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呢?

女儿完成作业后看时间尚早,就制定了期末复习计划。她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利用课间时间梳理语文知识点,中午在小饭桌利用饭后时间做数学题。

很显然,想得挺好,行动的时候大打折扣。

晚上女儿回到家,我翻了翻她的书包,笔记本上没有对语文知识点的梳理;数学习题资料带了很多,但是一道题也没有写。

有一段时间,我想阅读,就买了很多书,既想读文学类的,又想读实用类的,还想读点通俗的,每天读书时反而不知道该读哪一本,就这本读读,那本看看,一个月下来,反而那本都没有读完,一片混乱。

明明有了计划,为什么在行动中却不是想得那样呢?

周玲说,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呢?_第1张图片
认知觉醒

人类的大脑虽然高级,但是有一个特点,对指令清晰、明确的目标会义无反顾的执行,但是对模糊的东西大脑采取的做法是不自觉的逃避。

女儿虽然有上进主动学习的决心,但是在制定目标时比较模糊,比如课间梳理语文知识点;小饭桌饭后做数学题。课间,具体是第几节课的课间,梳理知识点,具体是哪一科,哪些知识点。数学具体做那几道题……

我想阅读,具体读那几本书,什么时候读,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一旦目标明确,大脑就有了清晰的指令,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模糊的目标导致大脑陷入选择的境地,很显然此时的大脑很自然地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因为避难趋易是大脑的本性。

选择模糊会导致行动力不足。那么为了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在制定计划或目标时,就要尽可能明确并且将它细化具体化,而且尽可能专注一个目标,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境地,这样行动力就会提高很多。

纵观那些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的人,他们在制定目标时,从来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每一步都特别清晰,年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每一步都具体清晰,都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粥左罗谈到自己有段时间想做的事情特别多,导致自己很疲惫,他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明确了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反而效率越来越高,执行力越来越强。

可见,让自己的行动匹配上自己的思想,首先第一步就是将思想清晰化、具体化,这也是所有的目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的根源吧。(smart原则是指具体化,可衡量,相关性,可观察,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