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今日思考 “胡思乱想”之生存能力

20181009 今日思考 “胡思乱想”之生存能力_第1张图片

思考中经常谈到生存能力,我们每个人不断进步学习的目的就是在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甚至会认为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中就需要不同的生存能力来应对这环境。

这逻辑看似没错,但最近我在思考中想到一个“基础设施”命题,在思考一个概念的过程中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也许我是错的,但却不意味着这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什么是基础设施?

百科上说的太复杂,我则理解为:基础设施就是人类赖以生存能量的恒定供应能力。

我们来看看从历史到今天我们经历的基础设施的变化,最早的基础设施是应该地球或者说大自然赋予的,主要是空气,空气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每个人获取到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过来的,那个时候水都不是恒定的,需要自己打水吃,再后来随着科技发展,技术进步才有了自来水,又有了交流电,媒体,交通,一直到今天的网络和社交。

我们梳理下这基础设施的变化带来了什么?

让我们的生存变的更舒服了,但同时也带了一个副作用,因为基础设施的丰富,让我们生存依赖的事物越来越多。

有的人会说,这不挺好吗,多才让我们的生命丰富多彩,从体验上也许如此,但从生存能力上来看却并非如此。

生存能力是什么?生存能力是指个体或者团体在世界上生存能力

依赖越多,意味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下来依赖的变量越来越多,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让我们的生存陷入困境。

就在今天,如果没有网络,可以想象会有很多人活不下去,没有电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真的可能不会生存了,这就是因为对基础设施的依赖造成的生存困境,从大视角观察,其实我们的生存能力是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基础设施的变量越多,我们自己具备的生存能力就会越弱。

如今,我们一生病就要吃药,一点不爽就辞职,这其实都是被基础实施惯出来的,看似是个性化,其实是生存能力在下降,其实我们个体在适应世界的能力在越来越弱。

我们总说科技就是进步,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更简单。但对人生存能力的影响角度来观察,却是:

科技其实是在减少人为参与。

无论是工业还是信息化,又或是人工智能,都是在让人变得更少参与,直接一点就是变的更懒惰。

这其实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变的外在依赖越来越强,以至于没有来外在设施的帮助,我们甚至已经活不下去。

王东岳说:我们已经把生存这件事情搞得极度复杂化。

前几天,我在一个企业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下现场的朋友,如果突然没有网络了,会不会有人过不下去,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没有电呢?

从个体看,也许这些基础设施带来的更多的是便利,但从群体看,也许这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变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别人要搞定我们,只需要停一下网就可以让我门所有人over。。。。。

我知道我想多了,但这个思考带了的深思却未必多此一举,那就是即便是基础设施便利的几天,我们也需要思考,如果我们逃离这些便利,是不是我们真的就不行了?

没有医院的前提下,自己如何强身健体。在工作没有选择的前提下,自己又如何在现有事情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最终,真正强大的生存能力还是要来自于自己面对环境挑战的自我驾驭能力,而非依赖于外部。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09 今日思考 “胡思乱想”之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