楼层老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生活的控制感。心理测试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对生活具有掌控感的人寿命更长。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前面把老人的例子也列为习得性无助的案例之一了么?因为跟无助感相对的就是控制感。挫折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意料之外的事,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感受到失去控制的无助,如果对自己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缺乏控制感,并把不恰当地把这种知觉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很容易造成抑郁(当然抑郁的原因绝不止这一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亲子教育中为什么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于控制的原因,否则孩子长大后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细心感受生活的小确幸

      那么如何增加生活中的控制感呢?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确幸一词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它的意思是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比如: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新买的东西当天快递就到了;突然发现口袋里有钱;学习到新技能的喜悦,努力没有白费;把看完了一段时间的杂志全部都按照自己既定的规则整齐排列……把这些事总结一下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行动获得了快速有效的积极反馈,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幸福感,进而给我们一种我能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这就是控制感的增加。

    当然控制感不等于控制力。生活中还有许多事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比如健身,跑完步出了一身汗;再比如整理完房间,家里一片温馨整洁;养宠物等等。

      我们要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通过健身、养宠物、做家务增加对生活的控制感。有控制感的人往往更健康。在亲子教育中 孩子如学习有压力,可通过其他方面感受生活的小确幸,提升控制感。

    四、掌握好次级获益的智慧。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我这些事都做了,但除了疲惫,并没有产生什么愉悦的感觉。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叫次级。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次级获益、次级贷款、次级债券等等。次级的意思是指它原本不是第一顺序的目标,以次级获益举例:同学参加静雅学院的课程,原本只是为了多学习一点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加持打卡,于是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这个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被认为次级获益。那么次级控制是什么意思呢?在上面列举的小确幸中,人都是主动做出行为,之后获得积极反馈,从而获得控制感。

    次级获益则恰恰相反,它会告诉我们恰当退让、适时放弃。具体来说降低对自己的预期,接受个体的限制、降低对目标的评级等等。比如说,当你为一件事努力了很久,还是达不成你想要的目标,这是你就可以对自己说,其实没必要做的这么好,过得去就行了。这种过得去就行了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放弃了主动权,但可以让人获得一种以退为进的控制感。再比如说,困难的时候先换个目标、换个方向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充满了这种追求次级控制感的智慧,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等等。

      我们要学会次级控制的智慧,遇到困境可以以退为进,转换目标,降低目标评级,承认个体限制,挫折感就会降低。

      五、合理归因,修炼自己的人格,尽可能做内控人格,避免外控人格

    先让我们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你身体好,是因为你能照顾好自己,还是因为你比较幸运?孤独的人没有朋友,是因为他们不去和别人见面,还是他们没有机会?当你赢得一场比赛,是因为你尽了最大努力,还是运气好?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是研究人员在考察这些控制点的个体差异时提出的问题。

    他们考察的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归因的。比如你回答说,身体好是因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孤独是因为不去尝试,赢比赛是努力的结果,你就可能具有内控倾向,你的泛化预期是,人可以影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结果的好坏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相反,如果你回答说,健康是幸运,孤独是因为环境,赢得比赛是交了好运,那么你就可能具有外控倾向,你更相信发生在你和别人身上的事是不可控制的。 两种倾向都会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潜在作用。两种倾向中,哪种人更快乐,更受人喜欢,适应性更好?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内控的人工作更努力,成就更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结果。外控的人遇到挫折更容易放弃,并轻易下结论,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困局,因此不大可能在充满障碍与挑战的世界上走的更远。

      另一方面,仅仅因为相信自己有控制力,也就是控制感强,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能够控制。高度内控的人往往也会付出许多无效的努力去追逐彩虹,或制定脱离现实的计划。外控者反而会制定更合理的目标。

      六、挫折后主动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常见的心理干预有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亲友的陪伴劝说也可以认为是泛化的心理干预。

    前面说到内控倾向和外控倾向,内控的人在遭受挫折后会变得更加外控。在心里咨询时,一般来访者通过成功的心理治疗会变得更内控。

      内控型人格的人在对治疗过程有控制感的时候会表现的不错,但外控型人格的人就需要始终由咨询师掌控节奏时表现的比较好。这对我们如何安慰遭受挫折的亲友就有了指导意义。如果你的亲友原本是一个很有主见,做事有条理且非常积极主动的人,也就是属于内控型人格的话,过多的陪伴和劝慰反而会增加对方的心理负担,他们会把它看做依赖性的指标。相反地,对外控型人格的亲友,则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受挫后,如需要,应积极接受专家火亲友的心理干预。我们在对受挫的亲友心理干预时,先判断对方是内控的人还是外控的人,适当安慰,合理地提供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积极应对挫折(读《战胜挫折》认识体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