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能否做到这一点

四十而不惑——孔子

导语:

曾看到过很多关于“中年危机”、“中年焦虑”的影视作品、调侃段子,像“谢顶”、“保温杯”、“中年出轨”……

中年人的境遇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悲壮的感觉。

汪国真在《仓促地到了中年》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

中年像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优雅的人更优雅了,悲观的人更悲观了,从容的人更从容了,堕落的人更堕落了……

我们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其实,中年人的人生中,也是还有机会的。

只是机会可能不是像青年时那么明显,当然也没有那么多了。

但好的开始从来都不会晚。

人过40,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能否做到这一点。

不是智商

“人生差距”我们和谁比呢?

多半是和同龄人比较吧。

人过40,我们可能不会再去和学生时代,那些佼佼者比较了。

可比的对象不过是身边人。

40岁,我们一般都拥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大多数普通人已经不需要拼智商了。

表哥今年41岁,是一名县直部门的公务员,他说:“大家都是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的,分层在当年选择职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周围人的智商能差多少呢?那些处心积虑、蝇营狗苟的人,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过了40岁,真不用拼智商了。”

也不是情商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过分地强调情商的作用,其实有厚重感的人生,绝不仅仅在于会说话,在于会照顾别人的情绪。

叔本华早就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

“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以知道: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

能够让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争取过上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

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要么独处,要么庸俗”,可能我们普通人无需过上思想家那种隐居的生活。但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却总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会社交的“高情商”对于消解“痛苦和无聊”这两个人类幸福的“死敌”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四十而不惑”,人过40,如果还不能对自我有所认知,对生命有所体悟,此后余生可能也是只生存而已了。

40岁之后,更多的应该走进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泰戈尔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人过40,早已不需要这“一群人的狂欢”了。

如果你本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不愿社交的人,真的没什么,拉开人生差距的不仅仅是情商。

而是能否做到这一点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生只做一件事——吹喇叭。”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曾说:“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地方而已。”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人过40,拉开人生差距的正是这一点:能否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

要专才还是要全才?

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广泛涉猎,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世界和人生多全面的了解。但如果已经过了40岁,还找不到一项可以令自己倾其一生的事,那无疑会成为可悲的“煎饼人”,一事无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

该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大意是说: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五年,弹指一挥间!

人生有多少个五年是在庸庸碌碌、无所事事、一日又一日的重复中度过的呢?

但如果你能拿出五年的时间,专注的做一件事情,那么人生就会发生质变。

笔者接触自媒体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写作路上也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

王姐今年已经44岁了,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生活压力不大,孩子也已经读大学了。但她与周围的人不合群,她不想每天过这样机械、重复的生活。

她很喜欢写作,进入自媒体之后,她只做一件事——写文章,写情感类的小故事,写生活感触,如今已经拥有了十几万粉丝,每月收入早已过万。

但同样做自媒体的宝妈小林,她虽然很喜欢自媒体这个领域,但却不能在某一个领域中深耕。一会写文章,一会录视频,一会直播带货,一会写专栏,总是不够专注,越做越迷茫,收益也少得可怜。

人过40,除去工作,除去生活,还有多少自己的时间呢?

但只要我们认准属于自己的“那件事”,专注的把它做好,也许不用五年,你就能和周围的人拉开差距。并且能用一种“高视角”俯瞰人生和世间万物,那种“一览众山”的感觉,无疑是中年之后最大的成就感。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坚持和所爱,无论它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无论它是写作还是画画,只要它能给你带来精神上的陶冶与满足,让你知道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今天我又看到了新的内容,而对明天充满期待!

这,就够了!就值得我们下精力、下功夫,把它做好。

有人说:“三十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四十岁,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今日话题:

你认为人过40,人生还能有大的改变吗?

人过40,你还愿为自己找一份梦想,并为之坚持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过40,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能否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