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实际教育环境与教育理念,不相符。
人是最聪明的生物,从历史看来,四大发明、文学经典、医学典故、政治谋略、军事战略…无处不显示了人的聪明智慧。
按理,人应该是往好的方向进化的,当下我们提倡和鼓励学习的教育指南,也是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等,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擅长的点不同。
前人累积的优秀经验,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学以致用。“十年育树,百年树人”,孩子的秉性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当下的教育情况,却大都以成绩来说事,忽略了能影响孩子一生的一些问题。
教育孩子,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我们从出生到学龄阶段,大都与家人在一起,教育的担子,在父母的身上,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日常行为习惯从家长自身做起,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教了他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孩子小的时候,不会说,只会看,所以需要我们当父母的给他们耐心说说,并做给他们看。看过一些有自闭倾向的幼儿,孩子很聪明,却与别的同龄孩子有差别,不合群。不能说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自闭的绝对影响因素,但是缺少陪伴的,会引发问题的概率会比较大。
奇怪的现象:家长置身事外
有相当部分的家长,有很奇怪的想法,认为孩子上学之后,什么跟自己都没有关系了,有问题找老师,自己缺少的耐心教育,全指望老师,甚至还以孩子的有些发展水平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
家长,是能置身事外的人吗?不能!
再敬业再优秀的老师,她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那么多的孩子,精力有限,是满足不了孩子真正需求的。当父母的自身是不该逃避主动教育的责任的。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到了入学年龄后,我们孩子们开启学习模式,能遇见一位有教育理念的老师,是件幸运的事,老师的职责是挖掘孩子的潜能,关注个体差异不同,有耐心,有爱心。
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学业的成绩更重要。
当下的现象是,关注成绩比内心的一些教育更多,拿成绩来权衡孩子的能力表现。
孩子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
父母与教师应该怎么做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说服,就是以身作则。
有不断学习和改变意识的父母和老师,才是幸福的。
我家大宝出生时,我曾想过,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后来有一天,突然就发现,孩子的成长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的多,我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赶上她。
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地对孩子们产生影响。
我们作为引导者,必须要有这个觉悟,光有物质,是满足不了孩子的。
重男轻女的现象根深蒂固
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学龄前的孩子中,很多教育者发现,男孩子没有女孩子凶,这里的“凶”,大略指孩子的性格,处事态度,应变能力。女生越来越强悍,男生越来越娇滴滴。
一直强调这是男女平等的世界,现在看来,真的一点也不公平。我们不忽略有很多家长有性别教育的意识,可是有相当部分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孙子那叫一个疼爱有加,孩子跑了怕摔着,吃饭追着喂,甚至跟别的小孩发生小碰撞,都恨不得把别人家孩子吃了。
男孩子,天性本该是探索,敢于冒险,成年后承担的社会压力也不小,如果天性被扼制…
我不知道这些样样包办的家长,能护送他们孩子走到哪里…
当我们老去时,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对大多数人而言,有孩子,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我们一天一天在老去,孩子们一天一天长大,我们,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有认识的一个姐姐,赚钱很厉害,起早贪黑,孩子的问题却让她最伤脑筋,她的喜怒哀乐都是随着孩子的表现展现的,我不去评价应该怎样做。
目前孩子身上有很多小陋习,不伤大雅,跟素养有关,不讨喜。我只是觉得遗憾,可惜,总觉得他本可以更好。
钱还是要努力赚的,因为可以满足我们生活需求,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阳光,不断进取。我们在做,他们在学。
我希望留给孩子的是处事的淡定,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我希望她们了解自我,走适合自己也同样是想要走的人生旅途。
孩子,妈妈爱你们,所以有时候会显得不近人情,你能做的事情我尽量都不干预,我脾气不好,可我在学习、在自省、在改变,不被情绪控制,妈妈发现自己在进步,我会找到更合适我们的沟通方式,期待你们的长大蜕变,我也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愿我们无论到什么年纪,还能无话不说,但愿在你们以后遇到困惑时,妈妈能给出正确的指引,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