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架

今天看到一篇理财文章,很有吸引力的标题:你每月整得2万块钱的工资,缺交不起一份20元的外卖。

仔细阅读,发现说的确实是想我们这一类在CBD写字楼里光鲜亮丽上班的这个群体,道出一个现象:不会理财。但是接下来的2/3篇幅在推荐一个理财师的课程,也快速了解了一下,发现有10多节课,是一项技能,犹如自己学车掌握一项新技能一样要花费一些时间。

文章的套路放出了课程适应的人群以及学员截图评论,看到底感觉自己好像也很缺理财这方面的思考,但是又考虑到自己现在的时间安排,确实学不过来,于是把文章推荐给老婆,看她有没有兴趣,她学了也等于我学了。我们家总得要有个人早点认识这方面的事情,现在不考虑,将来肯定没有补救了。

推荐完后,无意翻看了文章下的评论,发现写文章的人对每个回复个个都回复,感到这个作者很敬业。当看到一个评论时,我被4个字深深的吸引:

先上课,了解整个理财投资的知识和框架,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理财,就是从不让自己再成为月光开始。

这不就是最近学车考科目三背地图后总结的结论吗?在模拟考场上练的,教练不厌其烦的讲的,都是反复的问题重复讲,这些零散的细节就是考科目三的知识,当教练把这些知识点猛倒过来的时候,自己没有水盆,水桶去接,背迎面泼过来,打懵自己的脑袋,自己也变的不太相信自己的腿脚。

出现个现象,就是把教练教的知识点没有分门别类用知识地图捆绑起来,考试场地的路线就是哪些知识的框架,一条线路跑完,整个知识点都涉及到了。那么如何做到后面的这种体验呢?

(一)掌握知识点后再梳理框架,这是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己摸索前进的知识,比如看一篇微信文章,看完后,应该再回看一遍,这个篇文章总共讲了几个事情,每个事情作者用以支撑的故事素材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样的文笔,采用什么样的讲故事方法,以及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要达到,看完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话把大概的意思讲出来。最好是形成一个读后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框架。如果再进一步,如果是自己有了这样一个框架后,自己如何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风格去讲个故事?

(二)从框架看起

也就是看目录,看文章中的重点标题,以先了解这边文章的脉络,猜一下作者大概在讲什么?然后带着疑问和兴趣去读作者是怎么讲述每个知识点的。讲的怎么样?逻辑正确吗?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经历等。看一遍后,是不是再重新看一遍知识架构,对比一下一开始模糊的猜想,并修正知识框架。再反问自己,这个知识框架新鲜吗?能不能把这个知识框架添加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以丰富自己的认知工具,不至于工具太少,只会用一种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