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席间的歌者不必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弟子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此间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几千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追求就是兼济天下,成就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作为一位士人, 苏轼有着经世济时的远大抱负, 事功之心执著而坚定, 希望通过立功立言来成就道德;作为一个有着充盈的内在精神理想的人,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 他总是快乐地履行职责, 拥抱生活。从走出眉山踏上仕途的那天起, 苏轼选择了政治, 也就必然要去完成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后苏轼历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到任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后经多年东山再起,但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再回杭州时,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也就在杭州,送别旧友,著有此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短短几个字说尽人生本质,道尽人生百味。多说都是错,不如品味。年少不知此中义,再读已是词中人。恰如这茫茫人世中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又恰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话不必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