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汇率是一种货币对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府提出要从持久战的角度,加快构建我们的大循环、双循环战略。汇率实际上就是连接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人民币汇率升值了,意味着中国进口增加,国内生产者面对的进口商品的竞争加剧;如果汇率贬值,造成整个市场的恐慌,大家抢购和囤积外汇,会形成投资者、消费者对于中国经济缺乏信心的大环境。


汇率与我们息息相关,关心汇率有四个维度原因,从国家的层面经济安全、从企业层面企业生产经营,财富管理个人的层面,一个是消费,一个是理财。


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因素是:

一是中国疫情控制住了,经济率先复苏;二是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仍然处于正常状态,有比较大的政策空间应对很多不测的情况;三是中外利差扩大,致使人民币汇率升值。


谈汇率问题,逻辑比结论重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然后弹性增加


现在市场有一个主题,就是在这一波疫情冲击下,哪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控制的好,经济复苏的快,就追捧哪个国家。中国在当前形势下,正好符合这种标准。 


基本面➕信息面才能更好的预判市场


从历史上看,顺差增加、减少,跟人民币汇率贬值、升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现在出现出口增加、贸易顺差扩大,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也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主要原因是疫情的错峰效应。就是我们疫情控制住了,然后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复工复产。而海外由于疫情还没有控制住,不能够复工复产。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一些替代效应、转移效应,有一些订单就到中国来了,然后我们出口增加了。


如果我们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可持续的,变成一种趋势,那么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由于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我们的均衡汇率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升值了。市场汇率也会有升值的趋势


随着疫情的控制,疫苗的推广,我们出口经营方面的优势可能就是暂时的,对货币的影响就是中性的。


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是多边汇率。我们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这些货币,总体上是升值还是贬值。


汇率不是线性思维,要管理好汇率风险,不然就是在赔本赚吆喝,出口是出去了,但是换成人民币以后,反而亏了。


讲事实也要具体数据

汇率对我们股市的影响有两股力量。一是我们是顺差大国,贬值对我们有利,但同时我们民间又对外净负债,贬值会增加偿债负担。这就导致了汇率对我们股市影响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哪个力量更大。


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特别是我们现在金融越来越开放以后,境内外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相对而言,我们的人民币债券就逐渐成为了全球的避险资产。

中国要避免在升值过程中出现的汇率超调、资产泡沫、货币错配,还有通货膨胀,未来可能还会面临资本流向逆转的风险。


第一个就是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多重均衡的状态,影响汇率升贬值的因素同时存在。这种升贬值因素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我们不能简单的线性外推。

第二个就是目前从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没有明确的方向,都是偏中性的,没有趋势性的。如果说出现较强的单边预期,或者短期内汇率有较快的调整,实际上是有害的。

第三个就是近期人民币的走强,主要是因为基本面的利好,但是消息面的利空,属于正常的双向波动。

第四个就是只有持续一段时间积累一定幅度的调整,才能够称之为周期。那么鉴于内外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现在很难讲汇率已经进入新周期。我倒更愿意相信,经过这些年的调整以后,到“十四五”后期,我们基本面会出现一些明显的改善。比方说,我们大循环、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竞争新优势,确实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然后我们培养了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能更有信心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周期做出这种判断。


第五,在没有发生这些基本面的明显改善之前,应该说汇率在均衡合理以后,短期内容易出现大开大合的走势。通常汇率升值升的很快,贬值也会贬得很快。

第六,那么对政府而言,降低汇率的波动性,不取决于政府想不想,而取决于能不能的问题,没有无痛的选择。对市场而言,与其去谈这个新周期,还不如适应这种新常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建立财务纪律。


第七,汇率市场化改革是制度开放的重要内容,汇率风险管理关系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培育。唯有我们的经济金融体系保持健康,比方说我们能避免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信用膨胀、通货膨胀、货币错配,我们才能更好享受汇率灵活和资本流动带来的好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