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家庭一直是人类最重要、最初接触、影响最深的类社会化环境,透过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流,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知识、滋养与能力。家庭对人的重要性首屈一指。

家庭治疗的基本前提是人是其所在环境的产物。家庭是一个生动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与其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

家庭治疗学派涉及的代表人物和学说纷繁复杂,本次作业尝试重点讨论Bowen的“自我分化”理论,因其在解决“个体在独立自主与体验亲密关系之间的平衡”,“如何面对和处理压力”这些人生重大议题中参透了问题的本质,回溯到问题产生源头,使得真正彻底的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在现在的社会仍有活力,仍有时代感,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owen假设家庭具有两个重要功能,即为协助成员个体化及产生归属感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让我联想到根与翅膀。归属即根,个体化即自由翱翔的翅膀。健康的家庭就是为孩子提供根与翅膀的港湾。

在内心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拥有清晰的自我感,以及Ta是否能在外界压力下依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差的人往往都与家庭过分纠结,这样很容易造成功能不良。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分得清理智与情感,分得清自我与他人,用艾凌老师的话说“自我是祥和的,在人群内也是祥和的”。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鲍恩用“未解决的情绪依恋”来形容亲子之间的那种紧密的、完全共存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这种依恋状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父母自己及其家庭遗传的未解决的依恋程度;(2)父母在婚姻中造就的依恋方式和行为;(3)父母和家庭在生活中关键时期和体验的焦虑程度,以及对焦虑的解决方式和处理方式。

自我分化良好的个体在与人相处时能够维持独立自主与情感连结的平衡。他们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能够处理好“我”的位置,面对压力时也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去迎合他人的期望。因此,这样的个体在与人相处时能保持灵活的距离,能分化情绪和理智,坚持自己不被别人的感受所控制。

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个体,其行为只能依据情绪反应,容易依赖他人,容易产生融合状态,在处理问题时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缺乏理性的判断。尤其当面临压力时,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可能会采取两种极端的适应模式:一是回避他人,以避免因害怕失去自主性而产生的焦虑感;另一种是通过亲近、依赖他人,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当来访者处于这两种情况时,可以帮助其分析是否因为与父母的过度纠缠使得自我分化水平低。

自我分化程度较低的父母之间关系太过紧张且焦虑时,三角关系易形成破坏性,且常会拉进最脆弱的第三者——孩子。父母之间发生争吵,孩子往往会被父母中的一方拉去“结盟”,或者在其中一方的期待下,孩子成为家庭的润滑剂,孩子会感知到:我需要帮助我的父母和好,这样家庭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如此一来,孩子变得不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他们会默认父母“期待我去做的事情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从而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无法识别自己的真实需要,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那么,从家庭的角度,如何帮助和避免出现低水平自我分化水平者呢?营造一个稳定、健康且有益的家庭是人之向往。然而,每个家庭都存在自己的互动特色,亦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验结晶。以下尝试给出一些对建设一个较高自我分化水平家庭的具体建议:

(一) 建立和谐关系

中国家庭中,彼此间的关系较为紧密,然而,如果关系过度的紧密,会造成造成子女难以自由发展且易感被压抑,甚至发生冲突。

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透过许多机会与尝试发现并挑战自己,从中获得自我成就与自信。此时,父母需要学习放手,扮演避风港的角色。

当孩子在外受挫、沮丧时,依旧可以知道回家有人诉说、给予支持与安慰,最后再度勇敢地向外挑战。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关系,便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关键。

(二) 动之以情,说之以理

内敛与谦虚的中国家庭中情感的交流与表达较少,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应具备较好的情绪自我觉察、想法与观念的讨论,建立沟通与表达的渠道与氛围,引导子女建立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达到促进亲子关系与提升自我分化的目标。

(三) 互相尊重,灵活开放

时代在发展,孝顺的观念在转换,父母在与子女沟通与互动时,需从以往教条式的孝顺信念,转变成以注重情感传递、在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关系中理性,弹性讨论、持自在与开放的态度,透过真诚的相处与沟通,鼓励彼此表达想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们清楚自己根在何方,羽翼渐丰后才可以翱翔于天际。

参考资料

[1]  (美)科里著,谭晨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八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吴丽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态度对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应策略及适应影响之研究。教育心理学报,30(1),91-132。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