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
我的时间统计故事要从柳比歇夫讲起。
柳比歇夫是一位前苏联生物学家,践行时间统计法56年。
他的工作成果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发表70余部学术著作,论文和专著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做了成千上万的昆虫标本和切片,还写了数不清的书信。
不过,作为一位“非典型”劳模,柳比歇夫智力不超常、体力不超群、不熬夜加班、不牺牲睡眠、不放弃娱乐。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他能如此多产?他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坚持时间统计法,从而把握了时间。
他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任何事件都不遗漏。科研工作、给别人写信、家庭生活、和朋友聊天,甚至看一场戏剧,全部记录消耗了多少时间。
同时,他还把时间按照用途分类统计,每天每月每年他都会汇总统计自己每一类别的时间支出。
他的时间统计经历,被写进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知乎上有网友评价:“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伟大的,也是单调的,最重要的是,它适用性差,不是能够被轻易模仿成功的。”
我对以上评价持彻底的反对意见。
因为我在最近1年养成了记录每天时间花销的习惯,过程虽然经历失败,但并不痛苦。
在经历尝试、失败、反思、再尝试的反复循环中,我重读了三遍《奇特的一生》。书中柳比歇夫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被我慢慢看懂。“单调、适用性差、不能够被模仿”,也被我一一推翻。
我在向柳比歇夫靠近,向感知时间靠近。
生命是如此珍贵,我相信你也有这样的愿望: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做惰性的奴隶。
所以我将在本文和你分享: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如何做?
一年中我是如何养成时间统计习惯的?经历了哪些挫败又如何克服?
为什么《奇特的一生》读者很多,而践行者却很少?
看似单调的时间统计与生活乐趣是否矛盾?
面对时间统计初学者,我会给出哪些建议?
出于珍惜你的时间考虑,我决定先做个声明:
这是一篇长文,读起来至少消耗你10分钟时间。我不是作家,不能保证你读下去全程愉悦。不过,全部内容都基于我的真实经历,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样具有“看见”时间的本领,不妨读读看。
(一)柳比歇夫的故事:时间统计如何做?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如何做的呢?
先看一张图,这张图片的展示的是柳比歇夫一天的时间花销记录:
柳比歇夫每一天的时间花销记录,类似于账目,包括:做了什么事情,花了多少时间,仅此而已。客观、清晰、简明。
不仅如此,柳比歇夫还在每个时间节点进行统计,比如,每月要统计本月的时间花销情况。具体方式就像下面这张图片:
在月度汇总中,柳比歇夫把时间进行了分类,分别汇总了各类的时间消耗。每一大类都来自于很多小类,就像河流汇入江海。
柳比歇夫就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每月汇总,每年汇总的。
另外,柳比歇夫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每个任务进行“成本核算”。
我们再看一张图:
柳比歇夫在他论文的最后一页,附上了这篇论文的时间成本。这种做法,不但罕见,而且值得惊叹。
大多数读者看到这样的方法,都会觉得很震撼,很佩服柳比歇夫,但我则非常不同。要知道,在我2017年读到《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时,我已经尝试记录时间花销有4年以上时间了,但是每次都以失败、放弃告终。
下面一张图,是我9年前的时间日志:
我在2009年就有了记录自己时间使用的意识。但当时的我仅仅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什么事,连每件事的时长都没有计算,更别提反思和统计。
我失败的经历到这里还不算完。
我在2013年读到《把时间当做朋友》,按照作者提倡的“时间花销日志”又记了一段,后来工作忙起来,很快不了了之。2015年我又读到相关文章,用一个名叫atimelogger2的手机app详细地记录了一段时间,再次放弃。
所以对我来说,我最关心的是:如何从柳比歇夫的成功经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 我的故事:如何效仿柳比歇夫的做法?
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我,总结了时间统计的关键技能点:
记录每日的时间花销:每天记录当天日期、事件以及所花销的时间。
时间花销总结: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进行总结,把时间花销进行归类。
时间成本核算:计算每项工作任务的确切时间消耗是多少。
对比我自己的经历,我发现了自己和柳比歇夫之间的差距:
1、我的记录不及时、不全面:
我虽然也看似努力地记录类似的时间记录,但不够及时,也不够全面。我的记录是片段性的,是断断续续的,是随心所欲的。我想起来的时候就记,想不起来就丢掉,经常中断好几天,或者只记录了每天的重点事件,这样就没有办法给自己提供全面的信息。
2、我的记录没有统计:
在记录不全面的基础上,我没办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就是说,我得到的只是没有意义的数据,却没有可靠的结论,更没有建设性的成果。而正是因为看不到成果,所以我记着记着就会中断,就会放弃,一次又一次地恶性循环。
所以我得到的最有价值的启示是:记录是必要的,但是单纯记录是没有价值的。单纯记录,不加以统计、分析、反思,是对时间的另一种浪费。
3、我没有成本核算的概念:
在断续记录的这些年中,我没有核算过自己的成本。我知道自己读书很快,知道自己写论文很慢,但是具体读一本300页的书要多久,写一篇1万字的论文要多久,我不知道。
我盲目地做事,盲目地记录,盲目地试图提高效率。却没有想到自己可以从经验当中学习。经历,就是样本,就是第一手资料,就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数据,居然被我忽视了。
所以,对照柳比歇夫的做法,我发现我做的并不是时间统计。而且早年的我很浮躁,典型症状是:觉得我努力了,就应该有效果,没有效果,那这个方法不适合我,直接放弃。
现在看来,是我自己没有学到位,没有做到位,反而说这种方法不好。
我调整了心态,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调整了做法:
1、如何解决“记录不及时、不全面”:
为了想办法让自己每天进行统计,我改变了原来的记录方式,改成用随身携带的轻便小本子记录。
我之前要么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要么用手机app,但它们都成为了我及时记录的障碍:用专门的本子携带不便,用手机app一来依赖于手机的电量、场合,二来很容易被手机当中的其他内容消耗注意力。
所以我经过尝试,最终选用了适合随身携带的A6大小的本子(相当于一张A4纸的四分之一再大一点),中间夹几页A6的活页纸。每天用本子记自己要做的事,时间花销记录就用时间轴记录在这个活页纸上,每一天结束后统计归档。
为什么我会采用“时间轴”呢?因为一旦有时段空白就会被发现,这样我就会督促自己会及时记录。
下面有2张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一天的记录情况,和最后归档的样子。
2、如何解决“没有统计”:
我在晚上十点钟设了一个手环震动,提示自己该做统计然后睡觉了,这样很难忘记。
如果我这个时候确实有事情,没有办法做统计怎么办?那就尽早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做统计。
这样我会很明确地看到自己前一天有哪些不足,会觉得昨天没做好的地方,自己今天一定要做好。而如果前一天做的很好,那今天我就会非常有信心。这种记录模式起到了自我激励、自我督促的作用。
另外,如果你每天做了统计,那么周末统计、月度统计就变成了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事情。因为周统计只是汇总7个日统计的结果,月统计只是汇总4个周统计的结果而已。
下面有2张图,是我的日统计、周统计,日统计大概每天5分钟,周统计耗时15-20分钟。
3、如何解决“成本核算”:
其实前两点做好了,“成本核算”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非常有乐趣。
做时间成本核算时,我会产生很多新的发现:
- 哇!自己居然在群聊中耗费了这么多时间,还没有什么成果,下周应该注意!
- 原来读原版书和读翻译书的时间差不了多少,自己完全可以选择原版!
- 原来做分享逐字稿看起来很耗时,但可以减少写文章的时间,所以还是很值得的......
总之,真的会产生很多类似的发现,而且每一点都可以帮到我。
这种感觉,就像你每周统计的时候都有一个时间之神出现在你面前,为你指点迷津。
所以只要你践行,“成本核算”就会成为你的刚需,因为你会很期待和这位神仙碰面。
下面有一张图,是我的一周的时间投入与产出对比情况(这一周因为全家流感,所以成果比较低)。
(三)我的收获在哪里?
虽然仅仅践行了一年,但我已经切实体会到了收益:
1、通过量化,感知时间:
我想你很可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你怎么样利用时间,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但是遗憾的是,你 “以为的” 时间花销 和 你 “实际的” 时间花销 是有巨大差异的。
这个有点拗口,请再读一遍。你 “以为的” 时间花销 和 你 “实际的” 时间花销 是有巨大差异的。
在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花销上,我们是有认知偏差的,而这种认知偏差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你觉得我言重了,可以想象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努力,但仍然看不到什么进步呢?
那么,如何找到并缩小其间的差异?
时间统计法可以做到。
通过这样的时间记录,我得以准确地记录自己在各项工作上的时间消耗,从而纠正了自己的认知偏差。
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视孩子的妈妈,但衡量自己的时间消耗之后,我发现自己投入在孩子身上的时间非常有限。现在我已经在据此调整。
再比如,我一直对怎样建设学习能力感兴趣,一直想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帮助学习者高效提升学习效果。但我观察了我之前几个月的时间花销之后,我发现我只是空谈愿景,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所以我在2018年已经设计了策略来调整。
2、了解自己真实的能力边界:
时间统计和成本核算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
你可能会问:时间和能力有毛线关系?先别急,想一想:
你有没有经历过做计划,然后完不成,然后很挫败的感觉?
其实很多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完不成的,因为它超越了你的能力边界。而之所以超越边界,是因为这些计划是你单凭自己的意愿作出的,没有经历和数据的支撑。
那怎样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呢?时间统计可以告诉你。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了自己的偏好和弱点,也发现了自己的极限。
比如,我发现我每周顶多能读1本书,所以我2018年家里打算只留下52本书,其余全部送人。
再比如,我发现每天属于我自己的工作纯时间最多只有5小时,这样我就只安排3-4个小时的个人工作量,这样既可以确保最重要的事情完成,还能够协助到其他部门,还不至于把自己累垮。
时间统计告诉我,我一天能做的事情只有这么多。所以我根据这个数据进行自我管理,效果非常好。
3、体验复利,体验从容,体验耐心
我发现自己使用了时间统计法之后,我变得更加从容,更有耐心了。请不要小看“耐心”这个词,之所以把这个内容单列一条,就是因为它对我影响深远:
1、时间统计法如果要成功,你首先需要接纳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面目。
它不是通过听谁的讲座、看谁的书,或者单纯模仿谁就可以达成,而必须去接纳自己,去真实地觉察,去勇敢地反思自己,才能够有所体会。接纳自己,你会从容。
2、时间统计法需要长期不断迭代,不断改进,而且时间越久,你的统计周期越长,你就有更多的发现。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观察周期仅限于一天,那可能只能看到自己哪些时间被浪费;如果放宽到一周,你会发现自己习惯层面上的问题;如果延长到一个月,你会发现自己战略层面上的问题。时间越长,眼界越宽,进步效果也会指数级增长。
所以我非常理解为什么柳比歇夫能够持续不断地做56年,因为这确实是一件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太值得做了。
如果有一件事情能让你切身感受到复利和时间的作用,你就会拥有“耐心”这个品质,这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进化。而且它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上,你在其他领域也会因为这个特质获得收益。
(四)我会给初学者哪些建议?
作为一个从坑里爬出来的人,我想回复几个经常被初学者问到的问题:
1、你为什么选择纸笔,不用软件记录?
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没有之一。
我曾经试过atimelogger2,还有朋友给我推荐过时光似金app。我并不排斥先进科技,也觉得用软件做数据统计确实方便,计算的便捷程度优于手动计算。
但软件的形式确实不太适合我:
(1)软件严格地依赖手机,而手机会有电量、应用场景的问题。比如我经常开会,这样手机就不方便拿出来,而本子在这些场合就很万能。
(2)纸笔功能单一,难以篡改。用手机非常容易分心,虽然我是一个相对自律的人,但是还是有意减少对自己的诱惑。同时,纸面的时间轴非常直观,比如说你今天空下了一个时间段,那你盯着这个空白就会催促自己拼命回忆,完成自己的时间记录。
另外,纸面记录一旦落笔,你是不太愿意修改的,因为一旦修改就有痕迹。所以你会更大概率保持足够的客观,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了什么,记录了什么就统计什么。这对于初学者是特别重要的。
(3)纸笔并不比软件耗时。这一点只有你动手做才会感受到。如果你每天都进行统计的话,计算时间最多10分钟,每周统计只是汇总7天的统计结果,时间也不会很长。每个月只是汇总4周的结果,所以并不耗时。而且统计的过程,也是建立觉察感的过程,亲自完成往往有意外的收获(还记得“时间之神”么)。
如果你觉得纸笔统计很难,多半是你没有按时进行日统计。这样你就无法建立对自己生活的觉察感,就算是再好用的软件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2、“我坚持不了”怎么办?
经常会有人问到说,我也做了,但是我做了几天就坚持不下来了,怎么破?
第一,确保你完整地执行了这个方法。
坚持不下来,并不是因为这个方法枯燥,而是因为你没有体会到成就感。而你没有体会到成就感,最可能的原因是你没有做完整。
我观察周围的人,他们只是做像早期的我一样,做了时间记录,但是没有进行统计。
如果你做了统计,你就会发现你之前所做的枯燥无味的记录、鸡毛蒜皮的时间花销账目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就非常容易坚持。
但如果你没有完成统计,则无法体会这样的乐趣和成就感。打个比方,你背五笔字根时觉得特别枯燥,但是一但能够飞快地打字,你就会觉得前期的字根学习非常有意义。
第二,回看、会听成功的时间统计者的方法论。
每当我遇到瓶颈期,或者很忙可能中断的时候,我就会把《奇特的一生》拿出来看一看,反复对比自己和柳比歇夫之间做法的不同,依据他的做法来调整自己的策略。现在我已经重读到第三遍了,对之前很多没有在意的细节都有了切身体会。
在学习一个新技能的时候,只听一遍、只看一遍,你的认知是非常表层的,经历学习--践行--再学习的过程,你才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向作者的水平不断趋近。
3、会不会很枯燥?
对我来说,时间统计并不枯燥,相反特别有趣。
想象一下,别人在时间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一直穷忙,但你却从容有序,对自己的时间一目了然,这种感受是不是很奇妙?
是不是很像获得了一种“看见时间”的特异功能?
通过时间统计法来感知时间,它会成为你的一个爱好,也会成为你丈量生命的工具。
4、如果我的工作场景不像你这么规律,怎么办?
曾有小伙伴对我说,你在办公室的时间比较多,很方便做记录,但我的工作环境和你不同,我的很多业务时间都不由我自己决定,我还能用时间统计法吗?
这种状况我非常理解。我做过四年临床医生,体验过每天超负荷工作、大量时间用于突发任务的奔忙。
我的体验是,你的时间越紧张,一天当中自己可控的时间越少,那时间统计法可能对你越重要。
在这种状态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属于自己的时间,比如说下班回到家里的时间,不论有多短,都要很好的记录和规划,这样你就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精力,避免无用的消耗,减少自己的疲劳感。
而对于工作期间的不可控时间,即便你不能马上记录,也要在有机会的时候把它大致回忆、记录下来,哪怕你只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观念,也比完全没有要好。
要知道,也有很多人是通过回忆来记录一天的时间花销的。比如某位专栏作者就是利用每天的马桶时段来做时间统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写在最后
谢谢你忍我啰嗦这么久,我现在打算结尾了。
在《奇特的一生》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真心祝愿你也能够“获得时间”。
最后附上本文的“时间成本核算”:
合计:7小时。其中:
构思:1小时;
写稿(共三稿):2.5小时;
拍图、找资料:1小时;
向小伙伴收集反馈:1小时;
与好友深度讨论:1小时;
配图、校对错别字:0.5小时。
这相当于我在慕课平台上学习一周专业课的时间,相当于读1.5本书的时间,相当于写2篇两千字文章的时间,或者我完成一整天的工作量的时间。
所以我真心期望你不但没有睡着,而且多少有点收获。当然,如果你觉得哪里写得糟糕,请随便拍砖。
思考与行动:
1、你还知道有哪些人进行类似的“时间花销记录”吗?
2、你做过类似的尝试吗,效果如何?如果不成功,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结果不佳?
3、你愿意尝试“时间统计法”吗,如果不愿意,你觉得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个方法不适合自己?如果愿意,你打算如何做?
欢迎留言与我交流。说不定,你会在我今天的“时间花销日志”当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