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你最稳定的名片

1

今天只说技术。先看一段翻译。

I worked in theMarketing Department of the Silver Gate Group Company,based in Shanghai[1]. I work as the Product Manager and havebeen involved in five projects in

China[1], including projects in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and Hangzhou.

The Company hadbegun to work with the Cli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gzhou project when Ijoined. During the design phase,my team and I [4] provided relevant standards to the Client for

carrying out opening services [2]. We also frequently liaised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team in China and UK as necessary to fulfill our responsibilities [3]. As the projectmoves from the design phase to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ur team visited thesite to observe the progress. After returning to the Company, we held several meetings with the Client [3]to further explain thestandards and advise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ose designs.

我在上海银拱门集团公司市场部工作。我的职位是产品经理,已在中国参与了五个项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的项目。

我加入公司时,公司就已开始与客户开发位于杭州的项目。项目期间,我的团队和我向客户提供相关标准开展开业筹备服务我们还经常为履行自身职责在必要时与中国和英国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联络

项目从设计阶段进入施工阶段后,我们的团队前往现场考察进度。我们回到公司后与客户进行了多次会议,进一步对标准进行说明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这些设计提供建议。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经历编的,只为说明问题。如有错误,大家手下留情。真实案例远比以上精彩,但长啥样我不告诉你。

虽然是我自己编的,但足够说明问题了。看到这位选手的原翻译之后,我要笑抽了。为啥?纵观全文,文风特别稳定,规律性特别强,短短三四页纸,我总结出大概三到五条普遍适用的规则。蓝后,我也可以像TA一样做翻译啦。

2

下面具体说说这些特点。每个特点的代表例句不再重复列出,去上文找。

[1].修饰关系错误,定语状语不分

我在上海?还是公司在上海?

我在中国?还是项目在中国?

到底修饰A还是修饰B?简直是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愁死人了。

修饰关系也是翻译中最常出错的问题之一。简单说,能想到的判断标准有三:

首先是语感。这是看似最玄乎,却又是最好使的。它不是啥深不可测的东西。语感无非是由你之前所有的知识积累、技能习得,以及此时此刻阅读的所有文字信息,共同成就的直觉灵感。一项技能,熟练到最后就是直觉。

其次是语言规则。到底修饰A还是修饰B,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就近修饰,但不排除有人不按常理出牌。

再次是逻辑。万一碰到不正常的原文,使用逻辑验证。

以中国那句为例,in China到底是修饰动词involve,还是修饰名词projects呢?按就近原则,in China修饰projects;根据逻辑,including后面的projects in Shanghai, Beijing, Tianjin and Hangzhou是projects in China外延的一部分,符合列举的逻辑。所以in China是修饰project的后置定语,没有疑问。

based in Shanghai类似。但有一点要强调,即便真的是公司在上海,也不应该把“上海”两个字孤零零放在公司名称前面,这样会让读者误以为是两字是公司名称中作为行政区划出现的一部分。

[2].中文定语后置

介词短语for carrying out opening services修饰中心词standards,是后置定语,理解上没有难度。

然而,很多人会在中文里照搬英文定语的顺序,把修饰成分后置,放在中心词后面。由于中文没有后置定语,此时的语言解读会出现偏差,句子主干变成“我们[提供标准]开展服务”。不一样了有木有?

[3].状语塞入主谓之间

状语往哪儿搁?类似任何语言成分的处理,看文本类型、语言特点、语境。

文本类型上看,上面这段话是证人证言,理应更偏口语化。

语言特点上看,中文句子原本就比英文更短,而作为口语类文本,断句只能更勤快一些。一般字幕翻译的一行不超过14个中文字,这符合口语信息表达和接收的需要。很少有人能说30个字不喘气。

从上下文看,临近句子,相似语言成分最好采用相似处理方式,以便保持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分析下来,此时此刻主谓之间好像不太能容纳下状语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把状语摘出来放在句首。一来句子更加简短,符合口语语体;二来,主谓成分之间距离更近,句子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三来,上下文队形一致,节奏就有了。

[4].严谨

这一条不算规则,但是让我看到了。“My team and I”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暴露了很多信息哦,没错,就是你!

单从“我的团队和我”这几个词,就可以断定这是一篇翻译稿,而不是原始文本。

因为英文代词规则是把第一人称放在最后,而中文代词规则是把第一人称放在最先。新手一般看不到这样的细节,或者虽然看到但不敢随便调整。沿用原文顺序固然不能算错,但更地道的表述当然是按语言应有的顺序作出相应调整。

提供个修改版,仅供参考。

我在银拱门集团公司市场部工作,工作地点在上海。我的职位是产品经理,已参与了五个在中国的项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的项目。

我加入公司时,公司就已开始与客户开发位于杭州的项目。项目期间,我和团队向客户提供开展开业筹备服务的相关标准为履行自身职责,我们还经常在必要时与中国和英国团队其他成员联络

项目从设计阶段进入施工阶段后,我们的团队前往现场考察进度。回到公司后,我们与客户召开了多次会议,进一步对标准进行说明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这些设计提供建议。

后记:

我列出这些特点之后,翻译表示很惊讶,因为翻看原先的译文,这些规律一直存在,但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我也表示很惊讶,因为一个人的语言特点,经常稳定到让我惊讶的程度。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套子里。你自认为的练习,或许只是问题的反复也说不定。另一方面,想要提高语言水平,非得有觉知,或者有人带才行。

翻译很卖力,力透纸背。不论是在主谓之间增加状语,在一个动词之前增加另一个动词,都是在做加法,以“为”的方式凸显某些语言成分的重要性。这的确是新手喜欢的把戏:不仅卖力,而且明显。其实,大道至简,传递信息于无形,才是上策。

修改后译文点到为止,或许不值得作为范本学习,但作为校对稿已经够用了。向来认为翻译是平衡的艺术,审稿就更是了。译无定法。翻译最大限度保持原文面貌是对作者的尊重,审稿人最大限度保持原翻译原貌是对译者的尊重。有那些把别人的文件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功夫,省省劲干点啥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风,你最稳定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