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妻子杨绛先生的婚姻可谓佳偶天成,不但夫妻恩爱,还白头到老,是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婚姻幸福。可是他们的女儿的婚姻就不如他们夫妻幸福。
这世界不可能把所有的幸福集中在一家子里,上一代幸福,下一代就不会也幸福。
钱瑗应该算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她1937年5月出生于英国牛津,没有兄弟姐妹。因为钱钟书对妻子杨绛说:“我们要是再生一个孩子,如果比阿瑗好,我们喜欢那个孩子,不喜欢阿瑗了,阿瑗若不是太可怜?”
于是他们夫妻就决定只要钱瑗这一个孩子。他们家就“他们仨”。
钱瑗虽然不是著名作家,但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她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1959年,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1966年,她从事英语教学,1978年,她被公派至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英语及语言学,1980年,钱瑗回国。1986年,钱瑗晋升教授。1993年,钱瑗被聘为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
不幸的是,1997年3月4日,钱瑗患脊椎癌病逝,终年59岁,她没有像她父母一样长寿。钱瑗走在了父母前面,钱钟书到死都不知道他的阿媛已经离开了。父女倆先后离去,就留下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在这冷清的人世间。
钱瑗不但不像她父母一样长寿,她的婚姻也不如她的父母幸福。钱瑗有两次婚姻,都不能算是太如意。
钱瑗第一任丈夫名叫王德一,他们是同学,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认识的,当时两人都是学校美工队的成员。毕业后,他们两个人都同时留校做了老师。
1968年初,钱瑗和王德一结婚,并搬入了历史系单身教师宿舍, 这时钱瑗已经三十一岁,算是晚婚了。婚后,钱瑗夫妇俩的婚姻生活很幸福。
杨绛应该对王德一这个女婿十分满意,她不在一次在《我们仨》里面提到王德一,口气亲切得像在说自己的孩子。
王德一是个老实人,却被安上了“炮打林副统帅”的罪名,不断地遭到批斗,还被逼交待同伙,王德一不肯诬陷别人,于是在自己的隔离室北面窗户的暖气管上自杀身亡。
轻生的王德一就这样丢下年轻的妻子钱瑗离开人世,这时他们才结婚一年多。悲伤的钱瑗就搬出了北师大历史系的集体宿舍,回到了娘家与父母住在一起。
但钱瑗却在丈夫王德一去世后几年,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1974年,钱瑗才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结婚。这时她已经独身五年左右了,大约她是37岁左右。
杨伟成出身名门,其父杨宽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师。杨伟成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是全国知名的建筑设备专家,他比钱瑗大十几岁,在跟钱瑗结婚时,他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他和前妻生的的儿子已经18岁了。
都说组成家庭矛盾多,说实话,相见容易相处难,继母的确不好当。但是当上了继母的钱瑗努力和杨伟成的两个孩子处好关系,她的继子、继女都很爱她。继子还写文章赞扬她。
钱瑗不善于做饭,每到周六,钱瑗都会从北师大到灯市口一路买好吃的东西给继子、继女吃,如上好牛肉、大块羊肉串、牛肉馅饼等传统小吃外,在国外留学过的钱瑗还会专门为他们去买那时候很稀罕的西式点心。
为了和继子女们有共同语言,钱瑗就和他们讨论他们爱看的电视剧,可是钱瑗不爱看电视,也没时间看电视时,钱瑗就会提前看好电视报,然后兴致勃勃地与继子女们讨论电视剧情节。
如果世上的继母都像钱瑗一样努力争取继子女的喜欢,当一个好继母,组合家庭的关系一定会更好相处。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没有提及钱瑗的第二任丈夫杨伟成,杨绛先生比女儿钱瑗大二十六岁,杨伟成比钱瑗大十几岁,杨绛自然比杨伟成大不了多少岁,实在难以形成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所以也不好提及。
钱瑗的两次婚姻都没有子女,第一次婚姻太短暂,第二次婚姻她和第二任丈夫年纪都很大了,不适合生育。
人生是没有百分百的幸福,钱钟书夫妻一生幸福,他们的女儿钱瑗却没有得到完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