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屋里抽烟了,把房顶都熏黑了!”
“让你把门修修,拖了两个礼拜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做点事就这么费劲呢!”
“答应孩子带礼物,你又忘了,到底怎样才能让你记住呢!”
……
上面的种种对话,无时无刻存在于很多家庭的日常,我们似乎陷入一种僵局,对对方不满,却又沟通不畅,心理默念无数次“滚..滚..”,同时有默念无数次“冷静”。单一直白的说话方式很难说服对方,却又免不了自己心中窝火。旁人总是会说换一种沟通方式试试吧,要转变方式。可是怎么转变沟通方法呢,没有人能手把手教你。最近在看史蒂夫•马丁《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主要讲的是职场沟通方法,其实也可以试着联系生活,做出小小的改变,可能就会提高生活幸福感。
首先,你要知道,让人们做出决定的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这些信息呈现的背景或情景。就像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玩的特别高兴的时候,他会特别容易听大人的指挥一样,找对时机、营造一个融洽的环境、调整一下措辞,往往可以在说服他人的问题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一、向“大众”借力
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可以强调你说鼓励的行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被大多数人认同,与他相似的一群人已经在按照你的想法行事了。
想要制定旅行计划时,可以说:“你的朋友们暑假都带孩子去旅游,咱们要不要去呢?”;如果有的事你说服不了对方,可以找到对方信服的人,当着对方的面,问问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让更有对方心中的权威人士来说服,效果事半功倍。
二、“小众”的反作用力
如果你不鼓励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比如饮食不健康、乱丢垃圾、上班迟到等),就应该把这些行为跟受众们不想要的身份联系起来。
可以理解为写作中一种修辞方式—类比。《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把贪吃、贪婪的大人,变成了猪,猪的肥胖和丑陋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此只要想到贪吃就会联想到电影里猪的形象,从心理上就会划清界限。比如,如果你的另一半常常答应了而不去做,可以试试说:“忘记托付的人有点像三岁孩子啊。”
三、非常态VS常态
在劝说他人,思考如何措辞之前,先考虑一下受众对相关社会规范的认知状况,然后把
某种特质与违反该规范的人关联起来。
跟第二点有些类似,就是要是类比前,先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从违背他价值观的角度去造句,比顺应角度见效。如果叛逆的孩子执意要打耳洞,如果多次告诫打耳洞的后果无效,那么试试说:“**(孩子喜欢的某个人)也很有个性啊,可是他就没有打耳洞,不妨等你长大了再去打。”
四、强大的环境暗示
“破窗理论”:住宅区里有一扇窗户破了,或者某个店面的门坏了没修,都有可能为范围更广的负面行为推波助澜,原因就是它传达出的社会规范意味。
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让人们置身于一个已经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而是让人们置身于一个能够看到他人遵守秩序的环境中。与其让保洁工在大家下班之后来干活,如果让他们提前来,让员工看到办公环境恢复整洁的过程;同理,与其在家庭成员都不在的时候收拾房间,不如在他们都在加的时候扫地擦地,哪怕麻烦一点,效率低点,却可以提高他人维护环境的意识。
五、加个名字,改变一切
人们对于自己的名字或者称谓都会格外敏感。还记得某个笑话里,孩子一直以为自己的妈妈叫做“诶”,因为爸爸一直喊妈妈“诶”。其实在家庭里,也要重视每位成员的称呼,哪怕不直接呼唤名字,在说话前,加上“媳妇”、“老公”等称谓,也好过直接切入主题。
六、如何拉近关系
当你需要鼓励大家联手合作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他们的共同身份上。
此方法可以延伸至对于如何拉近和别人的关系,谈一谈喜欢的电视节目、旅游地点、兴趣爱好等类似的问题,根据对方的特质,去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地方,是非常容易建立关系和话题的。做个有心人,默默记下他人的1-2个喜好吧。
七、主动承诺的力量
绝大多数人都有跟自己许下的承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如果这个承诺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需要我们花力气参与而且被公之于众的,那就更是如此。
有的人常常在朋友圈里晒目标,就是主动或被动的利用这个原理督促自己。
父母先获得孩子的口头承诺,再多玩一次游戏、多听一个故事,就去睡觉,往往可以得到孩子的配合。(我家宝宝的确如此)
八、给“心安理得”多一点理解
采取了一个积极行为之后,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行为。比平时多走了20分钟,就心安理得地吃掉一个面包;午餐吃了沙拉,下午就理直气壮要一个甜点。
不要把他人这些问题上升到“懒惰”、“没有毅力”的层面,这是人类范畴的性格特点,宽以待人,就是多一点理解,把“小问题”转化成“小可爱”。
九、巧用“执行意向”
“执行意向”,何时、何地、准备如何执行这件事。不是要把细枝末叶都问个清楚,或者要做一个严格的计划,而是这些问题很简单,与一些小细节或任务的某些具体方面搭上关系就可以了。
叮嘱老公准时参加聚会,你可能会说:“周末下午5点聚会别忘了参加。”可以试着换种表达,“周末下午5点聚会前你打算做什么?”
与其责怪对方为家庭付出的少,“过去一年你为孩子都做了什么,家里的事你管过多少?!”忘掉这种埋怨的语气把,试试改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打算怎么陪孩子玩呢?”把注意力引导到未来的执行意向上。
十、推迟一点会更好
人们知道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不想“现在”就做。“未来绑定法”就是,当你说服他人接受某个改变时,不要让他们立即就改,而是把改变放到未来某个阶段。
回到开头的抽烟问题,试试说,“屋子里抽烟确实不好,再宽容你几天吧,下周可就得去屋外或者排风下面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