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Last Dance

《想见你》Last Dance_第1张图片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快要剧荒的时候,我点开了网上一再被安利的台湾奇幻悬疑爱情偶像剧《想见你》。

总觉得过了看台湾偶像剧的年纪,大概是被一篇类似为何该剧的豆瓣评分9.2居高不下的标题吸引吧,于是在一个休息的晚上,点开了第一集。

当那熟悉的旋律和歌声响起,那个熟悉的形象浮现在脑海,随之而来的是男女主角一个个甜蜜暴击画面,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往下看时,电视开始出现转折,于是就此入坑

好像又回到了看台湾偶像剧的年纪,听着说话像唱歌一样的台湾腔,还有被人家的校服,浪漫的机车……但还能吸引四字头的我看下去的,却是它的源头——一个叫陈韵如的女生

男女主的双向穿越,让剧情错综复杂,成功吸引了我这个注重逻辑缜密的C型大脑;内向、自卑、孤独的陈韵如,激起了我内心S的心疼;我希望她能有个好结局……

或许是年纪大了经历多了,也或者是做青少年教育培训受的熏陶,看角色会尝试去看他的原生家庭,去观察她的感受、需要。

三个少年,成为现在的性格特点,剧情都有一些简单的介绍,但关于原生家庭讲得最完整的,剧情最多的就是故事的中心——陈韵如。我们能找到她性格形成的原因,但我们都会像剧中的其他人一样,我们常常关注,你怎么了?你发生了什么?你怎么这样?却很少去关注,现在的你我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也曾一度陷入,希望陈韵如被拯救,她可以变成黄雨萱,希望她可以看到莫俊杰对她的喜欢等等,就像黄雨萱总想找到凶手,却从来没有去理解她的感受,去走进她的思想,去跟身体里的另一个陈韵如对话。于是,在不被理解时,在黄雨萱面前时,那个自卑孤独的陈韵如选择了沉默,变得更加地卑微,卑微到决定变成另一个人,迷失了自己。

经常出现的那个房子,就像另一个自己,社会的每个阶段都有个隐形的社会认同,不合群的我们只是在做自己,我们把合群的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去满足社会家人对我们的期待,但当我们想做回自己时,却发现回不去了,直到最后,陈韵如歇斯底里地喊道:你们才不懂我的心情……

我们才恍然大悟,不是不想阳光下散步、草地上奔跑,只是当所有人都在草地上奔跑时,我却被阳光下的露珠吸引。

如果这时有人过来,跟我说,露珠真好看,你是怎么发现的?就像李子维拿过莫俊杰的助听器,去听他听到的世界一样……是不是会有不同?

编剧说,在《想见你》真正包藏的议题,竟然并不是时空穿越或爱情本质的辩证,而是「 青少年认同」。

好像自己从小就偏爱去关注所谓“不合群”的人群,或许是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研学或夏令营活动中也会碰到被排挤、被群嘲的孩子,特别地心疼,总想做些什么,可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一个家庭的事,不是一个学校的事……

所以教育人常常有无助的感觉,就像黄雨萱想改变结局一样,陷入死循环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陈韵如一样,自己修通,悦纳自己,拥抱世界

我们不想试图去改变什么,就像剧里说的“不是你对这个世界绝望,而是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待。 ”

做自己能做的,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见你》Last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