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妈妈用爱替代吼叫,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厉害

拿破仑曾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1、我们对孩子发火,一定是孩子做错了吗?

在《妈妈发火了》的绘本中,讲述了妈妈对儿子小山发了三次火,突然小山不见了,妈妈在找寻儿子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故事。

绘本里的场景,非常贴近现实。吃饭时,妈妈看到一片狼藉,叉着腰大吼,“赶紧给我老实坐好,快点吃。”;洗脸时,整个洗手间充满了泡泡,妈妈抓狂了,“我不是跟你说过,浴室里胡闹很危险吗?”;画画时,小山画到了墙上,妈妈崩溃了,“我简直要被你气死啦!”

小山越来越害怕,然后,突然就消失不见了。妈妈开始翻山越岭寻找儿子,遇到了小闹闹、小泡泡、小涂涂,了解到自己对小山发火,孩子很害怕的事实。历经艰辛后,妈妈还是没找到小山,就在她绝望哭泣,自言自语的对儿子道歉时,小山终于回来了。母子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妈妈会发火,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很少人想过这个问题:你对孩子发的火,100%都是因为孩子错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看见孩子穿衣服磨蹭,妈妈会忍不住吼孩子,想让他快一点,再快一点。实际上,发火可能是因为熬夜刷手机导致精力跟不上;孩子好奇的玩水,弄出一堆的泡泡,妈妈忍不住吼他,但妈妈是看不惯爸爸的丧偶式育儿,把孩子当成了宣泄情绪的“垃圾桶”;在外面受了气,碰到孩子缠着自己做游戏,妈妈会忍不住吼孩子,让他自己玩。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是因为孩子才发火,实际上孩子只是我们发泄情绪的突破口,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做错了。

2、经常对孩子发火,后果是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对他做什么,他就会学到什么。

曾见到一位妈妈,抱怨孩子总跟自己顶嘴,还动不动说脏话。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位妈妈很少发火,对孩子说话也细声细气的。可孩子经常发火,气急了还敢对老师挥拳头。有一次,逛超市时偶遇了这位妈妈,刚出了收银台,她就对着孩子骂骂咧咧,“你耳朵聋了,我告诉你,快点快点,你怎么还那么慢。不是跟你说别买零食吗?你还选,跟你爸一样死犟死犟的,气死我了。”

如果你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他学会的也是大吼大叫,他会觉得,这就是宣泄情绪的方式,很正常。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有一位父亲在公司被老板骂了,回到家,孩子正在沙发上开心的跳,这位父亲怒火升腾,吼了孩子。孩子心里窝火,扭头把家里的猫踹了一脚。踢猫效应告诉我们,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坏情绪,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从踢猫效应不难看出,在坏情绪传染时,是按照等级排列的,由强到弱,老板>父亲>孩子>猫。就像金字塔,一级一级往下传,直到最弱小的那层,就成了最终的情绪“垃圾桶”。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全国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坏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贬低他们的价值感,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愤怒就像一把燃烧的火焰,一旦点燃,很难熄灭。人在愤怒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经常发怒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发火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损害身心健康,让事情变得更糟

3、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大吼大叫?

首先,父母要有一颗学习的心,育儿先育己。

苏联教育家苏霍莫林斯基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人的大脑,到20岁时才基本发育完成,每次想发火时,不妨想一想,你面对的是个大脑还没发育完全的孩子,这么一想,怒气就会泄去一大半。另外,可以多看看孩子刚出生的照片,小小的一团,看到的刹那,心仿佛都化了。看多了,会强化对孩子的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在外人面前,我们往往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踢猫效应中,我们知道,宣泄负面情绪是按等级排列的。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发火,是因为他弱小,没有反抗的能力。在孩子面前,我们会暴露真实的自己,从这方面来说,孩子其实是我们最真实的观众。

父母都知道,孩子会有青春叛逆期。但是,家长们并不清楚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在2岁左右。这时,他们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不喜欢听大人的指挥,你说往东偏要往西。这个时候,往往会被误解成不听话、不乖、故意跟大人做对等等,但实际上,这只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已。

学习育儿知识,我们不仅可以育儿,还能育己,当你越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越不容易对他们大吼大叫。

第二,梳理对孩子发火的诱因,了解哪些能够被解决。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清晰分辨发火的诱因,不妨做一个表格,梳理自己过去一周、一个月发火的诱因,有多少是因为孩子的错误?如果是孩子犯错,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他如何做。如果不是孩子的错,那就避免孩子成为我们的“情绪垃圾桶”。对诱因分类后,我们再梳理下,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

对于可以改变的诱因,我们要制定计划,去修整自己的行为和模式。比如,孩子早起磨蹭,叫他他不醒,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我通常会播放儿子喜欢的音乐,然后说,宝贝起床了,你是想马上醒来,还是想5分钟以后?二选一的模式,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比较有效。

对于不能改变的诱因怎么办?试着接纳它。比如与老人之间的带娃分歧,这简直是两辈人沟通的灾难区。很多妈妈无法接受婆婆对孩子的喂养方式,但自己又要上班,几次沟通后反而放大了矛盾。其实,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尝试着接受,如果实在接受不了,你就自己带。换位思考下,我们在工作时,也不希望别人时不时地指指点点。

我们之所以失控要发火,其实是想解决问题。当我们明确了冲孩子发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搞砸,我们就要转换思维模式,尝试诱因分类,然后逐个击破。

第三,情绪宣泄的方式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又不伤害孩子的方式。

在《少些吼叫多些爱》中,作者茜拉提供了100个控制情绪的小技巧。茜拉是4个小男孩的妈妈,她通过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引导读者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有的读者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比如摔锅的行为不值得推荐。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任何一种方法或者技巧都要根据自身来调整,就比如那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辩证吸收,适合的就用,不适合的就搁置。

比较推荐的宣泄方式是鼓掌和哈哈大笑。鼓掌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即使突然鼓掌会有些莫名其妙。另外,哈哈笑会点燃人的喜悦情绪。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开心时嘴角会上扬,但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把表情和行动调整到喜悦时,我们的心情会真的好起来。所以,不妨试试看。

此外,我们还需要梳理自己吼叫的诱因,同时记录自己发火时的状态,比如呼吸急促,怒火直冲脑门,整个人会忍不住发抖等等。当你记录下来,你下次再发火时,让孩子提醒你。这个技巧需要和孩子约定、沟通好。事实上,当我们将要大吼大叫时,如果被突然打断,情绪就会得到缓冲。有一次儿子看到我生气了,在我没出口之前,他突然嘻嘻笑起来,当时怒火嗖的一下子就消失了。

所谓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当你真的记录下来,心中就会有仪式感,同时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状态,会更加重视行动。

结语:除了学习育儿知识、梳理发火诱因以及合理宣泄情绪外,妈妈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精力。一个人只有精力充沛,才会情绪平和,一旦情绪平和下来,看世界都是温柔的,自然不容易对孩子发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路上,妈妈用爱替代吼叫,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