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一期推文中介绍的“谈话法”测评,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们,在学习状态与学习的品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紧接上一期,为大家继续分享:2018年1月14日,由阿东老师率领四川中学心理教师联盟对成都某外国语学校高二文科班28名学生现场测评的第二阶段——“量表法”的测评结果。
测评当天,28名学生逐一填完第二轮“学习内动力团队辅导测评调查表”,随后阿东老师与专家团队的其他老师,花了一周时间,对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36页的测评结果报告,满纸都是大写的“学习内动力缺乏”。
(注:以下结果分享只包括本次测评的部分数据)
量表一学习状态测评表-测评结果
对于该外国语学校高二文科班的28名学生学习内动力状况,从量表1中学习状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总体情况看来,高二年级的学习状态不良。(M=60.76>48,得分越高,学习状态越差)
主要表现:对学习有一种倦怠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慢;学习的专注度不够;学习时而投入,时而松懈。
学习情绪 —— 对学习感到厌烦、焦虑
主要表现为:觉得作业多;睡眠不好,容易疲惫
其中“我觉得作业多,感觉很厌烦”的情况,认为“比较符合”的学生比例高达71.4%,对“面对学习,我容易心烦意乱”的情况,表示认同的学生比例也达到71.5%。
另外关于睡眠的数据统计显示,认为“我睡眠不好,容易疲劳”的学生中选择“比较符合”的最多,达到53.6%,说明有15名学生感到自己睡眠不好,容易疲劳,其中非常符合的有5名学生。
学习的能力与方法 —— 能力不足,方法低效
主要表现:不知道如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不擅于协调每科的学习时间;反复犯同类错误;知识零碎,不成体系。
其中认为“我不知道如何解决现在学习上的问题”,比较符合的学生占32.1%;非常符合的的占7.1%,也就是说,有11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而总体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另外,关于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上,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仅在28名学生中就有22名学生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反复犯同类型错误,60%以上学生都不太善于协调每一科的学习时间,说明同学们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很大的提升。
但据调查显示,却只有少数的学生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试图改变,大部分学生都还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中。而在面对孩子学习能力与方法的缺陷,家长与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
学习动力 —— 自制力差,缺乏学习主动性
主要表现:如果别人不督促,极少主动学习;因玩电子产品而耽误学习时间。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超过40%的学生,认为“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学习主动性明显不足。觉得自己“因玩电子产品而耽误学习时间的学生”选择非常符合高达67.9%;比较符合28.6%。因此可以看出,该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学习。
量表二学习品质测评表-测评结果
学习的内动力不足与学生本人的学习品质相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该班学生的学习品质低于平均水平,其学习成就动机较弱。(MA=-2.57<0)。
主要表现:认为要成功,机会比努力、能力更加重要;通常不愿意面对挑战性的任务;不喜欢参加与他人竞争的活动;做事情没有明确目标,无坚定地信念;学习中可能会表现得比较保守;在集体活动中不太愿意承担责任,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喜欢抱怨他人,回避责任,听之任之。
畏难情绪 —— 畏惧挑战与困难,遇事易退缩
主要表现:讨厌完全不能确定会不会失败的情境;不喜欢做不知道是否能够完成的事;在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担心失败;不喜欢做那些要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会被有困难的任务所吸引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学生会在结果不明的情况下,担心失败,这也是产生学习焦虑背后的重要原因。
努力程度与坚持性 —— 具有努力的品质,却不够坚持
主要表现:面对困难的任务时,担心失败;看起来相当困难的事,会担心;没有把握胜任的工作感到忧虑;碰到不能立即弄懂的问题时,会焦虑不安;不希望把有困难的学习任务分配给自己。
虽然有50%以上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没有把握解决的问题上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品质。但从其他指标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学生都对问题与挑战抱着“担心、焦虑”的态度,而且因为畏难而不能坚持努力到最后。
其实,担心失败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之一,或者害怕担心自己努力了,也会失败,这些随时缠绕在孩子周围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学习与考试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与危害。
因此,在高考来临前,让孩子学会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提升孩子学习内动力的正确途径。
除了在学习中的不足与问题,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指标中看到学生们自身所带的闪光点。
在测评结果中,很多学生表示会被那些能了解自己有多大才智的工作(学习)所吸引;面对能测量能力的机会,会感到一种鞭策和挑战,以及感到有吸引力;在完成有困难的学习任务时,能感到快乐。
而这些都是学生对自我的肯定以及对学习的积极表现。
那么对于这次测评我们到此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家长与老师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的阿东老师来为大家解答疑问。
Q1.为什么选择量表法与谈话法来开展测评?
阿东老师:量表测评是能给到我们一个整体视角的重要方法,而一对一的谈话法给到我们是对个体的深度了解。当我们同时动用这两种方法,我们不仅拥有深入的了解,也拥有了悬浮的注意力,让我们对这群学生的情况有了一个立体生动的调研.
Q2.测评结果能让我们看到什么问题?
阿东老师:参与本次测评的对象是一群"学习文科"的孩子,可为什么要学习文科,我们估计并没有几个学生明确的清楚,而发自内心喜欢文科又少之又少。
真正的文科生,现目前普遍意义上是拥有比理科生更深入的对学习的动力,因为文科会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对意义的追寻,广泛的阅读,对历史哲的深入学习,更容易提前拥有眼界和格局。但是这次调查出来的数据是让做教育的老师或者家长内心不平静的。
结果表明,孩子们是想努力的,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当找不到非努力不可的目标和理想,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消磨时间的程序而已。
Q3.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孩子内动力缺乏的问题呢?
阿东老师:青春很短暂,在这群正值青春朝气的孩子们身上,我却没有看到青春应有的模样。这是一个班级,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我们想呼吁,但还没有发出声音,就被寒假的补课铃声给淹没了。
所以,如果你想真实的去面对孩子的那个内动力,首先要真实地看到孩子的生命力。
而我们谈到的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就是如何激发他的幽默,他的理想,他的温暖,他的热情,他的真实,他的勇气,他的喜悦,他的爱。可是,你要明白,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他不是90分,120分,148分。
Q4.如果说内动力是看不到的,那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阿东老师:用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就要学会用心看见。
首先,对于家长来说,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拥有引导孩子的智慧;
其次,孩子们要有一个提升眼界和格局的学习,视野宽了,心也就明了;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和同伴相处,通过优秀的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激发出孩子这些内在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话,写给孩子,也送给家长: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不在意自己有多努力,但一定要在意自己为什么努力。
关于四川中学心理教师联盟
近3年服务过的部分教育项目及学校
教育项目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项目
成都技师学院职业生涯规划项目
一线心理老师成长工作坊
心灵动力阳光冬令营
成都七中初中生涯规划课程项目,成都双流双华小学课程建设助力项目,成都七中实验高初三心理助力项目,成都七中八一初二年级学生努力品质团辅训练项目,成都市高三家长联合动力课程,创设学霸课程和学霸父母课程,教育有效性教师成长项目,成都8中心理服务文化建设项目,教育部灾后教师培训,川师国培系列项目,省心理学会培训,各级校长班主任培训。
参与学校
成都4中等多所市内中学,攀枝花7中,宜宾教科所,德阳教科所,蓬溪中学,广安中学武胜教科所,新文二中,宜宾三中,兴全中学,汉源二中,威远中学,绵竹中学,重庆兼善中学,西昌俊波中学,福建霞浦一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