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042篇原创文章
前几天,我和一些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在一起,开私董会。
有学员问我: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为他在经营管理中,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想解决,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说,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有一些方法。
直面真问题,找到根本解,然后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迭代。
— 1 —
直面真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那个“真”问题。
什么是真问题?
就是隐藏在问题背后的,那个真正的大大的why。
什么意思?
我举个例子。
也是有一次,我们在开私董会,其中一位提出一个问题:
请问,我怎么样才能解雇我的高管。
在场的其他企业家,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更多情况,想给他一些建议。
高管具体是什么职位?收入多少?合同中有没有什么风险?……
但,这是一个“真问题”吗?
我听了一会,忍不住打断了大家。向这名企业家提了另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解雇你的高管?
暂停一下。我们试图来清晰定义一下这位企业家真正的问题。
请问如何解雇高管?这是一个“how”的问题。
他其实已经默认做出了决定——解雇高管。
把这个决定作为答案,他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办法解雇他,对公司的伤害最小”?这是一个what的问题。
但,这是一个“真问题”吗?
在what和how的背后,还有一个why。为什么?
那个真问题是什么?
这位企业家说:
因为在接受投资人采访时,关于公司的愿景,竟然每一位高管讲得都不一样。
让人恼火。我讲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没有统一认识。
我面对投资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所有人都是一条心,都有伟大的愿景。结果你们一个都讲不出来。
所以,这位企业家的目的,是因为一些高管的表现,让他丢了面子,所以想把他们干掉。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让高管们理解公司的文化和战略。
人们提出每一个问题,其实往往都是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可能回答不了那个真问题。
提出的问题,未必准确。问题的回答,也就未必正确。
所以,一定要先找到真问题。
直面自己,问问:为什么?why?
我们要做的,不是退后半步,给出“答案背后的答案”。而是往前一步,找到“问题前面的问题”。
这就是找到真问题,直面真问题。
— 2 —
找到根本解直面真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根本解。
因为很多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举个职场中常见的例子。
一个员工被提拔为经理,会遇到人生中第一个管理问题:你的员工不如你。
这时,你会怎么办?
把资料撕得粉碎,恨不得直接砸到他脸上,狠狠骂一顿。
但是,在骂得狗血喷头之后,很多经理会说:算了算了,放着我来。
放着我来。你确实用更少的时间,做出了更好的结果。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但是,“放着我来”,真的是根本解吗?
不是。
因为你拿经理的工资,干着员工的活。这是把自己降级使用。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总经理在做总监的事,总监在做经理的事,经理在做员工的事,而员工,都在讨论国家大事。
那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根本解是:眼睁睁地看着员工把事做砸。
看着他把事做砸?这也太荒谬了吧?
我给你分享一个故事。
我在微软工作时,曾经有一任老板,人称“老华”。
有一次,我写了一份很重要的报告要寄给美国,先发给老华。
老华看完之后回信,提了很多意见。但就是只字不改。
于是,我只能根据意见,改了大半天,重新把报告再发回去。
然后没过多久,他的回信又来了。还是提了很多意见。但还是只字不改。
于是,我只能继续咬着牙。
就这样,来来回回。为了一份报告,我们两个留在办公室加班,一直修改。
我们就这样一直改,一直改,一直改到了第二天早上7点。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老华有病,但我却充满感激。
他明明可以自己改完,然后回家。可是他却花了整整一夜,眼睁睁地看着我把事情做砸。
我每一次做砸之后,他提的意见,付出的时间,都是对我的投资。
我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前几天我邀请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来给我的组员分享。他提到自己咨询中的案例,我听完很有感触。
小孩子每天早上不起床。
每天早上,都像一场恶战。
帮他把窗帘拉好。帮躺在床上的孩子套好衣服裤子。推着孩子到洗手池前面。帮他挤好牙膏。帮着孩子半眯着眼睛洗漱。
家长问,为什么一个已经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够自己掌控时间?
因为你在替他控制时间。
你在帮他。而这是一个无效的解决方案。
因为孩子知道,闹钟响了我可以不起床。最终的闹铃,一定是父母帮我把衣服穿好,牙膏挤好,洗脸水准备好,把我从床上拽起来的那一刻。
怎么办?
根本解是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松蔚老师说,试着别去管他。应该让他比你更着急。
明天早上7点半我就出门了啊。你自己解决上学的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自己起来。万一迟到了是你的事。被老师批评是你的事。丢脸也是你的事。
把双手背过去。试着别去管他。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我怎么能不管我的孩子呢?但实际上,这在真实的咨询和案例中,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做法。
有人问,怎么判断我找到了根本解?
有一个粗略的判断方法,这个解,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有点反常识,甚至有点荒谬。
比如在工作中,你越说“放着我来”,就越是把自己降级使用。不如眼睁睁看着员工把事情做砸。
比如在生活中,你越对孩子管教,孩子可能越懒散。不如你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管他,让他自己感觉到着急。
因为很多有效的改变,是因为跳出了原来的圈子,突破了规则和常识。
— 3 —
直面真问题,找到根本解,这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串问题。
解决一个旧问题,就会出现一个新问题。
比如,如何激励销售?
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用“提成制”。根据销售金额,按比率拿销售提成。
你会发现,团队如狼似虎,销售额猛增。
但是,可能你有一天会发现,公司销售额越高,亏损就越严重。
为什么?
因为销售们会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为了产品更好卖,用极低甚至亏本的价格把东西卖出去。
这是一个新问题。
怎么办?
我们可以用“利润提成制”。把原来计算提成的方法,从“销售收入”的10%,变成“销售利润 ”的50%,根据销售利润拿提成。
你会发现,团队开始在低价折扣,和高利润提成之间寻找平衡。
折扣太深,利润变少,提成就少了。
但是,又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奖金制度也不是完美的。
当你要开拓其他市场,想把这支最骁勇善战的团队派出去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集体说:不去。
因为陌生市场,不好做。我已经在这片成熟的市场做这么久,凭什么让我离开?
可能我在新市场努力好几倍,利润都没有在原来的地方多,我的收入几乎必然下降。
这也是一个新问题。
怎么办?
我们可以用“奖金制”。
为每个城市设定不同的销售指标。用销售指标的差异,对冲城市发展的差异。
比如,在A市场做到100万,能拿到10万的奖金。现在你去开拓B市场,做到60万,也能拿到10万的奖金。如果你去开拓C市场,只要做到30万,一样能拿到30万的奖金。
发现了吗?
从“提成制”到“利润提成制”到“奖金制”,就是不断解决产生的新问题。
你的企业,也在不停的成长。
所以,有人问,到底什么是成长?
成长,其实就是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新产生的,具体的问题。
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一直迭代。
而当你有天停下来,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走了这么远。
因此,不要期待完美,更不要期待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就能一劳永逸。
永远都会有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迭代。
这些问题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人烦恼,但也都是成长的烦恼。
所以,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直面真问题。找到根本解。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迭代。
这是重要的认知,更是需要不断训练的技能。
这需要你不停地琢磨,试错,练习。
当我们能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意味着我们收获越来越多的成长。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这样慢慢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