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随笔

昨日思考:

【1】《魔鬼经济学》读完。在Kindle买书的时候,显示是四册,我以为又一部巨著来了,准备多耗费一些时日来看。

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完,又反复翻了几遍,确定已经看完整本书,但又不确定是不是四册。电子阅读器就这点不好,不能直观看到书的外貌,不晓得有多厚,也不能随时翻到想看的页面,虽然也带有这样的功能,不过要做记号什么的,不怎么会用。再说记号做多了,一样很难找。

在看完几本《小岛经济学》、《卧底经济学》、《魔鬼经济学》经济学类的书后,都曾想过要写笔记、感想之类的,不过确实又写不出。一个是看得似懂非懂,二呢还在消化中,谈不上感悟,就是消化也得费上一定时间。

其实这基本书都很好看,也还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联系起来了。比如《魔鬼经济学》,完全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发生,它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去把本质显现。

有一篇关于国内旅游景点为什么收费会这么贵,与国外相比,贵了很多倍。还有飞机上的晚点赔偿,虽然你买了飞机延误保险,但飞机如果真延误,基于赔偿的苛刻条件,真正获得赔偿的乘客也少之又少。还有信用卡还款陷井,以低利率诱惑你,实际上却付出了高几十倍的利率不止,如此,与我们周围发生的事如此贴近,不得不让人关注,想寻求答案。

《小岛经济学》是三个月这前看的,关于货币、流通、经济的来源,以在小岛发生的故事为起点一步一步来介绍,看完以后对市场和国家调控有个大概概念。现在想来,应该是一本很好懂的书,所以才会继续看经济学类的书。至于为什么没有感想笔记,可能与我当时水平有关。三个月之前的水平还不能流畅的敲出许多字,不能流畅地表达,也不流畅地碎碎念。

《卧底经济学》我花了很长时间,中间一度停顿。看得懂的部分觉的很有趣,不懂的部分很枯燥,然后又总觉得自己在囫囵吞枣地读,所以千页的书也没记得多少内容。感兴趣的一个咖啡屋怎么赚钱?大概是要开在热闹地段,上班人群在路上就可以顺便端一杯咖啡,然后怎么定价的,因为热闹地段(地铁口之类)的租金贵,所以咖啡也贵,但路过的人是不会想绕远路去买便宜咖啡的。

很好的几本经济学书,只不过我并不想回过头去再看。在看也找别的经济学书看。有很多提倡好书要多看几遍的,我也试着有些书去看第二遍,但兴趣没开始那么大了,也难翻下去。

至今,最想看第二遍的书还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想了二年也没开始,下个月休年休假10天,借此机会列个计划,再看一遍《文学回忆录》。

再说我从昨晚开始看的毛姆的读书随笔《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Kindle显示看完需要5个小时。这是一本毛姆看书的心得,前面都是介绍作者生平和评论,后面介绍作者写的书,读了几页以后,觉得可以做我自己看书的索引。

简·奥斯汀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漂亮女子,很爱她的姐姐,妈妈形容她:要是姐姐这会儿要上断头台,简也会陪她去。她给姐姐写的信,全是生活中的琐事,隔壁邻居家婚丧喜事,头饰、衣服、舞会等,俏皮又幽默。她所处的环境与她的性格也表现在她写的书中,她的书中从没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对话,因为她没有体会过。她写作的来源跳不出她生活的圈子,但她可以把一些琐事写得引人入胜,明明没有激烈的故事情节,却吸引人一页一页往下翻。

虽然对她哪本书写得最好众说纷纭,但毛姆却还是觉得《傲慢与偏见》最好,一个字也改动不得。

说到删改书,毛姆说《唐吉可德》倒是可以大量删减的一本书,书中最好的内容在后部分,前面都是为了给书增加厚厚内容而写的与主题毫无关联的故事。有一个译本把无关的故事与情节全部删掉,那就是极好的一本《唐吉可德》了。

毛姆也说了,为什么要把《唐吉可德》写这么厚呢,因为作者赛万提斯需要钱,如果读者出了很多钱去买一本书,他们便 会想买一本厚厚的书,为了满足读者那份不想吃亏的心,赛万提斯便 加了许多故事进去,而这些故事大都与主题无关。甚至有一位作家把这些无关的故事另外提炼出来出一本书,也很畅销。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作者,就没这么多想法了。总共才看了一点,对书和作者却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这本书我觉得非常值得一看。


【11.23】能量按纽

今日之事:

【1】流利说第271天打卡,小课学习。

【2】第93天不间断日更。

【3】《说话的魅力》20分钟打字。

【4】读毛姆读书随笔《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5】中午瑜伽,晚上葫芦丝中级班结业聚餐。

【6】10:40准时睡觉,绝对不要超过睡觉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3】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