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风骨”

文人的“风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风骨”一词在古代文学史出现频率最多的便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史称“建安风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苍凉悲壮为主。代表人物是“三曹”、建安七子。

    而我则是欣赏除他们以外的蔡琰。蔡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东汉末年大书法家、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一生命途多舛,所幸晚年被曹操从匈奴召回,增补《后汉书》,为曹魏的文化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悲愤诗》、《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否是蔡琰本人作品史学界存在争议。

    从中可见文人“风骨”的形成与大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与性格气质有关,战火纷飞的年代,整个时代的氛围是苍凉悲壮的。蔡琰经历了父亲因宫廷政治遇害、在战乱中被胡人掳走献给左贤王做左贤王妃、被召回后与两个胡儿分别、泣不成声种种生离死别和一生三嫁都非自己所愿的婚姻。并没有被打倒,相反,她将自己的经历字字泣血地化在了一首《悲愤诗》中,彰显了自己作为女性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独立与坚强,这是一种“骨气”,很难得的是,作为一名女性的文人有着如此可敬的“风骨”。

    那个年代,女子况且如此,而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男子庶几无异。“风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风骨”而是一群人乃至一个年代的风骨。一个时代必不能缺少文人的“风骨”。

    现今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但很少提及“风骨”这一词了,不单单只是古今的历史文化差异,而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少。不可否认的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了精神文化领域的相对低落。也是我个人反复提到的“风骨”的形成与社会与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竞争趋于激烈的现代社会,能称之为文人的人越来越少,而有风骨的文人更是少之越少。文人要有“风骨”,是文人首先做为人的根本。文人沦落到卖字乃至“卖肉”的地步,真可谓是时代的悲哀。无“风骨”的文人,文章写得再好,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这个时代即使繁荣,也是虚有其表的。

    诗人木心说:“我们面临两种贫困:知识的贫困,尤其是品性的贫困。”不得不说,如今是一个品性贫困的社会。先生也说:“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更是揭示出了知识的贫困与品性的贫困的关系。

    诗人乌青的废话体诗歌曾在网上爆红,引发网友争相模仿,这也在文化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诗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而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剥夺乌青写诗的权利,更不能一味地戏谑。鲁迅曾多次感叹道中国不乏看客,现今热衷于看热闹的人一定程度上真是洪水猛兽,在这个文化氛围中,文人要么孤芳自赏,要么委曲求全,怎能随性而发地进行创作?

    我曾经接触过一名书法家,他在小镇某个小区旁边开了一家书画店,不过相比于附近的超市、服装店来说冷清得多。有次去他店里买毛笔,他了解到我练的是颜体,就为我选了一只兼毫的毛笔,至今那只笔都是我用过的所有笔中最合手的。他用笔酣畅淋漓地写了几个颜字,叫我也写写看,看了我的字,便一语道破我写字的心境:“我写得每个字虽然很快,但各个字都有章法,不要紧张,也不要效仿速度而写得草率。”我临走时他还引用送给我一句箴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多练经典的《多宝塔》。”他说这句话的神情至今难忘,好像是教诲,也好像是期盼。

    后来听说了他的一些经历,他曾获得过全国书法比赛二等奖,主攻王羲之的行书,也精通各家。从小酷爱书法,成年后由于谋生也接触过其他行业,生活过得比较清苦,那间书画店也是朋友接济,给他出了一部分资金建的。尽管这样,但他有个志趣相投的妻子与同样酷爱国学的女儿,他也不吝惜请老师教女儿古筝。一家人过得不算富裕,但也其乐融融。从我接触他的几次,根本看不出来他对生活有多无奈,而是沉浸在浓浓的墨香之中,不为外面的俗世所扰。尽管光临他的书画店的人很少,但其中不乏惺惺相惜的知己,对他而言,这些也已经足够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位有“风骨”的文人。

    文人不可无“风骨”,所幸,我曾接触过这么一位有“风骨”的文人。一个时代需要这些人的存在。


文人的“风骨”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