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张图片




第19期『设计故事』

本期作者:啥都备不住

本期编辑:设计书汇采编部


本期『设计故事』

主人公

深 泽 直 人

(Naoto Fukasawa)

他是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

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

曾为多家知名公司进行过品牌设计

诸如苹果、爱普生

其作品在欧洲和美国赢得过几十余设计大奖


他的设计主张是

用最少的元素(上下公差为±0)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


这也体现了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

无 意 识 设 计


继续下滑(文末附深泽作品集下载)

看看这位

特立独行的设计师

特立独行的设计思想


———— / BEGIN / ————


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  ▲


在日本近代设计史当中,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这世界上的产品数量已经到了一种过剩的境界,我们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包豪斯 “形式追随功能” 的原则设计产品,设计必须要重新回头思考,到底我们需要怎样的产品,而产品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意义。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2张图片

2006年,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 Normal工作室  ▲


深泽式哲学一:自发性


要了解深泽式哲学,有几项要素需要先了解。首先是「面对环境改变的自发性改变」。举例来说,日本人众所皆知是很保守的民族,如果你有日本朋友,你有一种不晓得对方到底有没有把你当朋友看待的感觉,这是因为日本人对于人际之间的「距离感」在民族性的影响下,就是比较远一些,会尽量与人保持一点适当的距离,但很有趣的是,每天的通勤电车却又是挤到宛如跨年晚会一般让人窒息,几乎都是贴在陌生人身上。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3张图片


深泽直人认为,这是因为「环境」造成,所以才会这样做。电车容量不会改变,但人很多,所以就这样挤破头,是很自然地发生。所以他认为使用产品的时候应该也是如此无意识地很自然地使用。能够即时与使用著的心情呼应,而应和著使用者行为。这便是在他的哲学裡强调「面对环境的改变,使用者行为跟著改变」的自发性。


深泽式哲学二:原型


接著我们要来谈谈所谓的「Archetype原型」。如果有一块木板钉上五根钉子,然后卖一个一般消费者都买不起的天价,这到底是要表达什麽?很多时候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而购买产品得到解决,但现在的产品除了机能又另外附加上许多吸引购买的因素,像是可爱的造型、特殊的材质等等,似乎有点哗众取宠,他认为设计是存在于每个人所共同拥有的过去使用经验,将那份大家曾经一瞬间想过的想法(共感),化成产品而实现。

很多人常说深泽直人的设计是「不存在的设计」,意思是说他的设计好像有看过,但其实没有,甚至是一般消费者看到他的设计都会觉得「这我也会设计阿!」或是「阿!对对对!我想找的就是这个!」。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4张图片


就像是图片的木板加上钉子一般,当我们要挂衣服或帽子的时候,如果要不花钱,基本上就是随便找个木板跟钉子,钉一钉就能用了。这个想法大概十个人裡有十个人都想得到,但这样单纯满足大家内心想法的设计而量产的商品,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反而意外地少。深泽直人认为,设计的灵感其实在生活中俯拾即是,能不能分辨出其实也考验着设计师的意识。


他在武藏野任教的时候,曾出给学生一个作业去思考「原型」这件事情。用黑色的金属线弯曲来「画手绘」。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5张图片


这作业是希望学生思考当物品褪去华丽的外表只剩骨架时,要如何用最简单的线去表达?有人弯出水壶、衣架什麽的,而他给予高评价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在地上的枯叶。他觉得枯叶那种轻盈的感觉很符合金属线的味道。还有一个是一团黑黑的四方块「泡面」,他觉得泡面其实也是线弯曲堆叠后的块体,能够用金属线想到这个作品很厉害。


深泽式哲学三:艺术达成度


第三个构成他哲学的要素,便是「艺术达成度」。以刚刚那个「五根钉子的木板」来说,消费者得到的结论是「一块木板钉了五根钉子」,但板子是怎样的板子,多大多宽?钉子是怎样的钉子,间距如何?你想要怎麽呈现这个作品……等等,其实才是设计师主要著眼的地方,他认为能不能将这样的想法用这样的设计来说明,这当中取决的都是关于能不能变成设计师的能力,而决定那些的一些直觉也都是无法解释的。


与其说这样的作品是一种「设计」,他认为这其实比较接近「艺术」,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概念的表现,如果这件作品被复制超过五件就会失去其艺术价值,但他也观察到设计与艺术的界线正逐渐模糊当中,很多这样无法被大量生产的设计作品慢慢出现,是一种新型态的设计。但在他设计量产的产品当中,需要有部分这样艺术性的思考,去成就简约设计当中的不平凡之处。


拿深泽直人自创的品牌「±0」最广为人知的加湿器来做例子。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6张图片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7张图片


深泽直人以「水滴」为概念设计,突破以往加湿器总是四方造型,但为了达成这个看似简单的造型,制造上可是吃足苦头。首先必须先改变以往加湿器内部的构造,主要分成上盖与内部机构,倒转上盖后可倒入水,翻转回来结合内部机构就能使用,而上盖像是甜甜圈的造型在射出上会有倒勾问题无法射出,必须将上盖切成三个部件分别射出后再胶合。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8张图片

但深泽直人此时只对制造工厂说:「水滴是不会有分模线的。」为了能製造又不要有分模线的方法只有一个,便是「人工磨去」,但工厂端因为觉得麻烦,立刻拒绝了深泽直人的要求,后来用尽心思,找了非常多的工厂,才找到一个非常小的涂装工厂愿意尝试。但实际量产之后,缩率问题无法精准胶合成圆滚滚的造型,因为分模线会凹进去,最后虽然动员所有工厂的人手工制作,但还是无法做出完美的作品。直到后来有一间板金工厂自告奋勇,虽然工厂老板边说「这绝对赚不了钱吧」!但还是为深泽直人开辟出一条生产线,每一台机器都用手工研磨,最后总算制造出60台,而开卖当天想当然也是秒杀。


看似简单,但却在细节处下足功夫,艺术达成度,是要成为顶尖设计师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深泽式哲学中心思想:功能可见性(潜意识)


「Affordance」一词是由美国知觉心裡学学者詹姆士‧吉布森自创提出。意思是指环境提供给动物之意义和价值,是确实存在于环境中,可直接知觉之物,并非由知觉者所诠释、引导而产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张椅子,为何椅子拥有让人想「坐下」的功能可见性,可以从日文来看更容易了解。日文裡「坐下」除了「座る」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礼貌的说法「腰をかける」,翻直接一点就是「把腰靠在椅背」,椅背有一个让人想靠著的想法,同时腰靠在椅背上,自然臀部会放在椅面上,就完成了所谓「坐下」的动作。


基于这样的原则,椅子被设计出来时给人们一种「可以坐」的预见性,人们并不是去决定这张椅子能不能坐,而是这张椅子在环境中拥有这样的功能可见性,人们「知觉」到了,于是把他挑选出来去执行。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9张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些不知道的事物和产品之时,总是会榜徨地看著周遭的人们寻求帮助,面对产品时我想也是一样,如果一个群体裡有人知觉到那个产品的功能性,去试著使用看看时,看起来像是合理的使用方式就会被另外一个看到的人模仿而跟著做,最后群体可能就都模仿起来了。像是在日本路边会看见一些弯曲的栏杆,很多人会随意坐在上面,或靠著。看到这样的栏杆我们无法得知他是否当初是为了让行走的路人坐而被设计出来,但他在这样公共的环境裡具有「坐」的功能性,有人知觉到了就试着坐看看,发现它可以坐,而更多路人看到就模仿起来。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0张图片


但这样的心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知觉到。而那被知觉到的功能性无法改变,因为那是物体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客观信息。就算知觉到那个功能性的第一个人那个使用方法其实不是被设计师预期的,但他也只是发现这个东西预期之外,一个新的功能可见性,就像是上面的图,柱子本身不是被用来放牛奶的,但有人知觉到,喔,那边可以放东西,就放了,位置还刚刚好,于是柱子多了一个新的功能。是一种不被预期发生的自然。也能跟前面说的无意识做一个呼应。


深泽直人将「可预见的功能性」扩大延伸至产品设计,所有看起来像是没有价值的的地方都有他的价值,人们在无意识之下看见物品而直接对物品做出解释,而做出自己认为对于这物品最恰当的使用方式。而当人与物品、环境完美地调和之下,就会产生一幅至美的使用情境图。设计就在这当中。在他设计的产品当中,你会发现他的设计造形都非常简单,并符合你内心当中所想的需求「原型」;自然地与环境调和,你也几乎不太需要阅读使用说明书就能凭著过去的使用记忆轻松地使用(自发性);简单的造形裡却有更多精彩的细节及素材选用呈现(艺术达成度)。


这便是深泽式的哲学。


必然性:Muji is enough


深泽直人的设计有一种「必然性」,就像是环境中有一个缺口,他的设计能够刚好放进那个缺口当中,不多也不少。

「如果有就好了」!设计师的工作在于要寻找出那个跟缺口一致的产品,而不是设计一个很炫的东西却不切实际,并且不被大家需要。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1张图片


他认为消费者经常为了想找到符合内心想要的家具或商品花很多时间,但通常找到最后不是型不对,就是太贵,最后看到无印良品时,就算材质跟自己想像的有点差别,但因为符合内心大部分的需求,就会想说,「算了,无印的就好了!」。因此,他在规划无印良品的品牌经营方针便是希望听到客人能看见商品后说出:「阿!我就是想要这个!」,因为那是人类因过去的使用经验,看到别人把那样的感受具体实现后会说出的一句话。对他而言,他想追求的就是那种退了一步跟自己妥协的哲学,最后消费者在无印良品找到自己的生活形态。这种「共同拥有的感觉」具体实现成产品,便是设计师的使命。这对他而言也是最好的赞美。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2张图片

由德国设计师Konstainting Grcic帮无印良品设计的雨伞  ▲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3张图片

将已经看习惯的车站时钟,放在手腕上成为无印良品的经典手表款式   ▲


『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_第14张图片


抽风扇的拉绳是开关,将此使用经验结合至无印良品最广为人知的壁挂音响,简化到只有播放音乐的功能,或许有人会问抽风扇跟CD player有什么关联,CD旋转的样子跟抽风扇旋转的感觉很像,在功能上是没有交集的,但他在产品语意的表现上却有了类似的关联,音乐彷彿微风一般吹送至室内。


———— / END / ————



公告栏:

1. 『设计故事』栏目,每周三22:22更新;

2. 后台回复“深泽叔叔真厉害”,获取他的作品集;

3. 需要工业设计资料?,去公众号后台菜单找找看。


微信公号:设计书汇

新浪微博:设计书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故事』深泽直人——设计也有“哲学”(文末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