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钢琴曲背后的

晨间,网易云音乐《每日推荐》第一条:钢琴曲《女儿情》。当叮叮当当的音符跳出来,我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内心竟然一阵狂喜。人生第一次,我把耳朵80%的注意力居然给了和声,听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图片发自App

意识到自己的喜悦后,我试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和声上。当主旋律从琴键下缓缓涌出的时候,和声准确地合着,用它自己的节奏,不急不缓,就在那里静静流淌。

主旋律的韵味,就在这些底色的衬托下,有了诉说。沉浸在和声中,一种巨大的幸福感,行走在身体的每个角落。又仿佛习得了一种欣赏美的全新角度,雀跃之情难以言表。

再试着将旋律单曲循环了数十遍,已经分不清谁是主旋律谁是和声,甚至不能确定这首旋律就是耳熟能详的《女儿国》,️而是变成了《小夜曲》。转换和声和主旋律的角色,仿佛才有幸触到了一丝丝作曲家的本意,和音乐的底色。

想到这里,突然有点心惊。我们都曾在不知不觉中,自动站在了所谓的主旋律的立场上,以为自己听到和看到了全部。虽然可能不曾会错意,但也错失过美好。

不过,仔细想来,能看到事情的全部面目,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主观意愿能决定的。我们都努力的试图看到全部,却往往与真正的全部背道而驰,只是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以及世界想让我们看到的。

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不尽相同,但以此警醒自己,不要忽略最普通的存在,不要轻易关上心门。多看侧面,多看底色。真相本身可能并不重要,多角度的思考才难能可贵。

一首普通的钢琴曲,听出了万千思绪,奈何今时文笔有限,未来再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首钢琴曲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