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量子世界是什么样的
1.经典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你在屋打电动游戏,妈妈让你出去玩,你不想出去,想一直玩下去;当你在外面玩的好好的,妈妈让你回家,你也不愿意改变,还想继续玩。这就是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当一个东西静止的时候,推一下,它就动了;当一个玩具小车在行进过程中,你抓一下,它就停下来了;而一个大卡车行进在路上,你想抓住它让它停下来就难了,只有超人才能让它停下来。说明质量越大的物体,要改变其运动状态就得花更大的力气。
牛顿第三定律:你对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就会受到物体给你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彼此吸引的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几个定律,就可以预言太阳何时会从东方升起,也可以预言月亮什么时候回盈,什么时候缺。在宏观世界,大到日月星辰、中到江河湖海,小到柴米油盐,全都可以用这几个定律精确的描述。
2.拉普拉斯和玻尔兹曼
拉普拉斯是牛顿的忠实信徒,他说过,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因。如果能知道某一时刻所有的力和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未来就会像过去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种认为牛顿力学强大到足以决定未来的观点,被称为决定论,在20世纪以前一直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但是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就不行了。石头敲碎石块变小,再敲,石块变得更小,一直敲下去,最后会敲出一个最小的石块,之后再怎么敲,都无法分割它。这个最小的“石块”就被称为原子,原子的概念是2000多年前提出的,最早在科学上阐释原子概念的人是玻尔兹曼。玻尔兹曼被经典物理学家批评,有一个小人物支持他,就是普朗克。
3.原子和光子
玻尔兹曼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现代科学证明,原子也不是最基本的粒子,在原子内部的中心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外面有带负电的电子。
除原子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东西:光。光是以光速传播的波。波是某种东西在传播过程中震动的现象,比如水波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声波是由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光里面一份一份的能量就是光子。在我们测量光子之前,它是不确定的,它的不确定性按照波的方式呈现。
波也有能量:其频率越高,波的能量越高。400-700豪微米的是可见光,比它能量低的分别是红外线可遥控电视、空调;微波,加热物体;无线电,电视、广播、手机和无线网信号,都是无线电传播的。比可见光能量高的分别是紫外线,晒伤皮肤;X射线,穿透性强,X光;Y射线,特殊的手术刀,可给病人做手术。
普朗克发现: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光,其能量并不连续,而是一份份的,大小等于光的频率乘以一个很小的常数,叫普朗克常数。我们所说的“量子化”,其实就是指这种物理量本身不连续、总是一份份分布的特性。换言之,在量子世界里,物理量总是存在着一个最小值,无法像在经典世界中那样,直接趋于零。
4.光电效应
在爱因斯坦的三大发现中,光电效应是人类在理解量子世界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二步,爱因斯坦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光照射金属就可以从其内部打出电子。因为光可以把自身的能量传递给电子,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逃脱金属原子对它的束缚。但是一定频率的光,只要一照就可以从金属中打出电子,在此频率之下的光,无论照射多长时间也无法把电子打出来。(经典力学中,能量是连续的,可以加和,eg,把水缸装满水,可用大脸盆一盆一盆装满,也孔鲬小水杯装满)
光本身并不连续,而是由一个个叫光子的微粒组成。光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频率,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就越大。
5.原子、原子核和电子都是量子的
光是量子的,那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呢?波尔的答案是量子的。它们不满足牛顿力学定律,而是满足于不确定性原理。这个不确定性原理是海森堡1927年发现的,因此获得1932年诺奖物理学奖。
6.测不准原理
拉普拉斯说过,如果能知道某一时刻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就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运动状态指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速度。而物体的位置和动量(质量*速度),没法同时测准。
因为测量物体的位置,需要首先看到它。“看到”就是让光打到物体上,然后再反射到人眼或显微镜里。每种光都有自己的波长,万一光的波长比物体尺寸还长,它就反射不回来了;即我们看不到尺寸小于光的波长的物体。要想精确地测出物体的位置,就要尽可能用波长较短的光,光子的能量大,而它打到物体上,会干扰其原来的运动。也就是,用波长短的光,就没法测准物体的动量了。例如,一个皮球在地上滚,一只苍蝇装上去,皮球还是照滚不误;但一个小狗扑上去,皮球的运动轨迹立刻就变了。这意味着,用波长短的光,就没法测准物体的动量了。
用波长长的光,能侧准微观粒子的动量,却测不准它的位置。
测不准原理是说能测准动量,就测不准位置;能测准位置就测不准动量,速度*位置才能算出未来的运动状况。所以就无法精确地算出它未来的运动情况了。事实上微观粒子根本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而是像云雾似的弥散在很多地方。
延伸阅读
1.)量子是光里面的一份一份的能量,爱因斯坦发现,这一份一份的能量其实就是光子。在我们测量光子之前,它是不确定的,它的不确定性按照波的方式呈现。当大量的光子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经典的对象时,它的不确定性就变成确定性了,这个确定性由波来组成,这个波就是经典的波,像水面的波动那样。
现在量子的含义更复杂,不再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所有跟量子力学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别被叫作量子。
2.)当一个原子处于简单的原子态时,它是不确定的,但当一个原子成长为一个很大的分子,那它就变成一个经典物体了,它就很确定了。一个物体能量越多,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就越小。
3.)根据相对论,质量和能量是一回事。整个宇宙充满了能量,除了能量没有别的东西,只不过能量的形式不一样,有的呈现为电子,有的呈现为原子,有的呈现为光子,有的甚至呈现为暗物质或暗能量。
5.)根据相对论,光速是最高的速度,引力波也是以光速传播的。
6.)量子力学的意义: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运行的规律和方式;它有很多应用,如芯片里会用到量子力学。没量子力学,物体举出不稳定的。
7.)任何一个有质量的粒子,它的速度原则上都不能达到光速,因为达到光速时它的能量会无限大。有质量的粒子,它的速度只能慢慢地靠近光速,比如,要把一个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9%,那么需要的能量是这个质子质量的6倍以上。
8.)不确定性和它的质量成反比,质量越大,它的不确定性越小,人的不确定性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细胞由大量的原子组成,最小细胞的尺寸要比原子大一万倍,所以它的不确定性很小。等到纳米机器人做出后,就一块一个一个地定位并杀死癌细胞,因为他是经典的可以精确地定位它。
9.)粒子不是波,在我们看到它之前,不确定它在哪里,这个不确定性又高有低,就像波峰和波谷,这个不确定性的性质是波,而不是说粒子本身就是波。
第2讲 物质为何能保持稳定
固体、液体、气体都不会突然变大,也不会突然变小。这种不会突然变大或变小的性质,叫作稳定性。这些物质实际上是由更小的原子组成的。
Eg,不锈钢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拍成一行一列非常规则的形状,但是不锈钢原子之间有很多空隙,空隙特别大。
1.那么水杯放在桌子上,水杯为什么不会穿过桌子掉下去?
水杯的原子和原子间有很大空隙,桌子的原子和原子之间也有很大空隙,为什么水杯的原子不会从桌子的原子之间的空隙掉下去?
原子之间的距离,类似于相邻士兵之间隔了100公里,即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不相撞,就可以互相穿越。那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未看见水杯穿越桌子掉下来呢?
在舞会上,一群男生和一群女生会自动结成一对对舞伴。每对舞伴中的女生都不希望别的女生来抢自己的男伴,从而产生了一种向外的排斥力。这就是物质不会突然向内塌陷的原因。与此同时,每对舞伴中的女生其实还想跟其他男生跳舞,而每对舞伴中的男生其实也想跟其他女生跳舞,这又会产生一种向内的吸引力。(因此,不同的舞伴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成员。类似的,不同的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电子和原子核。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原子间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化学键。)这就是物质不会突然向外爆炸的原因。既不会塌陷,也不会爆炸,所以物质就能一直保持稳定了。
延伸阅读
1.原子中的电子是一个基本粒子,它是点状的,没有大小,所以不会爆炸;所有基本粒子在物理学中都是数学上纯粹的点,没有大小也没有长宽,因此不会爆炸。
2.火其实是一团物质在发光。加热物质之后,它里面原子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出来,电子从原子中抽掉出来就会辐射光。所以火本身不是物质,火只是物质发光的一种现象。我们通常把火向上烧的那个发光的部分看成火,其实它大部分是气体。
3. 电子最小(最轻),电子是基本粒子。原子核不是基本的,原子核里面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也不是基本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是基本粒子,像电子一样不可再分。物理学家一般认为夸克本身是基本粒子,没有大小,像电子一样。
原子没有办法被切成若干份,是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你只能把电子从原子中拿掉,然后剩下一个原子核,你没有办法把原子核切成若干份。
夸克是基本粒子,电子也是基本粒子,中微子和光子也都是基本粒子,当我们说大小的时候,指的是它们的质量,而不是尺寸,因为基本粒子都没有尺寸。
基本粒子没有大小,这一点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它有质量,所以也就是说,它的密度是无限大的。
亚原子是一个概念,我们通常将比原子小的东西叫作亚原子。原子核是亚原子,电子、中微子、基本粒子都是亚原子。
4.我们现在通常用的加速器都是用来加速电子或质子的,因为它们都带电,不带电的粒子是没有办法被加速的。
5.原子之间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原子可以用来组成物质。
6.普通电流,比如电线里面的电流,由运动的电子构成。这些运动的电子是怎么来的?当电子变成自由状态时,在电压的作用下,会从一个原子核跳到另外一个原子核,它们就成为运动的电子了。但半导体里面也可以由其他方式产生电流,就是少了一个电子的原子运动起来产生了电流。
7. 经典物理当然有用,当很多原子和分子组合在一起,这团物质被看成一整个对象的时候,它就满足经典物理学,但是经典物理学没法解释物质为什么会保持稳定。
8.泥土会塌陷是因为泥土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泥土中原子的斥力不足以抵抗压力,所以会塌陷。当泥土密度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泥土夯实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分子和原子之间斥力可以排斥压力,就不会塌陷了。
9. 物质积聚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塌缩成黑洞。(笔者,可能像泥土坍塌一样)
10. 电子不能组成物质,因为电子都带同样的电荷,它们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必须要将原子核和电子放在一起才能组成物质。
第3讲 量子力学有什么用
1.激光
第一个应用是激光。激光祛斑脱毛。拿激光器往脸上一照,色斑就消失了;往胳膊上一扫,体毛也脱落了。
吹一个白色的大气球,里面再套一个黑色的小气球。如果你用特定的激光朝这两个气球上面打,会发现外面的白色气球还是好好的,但里面的黑色气球却爆掉了。同样是气球,为什么会有黑白之分呢?最根本原因是,这两种气球里面的电子的能量是不一样的。
激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是构成光的微粒,激光的每个光子的能量大小相等。而太阳光也是由许许多多光子组成,但这些光子能量有大有小。每种激光的光子又都有一个特定的能量,当激光打到气球上时,如果气球里的能量与激光光子能量不匹配,那它就不会吸收这种几个,反之,它就会吸收这种激光。
祛斑工作原理:好皮肤里的电子能量和激光光子的能量不匹配,所以完好无损;而黑色斑块里的电子能量和激光光子的能量匹配,所以会吸收激光并最终被激光所破坏。
你背着书包爬上5楼消耗的能量少,背着书包爬上10楼消耗的能量多。类似的,把电子送到低轨道消耗的能量少,把电子送到高轨道消耗的能量多。换句话说,高轨道上的电子比低轨道上的电子拥有更大的能量。很明显,当电子从高轨道跑到低轨道的时候,能量会变少。那变少的能量跑哪儿去了呢?会变成一个个光子跑出来。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发出光子的过程称为辐射。
在地球上发射火箭也是如此。发射时消耗的燃料越多,就能把火箭送上离地球越远、本身能量也越大的轨道。
2.半导体
原子中有电子,在一定条件下,电子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在某种材料中自由运动,这就形成了电流。让我们把运动的电子想象成一辆小汽车,把电子跑过的材料想象成一条公路。
如铁、铜、铝等金属是导体,瓷片、玻璃、橡胶是绝缘体,还有一些材料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变成导体,这些材料就是半导体。
利用半导体的特性,可以做出一些有用的电子元件。最重要的是二极管和晶体管,二极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性质:在一个方向上给它加上电压,就会产生电流;而在相反方向上给它加上电压,却不会有电流产生。这就像是城市里的单行道:你可以沿一个方向开车,但是沿另一个方向开车就不行了。二极管有什么用呢?它可以在电路里扮演一个开关的角色。
晶体管可以放大电流,同时也可以充当开关。一些优秀的员工向肖克利提议,为了控制成本,可以做一些小晶体管,然后再把几个小晶体管集成在一起,这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集成电路。
4.量子传输
在经典世界中,有复印机,文件可以复印,房子、汽车等可以用3d技术复制出来。即实现准备一堆原材料,然后把一个物体的信息全部复制到这堆材料里,就可以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
而在微观世界(量子世界)中,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被完全地复制,叫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即你不可以复制一个电子、原子、分子那么小的东西。这个定理禁止了微观世界中的复制,但没禁止微观世界中的传输。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微笑物体的信息全部复制到一堆原材料里,从而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原件一定会被破坏掉。最终效果是,一个物体会突然从自己原来的位置消失;与此同时,另一个地方会突然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这相当于空间旅行。
延伸阅读
1.为什么会有光子和原子?这个问题物理学家并没给出答案,我们只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有光子,也有原子。有了光子,这个世界就有了颜色。光子是电磁波的最小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将电磁波应用于很多方面。有了原子,才有了地球、行星、太阳和其他很多物质,以及人类。
2. 二极管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开关,三极管会放大信号。集成电路里面,放大信号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三极管就很重要。
第4讲 量子计算机和人类大脑
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计算机像一台饺子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货架,上面放了原材料,比如面粉、水、菜、肉等,另一部分是桌台,我们可以对原材料加工,比如剁馅、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等。计算机结构与之类似。它里面有存储器和处理器两部分:存储器即硬盘,相当于货架,存放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器相当于桌台,可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这两部分都是计算机的硬件,要想让计算机运行,还需要软件,就是对计算机下命令的指令集。
计算机最核心的工作原理就是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不管多复杂的计算机指令集,归根结底都是在做加法。减乘除都是加法的变化。
2.为什么从十进制变成二进制?
因为要想表示从0到9这十个数字,就必须造出十种不同的电子元件,或者找出电子元件的十种不同状态。对二进制来说,其个位数字只有两个,分别是0和1。只要找出表示两种不同状态的电子元件就够了,不用找出10种了。
二极管可以在电路中充当开关,即一个“开”的状态和一个“关”的状态,可以用开表示1,用关表示0 ,这就可以表示二进制的数字了。一长排的二极管可以表示一个很大的数字,而很多排的二极管可以表示很多数字。二极管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就存储器。二极管不仅可以用来存储数据,还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想象有一条路,路上有两扇门。我们还是用“关”门来代表0,用“开”门来代表1。如果这两扇门都是关的,那这条路就走不通,在数学上就相当于0乘0等于0。如果有一扇门是关的,另一扇门是开的,那这条路还是不通,相当于0乘1等于0,或者1乘0等于0。但如果这两扇门都是开的,那这条路就通了,相当于1乘1等于1。因此,用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乘法运算。换句话说,如果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很多个二极管,就可以用来对数据进行运算,我们刚才讲过的处理器就是这样的。
还可以把开合关理解成“对”和“错”,经典计算机的功能就是判断“对”和“错”。一个经典的二极管要买么是100%的开,要么就是100%的关,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而量子力学中薛定谔的猫试验,在打开盒子之前,猫其实处于一种50%活着和50%死掉叠加的状态。这就相当于我们刚才提到的量子开关,它可以既是开的,同时也是关的。这样的量子开关被称为量子比特。 普通计算机里的元件肯定不是量子比特,因为二极管的状态都是经典的,都是确定性的开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