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读书笔记(4)

现阶段读书的速度能和带着蜗牛去散步的速度相媲美,那叫一个磨叽。读书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遇上喜欢的故事情节,自然左顾右盼流连忘返。

2018年在图书馆无意中翻阅了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集“在那辽阔的地方”,被毕淑敏老师细腻华丽的文字所吸引,她对文字有独特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善于创造有代入感的比喻句,仿佛惊鸿一瞥。

像李诞看了《百年孤独》以后说的一句话:“一个字都不想写了。”看了毕淑敏老师的书,亦是如此感受。当时觉得自己太过渺小平庸,对比老师的文字造诣简直是天地之别。

再抽空看自己写的公众号文字,那叫一个稚嫩,心里自卑到了尘埃。2019年我停更了公众号,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潜心修学上,然而不得章法,实则收效甚微,好像唯有读书才能填补心里那块日渐强大的黑洞。

去年一年精读了六十本书,先生问我:“你看那么多书干嘛?”我没有和他理论,只是略作回应:“开心!”

先生沉默,我继而揶揄:“我不开心,你会很难过。”先生点头附和:“也是,那多看点。”最近从图书馆惊喜地掏到了老师的五本书,其中一本书叫“女心理师”的小说,令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故事框架让初涉茅庐的我有些疑惑,我看了一下序,那是2007年出版的作品,和当时的我一样年轻,但老师的文学修养是超前的,她给每个故事都取了一个隐晦的长标题,让人耳目一新。

前面的五个故事加上主人公自己的故事都不是完整的,每个故事看似结尾却在意犹未尽时设计了一个悬念,留给读者一种断崖式的想象空间。

老师最后用插叙的手法把所有的故事像掷飞镖一样集中向女心理师发难,全篇最精彩的是女心理师的成长兑变和逆袭经历,从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农村小丫头奋斗成为成功的心理学家。

这样的故事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能够写得出彩的角色并不多见,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享受的是细腻的文字表达。

这让我想到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他的作品颠覆的是逻辑思维模块,他能把每一部作品都巧妙地上升到社会意义,引人深思。拜读毕老师的散文和小说,感觉如进高山雪域,清澈纯白,有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读到的是一种望尘莫及的情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读书笔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