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高音状态的稳定
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看那些歌唱家在舞台歌唱的时候,没有觉得他们很难受、很难听、很难看,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感受就如此的不好,我们又怎么会在表演的时候,很从容的、充满感情的、专注的歌唱呢?
其实在学习初期经历的难受、难听和难看只是一个过程,随着高音的突破以及歌唱状态的转化,这种难受、难听、难看的状态也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由于我们适应了这种难受的状态,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感受随着情绪的释放以及状态的变化,彻底发生了变化。
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原理,但万有引力的原理只是适合在地球的范围之内,而在地球之外,万有引力的原理就都失效了,于是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自己的范围在范围之内和范围之外,是完全两种规则,比如当我们在地球的时候,是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缚,可当我们离开地球到达宇宙空间的时候,就完全处在失重的无引力状态,很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则,在分别控制着两个世界。
在我们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我们的低音状态,就相当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如同我们在地球上一样,而当我们不断试图冲击高音的时候,就等同于我们乘坐宇宙飞船奔向太空。在脱离地球引力的过程当中,我们越是远离地球,就越要承受巨大的加速度和由加速度产生的巨大的重力,这种状态与在地球上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能要承受相当于我们身体几倍的压力,而当我们脱离了地球引力进入到太空之后,所有的压力全部会消失,我们会呈现出一种完全无重力的自由漂浮的状态,这个过程与我们声音训练的过程非常相似。
我们的语言状态,就如同于地球的生活状态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地球巨大的吸引力存在,可只要我们试图冲击高音,就必须要用更大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声音,这就如同宇宙飞船需要燃料燃烧产生升力,燃料的燃烧越充分,升力就越大,上升的速度就越快,上升的高度也越高,于是我们歌唱中,身体的力量越大,我们歌唱的音量也越大,声音也会越高,音色也会越明亮和通畅,当宇宙飞船即将达到地球引力的临界点的时候,临界点突破就将进入太空,而这个临界点,就等同于我们的换声点,当我们无限接近临界点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承受身体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我们最难受的时候,同样,我们越接近换声点的时候,就是我们身体力量使用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们自我感受最不舒服的时候,而当我们通过临界点进入到太空的一瞬间,重力的压力没有了,但是我们由于没有了发力点,漂浮在空中我们会很不适应,同样当我们经过换乘点,发出高音的时候,会发现这种声音是我们从未发出过的、从未听到过的声音,如果我们以低音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这个高音,这个声音就是难听的。无论是我们离开地球,还是漂浮在太空,由于身体的压力或者完全没有压力的状态,都是我们平时未曾体验过的,我们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表面的姿态,尤其是在用力发生的过程中巨大的力量就会造成我们表面呈现非常难看的姿态,这就是难听,难受、难看的原因。
在实际训练当中,只要越过换声点,到达高音的状态,并且能够习惯和稳定下来,难受的感受就会消失,而最重要的,并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而是我们会发现,在高音状态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使用非常大的力量,这一点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如果我们以低音的状态来判断高音,必然是越高越用力,那么在演唱高音的时候一定比低音使用的力量更大,这里面有两点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一个是我们的冲击高音的状态本身并不是我们最终歌唱的状态,我们非常大的力量是耗费在身体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对抗当中了,这就如同我们去疏通下水道一样,一个通畅的下水道是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可以疏通的,一个堵塞的下水道,我们需要花费非常大的力量才可能疏通,可一旦下水道疏通之后,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量,就可以通过了,声音的原理也是如此。我们用巨大力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演唱高音,更多的力量,是使用在疏通身体的声音通道上,一旦身体的声音通道打通了,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量去支撑声音,而证明声音通畅的方式就是经过换声点之后,发出了明亮的高音。也就是说,只要在保持音量和通畅状态的同时,发出高音,就等于我们的身体通畅了,这时候演唱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量,自然也就不会难受了。
在具体的训练课程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一些学生用尽全力,终于打通了高音之后,经过几次训练,并稳定了高音状态,就可以让学生用各种姿势来演唱那些高音,比如坐着唱,蹲着唱,躺着唱,摇晃着唱等等,结果学生惊异的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的、轻松的演唱和重复那些高音,很显然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难受的状态了。
状态转化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换声点达到高音,主要是由于通过身体的力量,引发了精神力量的加入,也就是假声的加入,假声加入的结果,就使得声音的声线变得更细,由于声线变细,声音才会变得更高。大家一定要记得,声音的能量是固定的,能够发出高音不是由于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一个很粗的声音,送到了一个高度,而是由于我们不断的通过加力,引发了精神力量的加入,造成声音变细,声音变细的结果自然就等于声音变高了,就如同一瓶水,瓶子变细了,水位就会增高一样。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基本的特点,凡是演唱高音的人,声音都会更细,而演唱低音的人声音都会更怵,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低声部就比高声部粗很多,声音越高的人声线就越细,声音越低的人声线就越粗,没有人可以用很粗的低音,一直保持并且倡导很高的高音部分,也没有人用很细的高音状态一直保持着唱到低音部分,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一定是越往高越细,越往低越粗,而实际上我们不能演唱高音的原因,不仅仅是破音,更多的,就是由于我们的声音变得太细,把声音堵死了才没有高音了,变细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担心高音上不去,而人为的主动的调整了声线,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尝试加入了更多的假声,来让我们能够演唱高音。和这种人为加入的结果极容易造成真假声比例的极度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在换声点之前声线很粗,通过换声点之后,由于突然加入很多假声,声音变得非常细,甚至由于声音太细,把声音卡住无法发出声音来。
这种状态,在很多初学者的身上都经常发生,尤其是很多胆小的女性,只要往高音演唱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变成非常弱小的假声,而对于那些胆大的男生来讲,往高音唱的时候,往往会试图继续保持低音的粗犷的声线,结果喊破了嗓子也无法达到高度。
这也是自然声学教学法神奇的地方,因为只要认为的进行声音的调整,就必然会出现在某一个点上,加入假声的比例过多,或者在某一个点上加入真声的比例过多的情况,可是在实际歌唱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高音的部分突然加入过多的假声,或者在低音的部分突然加入过多的真声,而在听觉上就会发现歌唱者在到达某些高音的时候,突然声音变得很弱很细,或者在到达某些低音的时候突然嗓音变粗,这就是在声乐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声音位置不稳定。
很显然,美妙的声音的前提就是要保持声音的稳定和一贯性,这种声线的不断的变粗变细,是完全没有美感的,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为的通过真假声的变化来演唱的学生,都会出现换声点声音突变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声乐学习中,换声点的声音控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难点,可实际上,如果我们利用身体的自然平衡的状态,让身体自然的通过生理性的反应加入真假声,这种加入的过程会非常均匀,就完全不会出现声线突变的情况,也就是根本不会出现换声点。这就如同我们尝试用一些热水和一些凉水,调试出一杯温水来,如果我们凭着个人的体感或者经验去调整温水,我们每一次调节出来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想在每一次都调整出相同温度的温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热水和凉水全部混合在一起。很显然,这种方式的混合,就是去除掉了所有个人的感受和判断,而自然声乐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就是如此。我们首先要获得满满一杯的热水,才可以保证这个热水的量是每一次都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全部的力量来冲击高音的原因,而至于凉水加入多少,完全由身体自然协调来决定,在训练突破高音的初期,由于每个人身体协调性的不同,加入假声的比例都是不同的,性格越是细腻谨慎、的同学,有可能加入假声的比例就会多一些,而性格粗犷胆大的学生,往往加入假声的比例就会少一些,正因为如此,在突破换声点之后,不同性格的学生往往会呈现不同的声音和歌唱的方式,也由此会自然划分出倾向于美声,民族或者流行的歌唱风格,这一点在随后的唱法的章节中有详细的介绍。
每一个人都喜欢快乐和幸福,其实快乐和幸福就是一种舒适感,没有人喜欢紧张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把肌肉的力量和精神的紧张会称之为难受,如果我们用一个非常紧张的姿态站立,用不了多久,我们的身体就会自然放松,找到最舒服的状态,这一点是不需要我们人为调整身体就会这样做的。同样,当我们通过换声点加入假声的时候,也许加入假声的比例并不一定非常合适,于是在训练高音的初期,也会出现,通过换声点之后,声音突然变得更细的情况,但是,与人为加入假声不同的,就是只要我们不断的重复演唱那些高音,身体就会随着不断的重复慢慢的放松下来,包期是当我们通过各种姿态,发现我们的确没有,用很难受的力量就可以演唱高音之后,无论从思想上、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会呈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依然要强调大力量和更大音量的保持,甚至我们继续往更高的音上去冲击,身体就会自然调节假声与真声的比例,达到一种非常合理的真假混声状态,而这种合理,并不是固定化的一种真假混声的比例,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体状态,自然形成的一种非常适合个人演唱的声音状态,而所谓的身体状态,包括胖瘦高矮性格等因素,也正因为如此,自然声乐教学法训练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特征和个性,就不会出现千人一声的问题。
当学生稳定了高音的状态之后,就需要学生使用音响,进行完整的高音歌曲的演唱,并且在演唱的过程中全程录音。很多学生在进行这个过程的时候,都会有非常惊异的个人感受,因为虽然学生的高音解决了,但是从他们自我的听觉感受上,依然无法接受这种怪异的高音的声音,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她们发出来的高音,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而像是鬼叫。可当她们第一次通过音响听到她们演唱的时候,很多学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像原唱没有关掉,实际上,这就是她们自己演唱的。准确的说,他们这时候的演唱能力并没有达到跟原唱相比较的程度,但是在高音的声音状态上却很相似。经过音响的比对以及录音的比对之后,学生就会在声音的观念上彻底发生转化,他们就接受了这种原来从来没有发出来过的声音状态。这时候,她们既没有了难受的感受,也不会觉得发出的高音很难听,他们就等于完成了一次自我认知的改变,她们的歌唱状态就此形成并稳定了。而且这种状态是不可逆转的,即使在随后的很久她们不在歌唱,他们也依然会快速找到高音的演唱状态,由此,学生完成了一个,从观众表演的角色的转换过程。
很显然,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之后,绝缘的高音状态就基本稳定了。
第六节:声乐学习的顺序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都会被各种各样的声音问题所困扰,他们会轻易的发现身体的所有部位,在歌唱中都会出现问题,于是在每天的练习过程中,一会儿顾及到喉咙的放松,一会儿又要训练呼吸的控制,或者发现自己的声音位置不稳定,一会儿又发现自己没有高音,现在如果同时出现很多问题,并且同时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所有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因为任何的问题,都需要一个一个的去突破,于是,有必要我们在此了解一下声乐学习的顺序。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声乐学习的所有因素比作一条河流,呼吸就是水流,声音的通道就是水渠,力量就是抽水机,音色就是水的纯净度,真声代表水渠的宽度,假声代表水渠的长度,颤音如同水面的波浪,感情如同水流起伏。可以想象我们使用河流的过程,首先先修建一条河道,要有强有力的抽水机,然后就要保证让水流顺利通过河道,在这些前提的基础上,我们才会去检查是否有些地方太宽、太窄,是否堵塞等等。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保证这条河道是可以通畅的,然后我们才会考虑如何在细节上去进行调整,很显然,如果河道是不通的,就会出现上游水流越堵越多,堵塞的部分压力越来越大,下游无水干涸,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整条河流到处都是问题,可实际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河道的堵塞造成的,只要我们把河道疏通,保证流水从头到尾顺利通过,很多问题就会消失,这时候我们就有经历去解决水质问题,河道的粗细问题,河水的波浪大小问题,河流的长度问题,甚至有精力考虑河水流过河道之后积蓄在哪里。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有秩序的调整过程,这个过程,那就是河水-抽水机-水流通畅-到达终点-河道的宽窄-流速与流动-河水的储存和应用。同样的顺序,如果我们按照歌唱的顺序来排列,也会发现类似的过程,那就是呼吸-力量-通畅的声音-高音-真假混声-颤音和情感-咬字和共鸣,这是一个思维的顺序,也是一个学习的顺序,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在进行的,而这一点,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学习都是按照顺序在进行,学习过程中所发见的问题,都会在随后的过程中逐渐的消失了。
学习过声乐的人都知道,身体本身就是一个通道,声音通过身体的腔体发出来,我们首先就要保证身体的声音通道是畅通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发出通畅的声音来,无论用任何办法,只要我们能够发出声音通畅的声音,都等于具备了基本的歌唱状态。然后我们才会有精力去从细节上不断的调整,我们才会去通过,真假混声来调节声线和唱法,通过肌肉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相互控制获得颤音和情感,通过松弛、畅通的口腔获得咬字,通过打开的腔体获得共鸣,这就是整个声乐的学习过程,是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逐步递进完成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我们发生多少问题,只要按照顺序在进行,很多问题会随着进度以及状态的变化自然消失,而对于学生来讲,整个学习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每次的训练,都是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就等同于每次都从头按顺序来进行训练,每次都在保证前一个训练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环节训练,随着学习的进度以及对基本动作的掌握,各种声音的问题就会逐步消失,尤其是对于业余学生来说,爱用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会获得比较全面的演唱能力。也就是用20%的精力,获得了80%的歌唱能力。而对于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无论你们的专业演唱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也无论你目前在歌唱中存在多少声音的问题,只要按照训练的顺序进行,就会发现在相应的环节中无法达到训练的目标,于是,就可以在这些环节中按照标准的训练动作不断重复,就可以解决相应的声音问题。
另外,无论多么科学的教学,都无法快速解决个人感受、以及情感表现方面的问题,因此,所有学习的学生在音乐表现以及艺术修养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恰恰是区分专业水平的主要标准,这个部分的学习就是需要投入80%的精力获得剩余的20%的能力,于是业余学习的学生最终的目标,只要完成了整个歌唱学习过程的80%就可以结束学习了,而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于是,无论多么科学快速的教学,也只是在学习的初、中级阶段,尽可能以清晰、简单、接近生活的方式,获得快速的学习成绩,而真正达到高水平专业的演唱能力是必然需要精力漫长的全身心的专注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的,这是所有专业歌唱演员必然经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