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之后: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作者: [美]苏西•霍普金斯 / [美]哈莉•贝特曼

《我离开之后: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作者: [美]苏西•霍普金斯 / [美]哈莉•贝特曼_第1张图片

原作名: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ISBN: 9787547737040

内容简介:

★献给全天下的妈妈和女儿,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国内读者热切期盼、感人至深的《我离开之后》简体中文版震撼上市!

蔡依林、张钧甯等明星诚挚推荐!视频播放量超500W!刷爆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无数读者感动推荐!博客来心理励志TOP 1、豆瓣评分9.2!《洛杉矶杂志》、科克斯书评、《图书馆学刊》、《英国宪报》、BookPage书评网站等多家媒体高度盛赞!

★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

如果有一天,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

没有妈妈的陪伴,谁来提醒我收拾屋子?

谁能煮出那熟悉的味道安抚我的胃?

遇到喜欢的人时,谁能告诉我他是不是对的人?

谁来帮我面对生孩子的恐惧?我又该怎么让孩子们认识外婆?

我想,或许妈妈可以写一本笔记,

教我如何适应她离开后的日子,解决即将遇到的各种难题……

★“ 我想永远收藏这本让我哭着大笑的书,也希望永远都用不上它。”

人总是不愿谈到死亡,但这却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课题,何不从现在亲人还在世时,好好谈一谈?

这本书是给每个人最棒的人生礼物。母亲苏西温暖而感人肺腑的文字配上女儿哈莉幽默而情感真挚的绘画,让人感动得泪眼汪汪又哈哈大笑,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爱与失去,更加珍惜与爱的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失去的本质就是教我们慢慢学会接受。“事实上,早在我(母亲)离开之前,你就已经一个人登上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失去亲人是很沉重的伤痛,但这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所以你要学着不逼迫自己、让别人也帮你,时间会渐渐治愈一切。

母亲:“我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写这本书,但你其实并不需要它。就算没有我,你也能继续前进。你原本就拥有面对未来的力量!”

母亲:“我们共同的记忆汇聚成一条长河,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那记忆之河流经你,穿过你,带着你不断前进,不断超越。”

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

如果有一天,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

没有妈妈的陪伴,谁来提醒我收拾屋子?

谁能煮出那熟悉的味道安抚我的胃?

遇到喜欢的人时,谁能告诉我他是不是对的人?

谁来帮我面对生孩子的恐惧?我又该怎么让孩子们认识外婆?

我想,或许妈妈可以写一本笔记,

教我如何适应她离开后的日子,解决即将遇到的各种难题……

插画家女儿哈莉在某个失眠的夜晚,意识到母亲总有一天会比自己先走一步。

她害怕地想象母亲死后的各种可能情况,想象她会错过多少重要的时刻。

隔天早上,她要求母亲苏西写一本“妈妈离世指南”给她,

逐步指导她如何度过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

包括“让咖哩治愈你的心碎”“想念我时唱一首歌”,或是“记得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

母亲苏西幽默又感人肺腑的文字,搭配哈莉情感真挚而强烈的插图,

让这本书成了最棒的人生礼物。

无数读者看得又哭又笑,深刻地体会爱与失去,

更加珍惜和爱的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作者简介:

[美]苏西‧霍普金斯/著

曾为报社记者。从2008年起,她为加州的婴儿潮一代和老年人出版季刊《朋友与邻人》(Friends and Neighbors)。她是哈莉的妈妈,目前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哥伦比亚。

[美]哈莉‧贝特曼/绘

插画家,作家,她的作品曾刊登于《纽约客》、《纽约时报杂志》、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讨论纽约热门话题的网站The Awl等处。她的创意日志《Brave New Work》于2017 年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出版。目前住在洛杉矶。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有些人在离开之后才发现,有多么的不舍和无法挽回,无论学习、工作多忙,请多陪陪你们年迈的父母吧,他们更需要你的爱和陪伴,这本书里讲的是母亲为女儿制定了各种她离开之后的生活规划,从第1天到第20000天,最后想告诉我们的还是要热爱生活,时间会冲淡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你对生活的热爱,慢慢最后只剩下对父母的淡淡思念。

#  年度感动治愈成长绘本。我从未能接受有一天妈妈不在了,我要怎样活下去,我觉得我的世界会崩塌……然而,从这本书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那无尽的牵挂和无私而伟大的爱,世间无人能取代妈妈对我们的爱……这本书伴我在爱里长大,治愈我可能认为会崩塌的世界与无法接受的悲痛。

#  很治愈又很难过,一个母亲写给女儿的,书中的一条条叮嘱和建议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牵挂


贰:

长期以来,死亡在我们的文化里带有某种忌讳,在我们国家很少有父母会和孩子正面地谈论死亡,许多意外离去的父母甚至连遗言都没有留下,而生前就详细地教孩子如何去面对自己死后的生活,更是少之又少。

任何一种失去都会带来悲痛,更何况是世上最爱我们的父母,最爱我们的妈妈。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是挡在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因为父母尚在,你就总会觉得安心,就像是有一堵墙,结结实实地挡在你和死神中间。你看不到死神,自然不会怕他。可是父母一走,你将直面死神,清晰地看到人生的尽头。当你如往常一样醒来,却发现再也听不见父母的唠叨。才发现带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最爱你的人已离去,你已别无选择,必须接过上一辈人肩上的担子,独自走向人生的战场,站在前排,直面风雨。

有人说我们的恐惧源于未知,悲痛源于无法接受。如果我们能预演离开后将会发生的种种,从容地谈起总会来临的那一天。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即使我们依然悲痛万分,但当我们看到父母当初留下的一字一句时,至少我们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依然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就少一份父母曾支撑的精神世界突然崩塌的恐慌。

就像哈莉的妈妈苏西在《我离开之后》中写道的那样:“失去亲人是很沉重的伤痛,但这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所以你要学着不逼迫自己、让别人也帮你,时间会渐渐治愈一切。”

小的时候嫌父母啰嗦,长大后才明白有人管的孩子才最幸福,妈妈苏西应女儿哈莉的请求以离开这个契机,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对女儿的牵挂和爱以及想对女儿说的话都留在了《我离开之后》这本书里。哈莉为妈妈这些文字配以情感真挚而强烈的插图。她们造就了这本唯一一本母子共同书写的生命治愈绘本,感动无数读者,豆瓣评分9.2,刷爆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网络,蔡依林、张钧甯也为之动容。荣获博客来心理励志TOP1,《洛杉矶杂志》、科克斯书评、《图书馆学刊》、《英国宪报》、BookPage书评网站等媒体高度盛赞。同名视频播放量超500W。

苏西告诉女儿在她走后的2万天里女儿可以这样度过(直到女儿走得生命的终点,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第 1 天:做墨西哥鸡肉卷

第 2 天:允许人们关心你

第 3 天:给狗狗梳毛

第 4 天:为我写讣告

第 5 天:整理屋子

......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通透豁达的妈妈跃然纸上,她说:

“失去的本质就是教我们慢慢学会接受。”

“活下去最好的理由,恰好就是死亡”

“人生就像一场赌博,需要时刻保持镇定,有条不紊。这样,你才能在关键时刻找到你的袜子。”让你豁然开朗。

当提到为自己写讣告时,她对女儿说:“你可以跟那些最了解我的人聚一聚,聊一聊。然后,你会发现,你老妈还有很多事是你不知道的。我的讣告里千万别写这些。除了我的直系亲属,没人需要知道我做过马赛克花盆,钢琴弹得超烂,买了季票但一年只看了两场剧,过去 25 年里做菜只用同样的 6 种食材。”看得人眼泪还没擦干就又忍俊不禁。

她告诉女儿要允许人们关心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都不需要一个人苦撑。带朋友去你最喜欢的 24 小时餐厅,可以吃些派,喝杯咖啡,聊一些与死亡无关的话题。互相分享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或是聊聊失去我之后的感受。告诉她,我说过的哪些话逗得你大笑,也可以抱怨一下我做过的哪些事气得你抓狂。不用去管什么规矩、对错。好朋友自然会理解你,这个时候真正的好朋友会为你递上纸巾。

关于婚姻,她说:“如果你找到了一个了解你并真正在乎你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值得的。他知道你的过去,但完全不介意;他见过你早上刚醒来的模样,但仍然爱着你。没错,婚姻就是一场冒险,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但当你真的遇到了那个人,不要犹豫,应该好好把握。”

在书的最后,苏西深情而笃定地对女儿说:“我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写这本书,但你其实并不需要它。就算没有我,你也能继续前进。你原本就拥有面对未来的力量!早在我离开之前,你就已经一个人登上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我们共同的记忆汇聚成一条长河,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那记忆之河流经你,穿过你,带着你不断前进,不断超越。”

当这样的话语在你耳边响起,她指引着我们将目标聚焦在可以把握的当下而不是无法回到的过去,即使悲痛也多一份温暖和力量而不只是被逝去的无力与绝望所吞噬。而作为同样成为妈妈的我们而言,它是送给女儿最好的生命绘本。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即便道别的是你世间最爱的妈妈......妈妈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可以感受这世间繁华,那绵延不绝的母爱,足够让我们回味一生、温暖一生。

生命有终点,爱却生生不息,来不及陪你的2万天,是余生,是告别,是陪伴,是未来仍可期。


叁:

《我离开之后》是一个妈妈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只要有父母在,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我觉得每个人最难接受的都会这种至亲之人的离世。父母子女一场,从一开始就一场扯不断的牵挂,上学的时候父母担心学习,长大了担心工作,成家了担心小日子,有孩子后担心孩子……

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妈妈对女儿的牵挂以及嘱托涵盖了方方面面,其实我想作为妈妈,对孩子的那份惦念远远还不止这些。我们都知道不管父母是否有能力,只要有父母在,人生的最后一道保护屏就一直不会碎掉,我们的心就还是稳得。

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人会变得胆小,之前不怎么在意的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从他出生那天起,自己就不仅仅是自己,角色的转变让身上的责任也会变得更不一样。我觉得这本书除了自己看,更应该跟孩子一起看,接受死亡是人生永远都在学习的课题,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学习了解死亡,其实更多的是学习爱与珍惜。

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有很意思,感动之余也有很多的幽默在里面,自己的情绪总是会有这样的互动,刚刚还在因为一些内容很感动的时候,又会有一些内容让你觉得很搞笑,所以整个内容读起来不会让我们不一直觉得很沉重,可以很轻松的读完并很释然,这是非常难得的。虽然整本书的内容是从离开以后开始讲,但是从点点滴滴中,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和深深的不舍。

虽然主题说的是妈妈离开后的2万天应该怎么过,但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一样的生活指南,妈妈要告诉女儿的那些事情,从做饭到工作,从恋爱到生孩子……面面俱到。

真心推荐给大家,可以放在床头,睡前读一读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个人主页查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离开之后:一个母亲给女儿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牵挂》作者: [美]苏西•霍普金斯 / [美]哈莉•贝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