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真正的结果在于取代现有商业模式,而非从中获利。也就是说,
直接奔着赚大钱去做搞区块链的都是大骗子。
本来我是想先搞明白这个问题的——如何才能看出一款项目是否真正在使用区块
链项目?但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技术而谈技
术。
任何技术都需要通过特定场景来发挥自己的价值。尤其对于像我这样一个非技术
人员来讲,离开应用场景单独谈技术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身为十来年的产品老牛,但还是在我看了N多个白皮书之后才回想起这最基
本的一个原则。对于了解陌生事物的紧迫感让我没有时间从一开始就去冷静地思
考。直到过了个年,从充满情绪的群体盛宴中抽身后,才激活了被克制的冷静的
本能,放下各种白皮书,去思考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
不管怎样,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最应该去探索的是这五个字——
“共识的意愿”,这五个字不仅意味着当前大多数的项目根本没有存在的市场基
础,还意味着观察我们需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触摸到真正的需
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一杯水,一道菜到一辆车,企业
考虑的是能否有更多人相同的需求,并以此刺激重复地消费。所以你可以从一个
单品去快速地试探市场,去打造品牌来为这种可复制地需求来进行更加形象地代
言。比如喝这杯水的都是什么人,这道菜适合在哪些场合出现等等。
而区块链这种技术思想本身的优势则与之截然不同,它存在于另外的一个需求层
次。如果还拿一杯水举例,区块链可以从原理上告诉你这杯水来自何方,你是否
喝到了纯正的某个原产地的水。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卖水的商家,你可能会马上
由此想到很多精彩的营销点子——这就是目前很多项目的现状,
。
你想想,除了卖你水的商家之外,有多少人会在意你喝的是什么水?至少很长一
段时间内人们不会于这个信息形成达成共识的需求。比如那个中本聪啤酒链就是
这样一个伪需求的案例。
,所以对眼下对提升协作效率存在迫切需求的上下游企业与
集团之间是区块链技术可以首先见效的场景。比如一款苹果或锤子手机,各个部
件从采购到装配再到渠道销售和终端用户,中间就存在信息共识的实际需求。再
比如,像中国铝业这样的从矿石原产地到仓库、运输线路再到生产加工厂和销售
也存在这样提高效率的空间。这样的企业间组成的联盟链与大集团自建的私有链
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不过我个人更看好像苹果、小米、锤子这样从生产一直连接到终端用户的企业。
因为它们不仅在生产产品,还在用互联企业的方式针对固定人群输出价值观,并
以此形成同好社群。
�
。只不过这种共识之前仅通
过厂商的品牌输入来得以落地,而之后有机会借助区块链技术将品牌价值数字化
与货币化。这需要企业自身对品牌的凝聚有着独有的专注并进行更加严格的产品
品类布局。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初代iPhone现在可以借助代币交流的情形,一枚老果粉值多
少钱?。当然,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收藏品市场的模型。前提还是要做出好产
品,这是企业的产出能够跳出传统边际收益的一条新出路。
所以,如果你对探索区块链的前景感兴趣,不如先放下那些东拼西凑的白皮书,
去看看和想一想,
坦率讲,每次思考到这一点,我都要会产生一种直觉——
。也就是说,直接奔着赚大钱去做搞
区块链的都是大骗子。
如果你仅希望通过区块链来把自己村子里各家各户的剩余粮食、个人手艺都交换
起来,搞一个不去做ico的“村币”,到还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到现在我依
然不确信我的这个直觉是否是对,但它总是时不时从脑海中蹦出来,就像一个一
时找不到来源的找不到旁白,很奇怪。
我的这种自我怀疑有很大一方面来自于目前我对整个社会的一个看法——当前我
们处于刚刚吃饱肚子,着急装满口袋的阶段,
。
所以,至于区块链技术在我朝是否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可能比先行者预想得
要更加缓慢和艰难。“我和你在一起我能得到什么”,在我们现在的国情下会期
待一个更加现实的答案,这与国外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却是人们形成共识最根本
的动因。
前不久圈里朋友聚在一起畅谈区块链的影响,我说我只看到两个价值:
一个是“突破”:激发创造,给创造性以更公平的回报;
另一个是“兜底”:即通过彼此信任构成一个比现在更加安全的社会
环境。
显然,国外在这方面更适合借助区块链技术在不同领域进行落地突破,而国内则
需要往回看,瞅瞅我们自己身上那些让自己担心的地方,那些靠自己力量无法实
现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养老、社保,各种社会信用需要的场景等
等。
前几年我们向着财富的目标跑得太快了,或许现在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借助
技术与规则来补补课,说不定还能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