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哈工大威海校区读书的学生,前几天因为替考被开除学籍了。
这个孩子今年大四,还有半个月就要毕业了,本来已经拿到了腾讯的offer,年薪30万。
可现在不仅30万的工作没了,连前途都没了。
哈工大是老牌名校,能考上的绝对是学霸,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这么优秀的学生,这么好的学校,竟然被开除。
回到家里一查,果然。
更可怕的是,开除以后他就没本科文凭了,现在哪有好工作会给高中文凭呢?
人生履历上有了污点,以后的路恐怕会越走越窄。
真是难以想象,他要怎么向含辛茹苦的父母交代,他父母又怎么面对身边人的议论?
真的应了那句话:你入学的时候多风光,被开除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02
事情发生以后,有网友说,哈工大的处分是否太过分了,只有半个月就毕业了,可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我说,孩子毕业前被开除,确实痛心又可惜。
可是,这能怪谁呢?
校规上明明写着替考开除,你还要以身试法,就别怪哈工大按章办事。
这些年,高校严进严出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哈工大这样的一流高校,更是高标准严要求。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毕竟一个在学校里都不安分守己遵守规则的人,到了更加复杂的社会上,可能一时不慎会犯下更大的错。
人生从来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
有人说,世界上有个定律:苦难守恒定律。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换句话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顶峰,但人生该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
你今天贪图安逸找人替考,明天可能就要承受多得多的苦痛。
给自己挖坑的事,明明不值却总有人去做。
03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其中一位点赞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回答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通俗的讲,生活的苦大多是重复性的,让你在日复一日的平庸中慢慢消磨。
就像肌肉的疼痛感一样,持续经历同样的痛感久了,你也就慢慢习惯了。
而学习的苦则是非重复性的,需要你不断思考和汲取。每隔一段时间,你的知识体系就必须更新一次,因而无知感会时刻折磨你。
生活的苦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
而学习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人性很脆弱,没有长远眼光的人,都容易选择暂时的安逸。
可是,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心散了,时间感就钝化了,再想集中起来难上加难。
这就是混日子的魔咒,越混越依赖,越混越迟钝。
问题是,这世界上哪里有好走的路呢?
你以为逃避了苦难,其实不过是以另外的方式在另外的时间点呈现而已。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社会远比校园复杂,今天校园都已经无法容忍混日子的人了,明日社会的惩罚会残酷百倍。
说到底,混日子的人,大多数还没有挨过现实的耳光,没有吃过真正的苦头,没有体会过身不由己的无奈。
等到他们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没有路走的时候,才会明白,那些为了讨生活不得已而吃的苦,就是当年混日子的代价。
所以,当你还有选择的时候,你要珍惜这份自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以为逃过的艰辛和困苦,其实不过是未来路上更凶猛的拦路虎。
所有混日子的人,看起来有点小聪明,其实不过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久而久之,就拉开了差距,这也是平庸与优秀、贫穷与富有之间,最本质的距离。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舒适区已经越来越少。扎牢你的堤坝,才能抵御命运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极客晨星少儿编程
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
让孩子通过学习编程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