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必要同朋友出双入对

现在交友模式普遍存在一种状态:小圈子的精细化——交友二人小世界。通常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会倾向于找同一个朋友进行长久的日常相处。

现在回头看一群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所谓的“集体”,没有”三个一群“,只有”两个一伙。”了。我并不是反对亲密交友,而是反对长期以往的只交一个朋友。

即使是亲密交友,同样应该允许自己同不同的亲密好友进行不同时间的连接。为什么呢?今天,聊聊只交一个朋友的坏处。

1你的朋友会反向塑造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观察者理论:即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两者在长期来看会互相影响。最后的结果就是互相塑造。

通常来说,两个人能够成为朋友,那么至少在某些地方双方是有共识的。如果根据观察者理论的发展,长期只和这位朋友交流的话,就相当于无限的互相塑造,让彼此关系更加靠近的同时,也是对外界的新信息形成自然的屏蔽。

也许你们两个会发现双方的兴趣越来越靠近,关系越来越亲密,过上越来越开心的“二人世界”,然后离更大的世界越来越远。

同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同越优秀的朋友一起相处,更容易把自己塑造成更为优秀的人。同时,同样需要谨慎“优秀”带来的代价——缺乏多元性。

2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用孤独修炼自己

成长这件事情真的很操蛋。尽管有什么学习小组也好,学习社群也好。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成长都只能由一个人孤独的去做。

我回顾自己的过往,我的身边不缺优秀的学长学姐,不缺新鲜的新事物,但是我对学习懒惰就是对学习懒惰。我恰恰是通过自己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才真正明白自我学习的。

所以,我经常同我的未来读书笔记的社群成员讲:成长这件事情,百分九十是靠自己的。我创建这个社群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想要成长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鼓起打气扶持着走下去。

因为孤独很可怕,我知道孤独很可怕。但是,我最后还是需要重申一句:疯狂的成长一定是自己一个人干出来的事情。社群的战友会使得这件事情更容易实现,但这不意味着一个人进入社群,社群就应该对他的成长负责到底。

我倒是想负责,可惜我自己深深明白:这事儿别人就是没法负责。就像别人代替不了你去过自己的人生一样,别人同样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3亲密关系也许是一张脆弱的面具

心理学同样有一个原生家庭理论,指的是童年时代对于成年人甚至一生伴随的关系模式的影响。比如,一个女生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倾向得找同自己的父亲性格一样的,甚至有时候因为经历了父亲的家暴,成年反而会找“家暴”的男人。

实际上,并不是她找到的男人都是有暴力倾向的人。这个暴力倾向更多的是由她自己引起的。简单来说,她需要重复童年关于自己和父亲的相处模式。

很不幸的是,童年的她关于自己的父亲的相处模式是父亲家暴她。她的意识当然知道这是不行的,但是潜意识却可能认定这是找回爱的方法。

亲密的朋友,同样有可能是原生家庭理论的心理投射。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但是,无论如何,太过于亲密的关系实际上可能更容易破裂。

许多人都在提倡个人的自由空间,究其原因就是走的太近,失去了个体的存在感。

基于以上的原因,交友的最舒服的方式应该是:保持一个人的存在感的同时,积极的连接不同的朋友。亲密朋友,时间就留多点。普通朋友,时间就留少点。最后,别忘了给自己留点独自成长的时间。

有一个秘密是这样的:当突破性成长这种东西真真实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圈莫名其妙换了。

这个时候,请不要为此感到忧伤,更不必觉得这是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人提升(降低)层次的必然结果,总会有下一批更加符合自己的朋友向你走来。

总是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从你身边来来往往,熙熙攘攘之间,你就可以见证到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没有必要同朋友出双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