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研学记

雁荡山研学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玲老师,小语界的榜样老师,一直就是我的偶像,我们网师所有学员心中的女神。得知马老师暑假教授莎士比亚的课程,就给孩子报了第三期《奥瑟罗》的课程学习。一则,孩子腼腆内向,不愿与人沟通,一直让我担心,需有个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锻炼锻炼;二则,马老师的课精彩有趣,有深度,能极大提高孩子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不是迷信,短期内唤醒一个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马老师做得到);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求助马老师,了解自身作为孩子妈妈和作为教师,有多少需要改变的地方。

就这样,七月23号,我和女儿出发了——这似乎是第一次单独带孩子出远门。现在想来,还真是太少了。到杭州,问的士价钱,去永无岛得150元,于是搜地图,知道可以一号线转二号线,十元钱能到达。辗转一个小时,终于住在永无岛不远的一家酒店。第二天又跟着高德地图寻到了永无岛——我一直觉得父母的行动是最好的示范,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永无岛(马老师在杭州的培训基地),我见到了马老师,高个,一身棉麻质地的长衣,玄色。头发自然卷曲,松松地挽了个发髻,白净端庄。她正坐在教室最前面的桌子边低头办公,教室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各地的孩子。看到了我,她笑笑,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感觉整个人很明亮,怎么都觉得像是一朵美丽的雪莲花(花语:爱、坚韧,给人们带来希望、圣洁)。

回头喊樱子进来。却见女儿站在不远处一脸紧张的样子。我疑惑地看着她,女儿吁了口气:“这么多人啊,一个也不认识!”又轻轻地说了一声:“我想回去。”

我顿时沮丧到了极点,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了啊。马老师这时走了过来,问子樱怎么了?建议出去转转。默默地陪着她在外面转了一圈,孩子才鼓起勇气走进教室,马上又要上场做自我介绍。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一个时刻需要发表个人想法的地方,八天时间和其他孩子相识相交,对小学阶段几乎从不举手发言也不参加学校活动的樱子,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我能理解孩子面临的是什么。回想孩子这六年,莫名地会觉得很心疼——周末我只喜欢回到乡下读书、看风景,孩子不想参加活动,我劝说无果也就作罢。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过得太安静了?

马老师的开营仪式气氛热烈而轻松,每个上台的孩子都落落大方。我担心地看着樱子,还好,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樱子站在台上虽不言语,但一脸镇静。轮到她说话时,她竟然丢了一句:“我没什么好说的。”就走下来了!当然,所有孩子的发言,马老师都给予掌声和微笑。包括楚涵叫她“马铃薯老师,”她也很开心的接受了。

到学堂后,马老师做了一系列规定:一切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每天只准有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一切事情自我管理,父母不能插手。生活自理方面,我并不担心,在家里孩子有时也会做饭洗衣服晒衣服的。但是就是担心孩子适不适应的问题。看着她提着拉杆箱登登登爬到三楼,看着她选了个上铺,我又看了看洁净的洗漱间。

这时,马老师过来了:“子樱妈妈,你可以走了。”这时才注意,别的家长没一个在上面的……

中午孩子们自主讨论,分成了两个队,并定好各队队长,取好队名。一曰猫头鹰队(刚从英国研学回来的静雯抱回一个猫头鹰的吉祥物),一曰火箭队(各人名字的首字母合起来正好是火箭的英文单词)。

我在旁边一家民宿订了个房间,当晚我失眠了。孩子的手机和iPad被收上去统一一个时间发下来,每天只玩一个小时;孩子的衣服必须自己洗;晚上十点左右熄灯睡觉;每天都得写一篇文章;每天都有户外活动……这些,孩子能接受吗?想想就担心,这里家家养狗,每条狗几乎都是高大凶狠的样子,学堂的两只狗倒是不大,有一只黄色的很温和,楚涵叫它学习狗。可是对于“见狗怂”的樱子,天天要面对,也是不容易了。樱子喜欢用iPad画画,平时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睡觉必须有小夜灯,除了洗自己的内衣内裤从来没洗过别的衣服……能适应吗?我甚至想象孩子于黑暗中正在床上啜泣的样子。三点多钟,房子后山上的公鸡开始打鸣,高亢嘹亮,带着狂傲之极的野性。接着其他地方的公鸡遥相呼应。大概隔半个小时来一轮打鸣,直到五点左右方停止。可是这一声声鸡鸣,一声声狗吠,听在耳里,却脑补樱子听到后恐惧万分的样子……

好不容易挨到我去学堂和他们共进早餐的时间,好不容易看到樱子走了下来。才知道女儿睡得很好,根本没听到什么狗吠什么鸡鸣,还兴奋地说自己睡上铺,丹丹老师就住对面,寝室里几个人都很有意思……看,我是白操心了吧?

生活就这样紧凑而充实有序的展开了——

                       

雁荡山研学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上午读《奥瑟罗》,马老师首先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便开展了共读。共读时,她会适时让大家停下来回顾一下,做个简单的讨论。重要的是读,大声快速地读。一旦分好角色,就不间断地读下去。只在孩子觉得犹疑不决的地方指点一下字音。至于丢字错字或者结巴什么的,都不予理会。丹丹老师解释说,这是要保持读书的流畅性,只要不影响理解,这些小错误不必纠,没有关系的。每个孩子的声音都各有特色,几个来自运城国际、晨山学校的孩子明显占优势,他们自信大胆,朗读铿锵有力感情充沛且速度很快,后来我和羽茜妈妈也加入共读——有好几次我竟然没有跟上他们的速度!而对于樱子,这仍然是个挑战,莎士比亚的剧本台词诗一般的优美,常常有大段大段的人物独白,里面的生僻字也很多。估计如果是课文,孩子早就没问题了,而对着这样的巨著,樱子竟然一直沉默着,我很着急,但是马老师却说没关系,耐心等待。如果不愿意读,也不要勉强。重要的是这个氛围肯定对孩子是有很大影响的。直到第三天我们两位妈妈的加盟,她才尝试了一个角色朗读。本来是齐读,可是樱子读的时候,孩子们自觉地停下来,静静地听她的朗读。有了在休息时间默默练习了几遍的基础,樱子读起来流畅动听(当然,这个声音在妈妈耳里是世上最美的乐声)。大家情不自禁鼓起掌来。啊,声音终于打开了!接下来孩子有信心些了,又参加了几次大家的集体读——仍然不敢挑战重要角色。

雁荡山研学记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就这样,四天时间,读完了《奥瑟罗》整个剧本。这期间,马老师安排了两次思维导图的练习,梳理重要的故事情节,安排了剧中人物的创意绘画练习,最后一次练习则是要孩子们对故事进行概括,并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还像《夏洛的网》一样,为自己画了一张蜘蛛网,邀请同学在网上为自己“织”一个词语。我看到马老师给樱子写的是“非凡!”很感动,这些天来,马老师没有给孩子丝毫压力,只是热情洋溢的鼓励,对孩子每篇作文都给予详细点评,满满的鼓励与赞赏——其实这种漫画风的作文并不是我认同的。可是正是这样的激励,在悄悄的影响着孩子,让她朝更美好的方向努力啊!

雁荡山研学记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三天,前两天孩子们要分角色排练了!女儿敢表演吗?首先是节选剧本场景,樱子的猫头鹰队选择了奥瑟罗杀死苔丝狄蒙娜和艾米莉亚愤怒揭露伊阿古的两个片段。是剧本的高潮部分。樱子选了一个台词不多的角色——数了数,一共十句话。时间关系,剧本一改再改,结果只剩下了三句话,孩子竟然有点泄气,嫌台词少了!

排练过程不多说,中午樱子跑到我的住处,要我和她对白,做到我随意说出前面的对白,她能做到立马背出后面的内容来。下午的表演,孩子终于爆发潜力了,一个剑指,一声断喝:“呸!你竟然要对一个妇人动武吗?”引来无数惊奇的目光,事后还被好几个孩子在作文中津津乐道。

表演完后,马老师带着大家对《奥瑟罗》的剧中人物进行分析讨论,奥瑟罗、伊阿古、艾米莉亚、苔丝狄蒙娜、罗德利哥、凯西奥……因为场地选择的是我们住宿地的大厅,马老师清亮又抑扬顿挫的声音极富感染力,本来还在三楼默默啃读她的《大唐李白》的我,赶紧悄悄地坐在二楼楼梯上,静静听马老师的讲话——这算是偷学么?

马老师引领孩子们思考伊阿古是如何抓住每一个人的性格弱点,不露声色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目的的。由伊阿古,马老师向孩子们徐徐展开一个一个人物的形象:

凯西奥——视名誉如生命,设计让奥瑟罗撤掉他副官的职位,又引诱凯西奥向苔丝狄蒙娜代自己向奥瑟罗求情,伊阿古则趁机找机会制造两人有奸情的假象;

罗德利哥——有钱,爱苔丝狄蒙娜,妒忌奥瑟罗,想得到苔丝狄蒙娜,愿意为此做任何事;

奥瑟罗——1.自卑,黑人身份,相貌粗鲁,年龄大,没有白人副官凯西奥的翩翩风度和优雅举止。而苔丝狄蒙娜年轻美丽,是贵族少女;2.多疑。有多疑又联系到三国人物曹操、司马懿、周瑜等,并分析这些人物多疑的原因,完了后又将孩子的思绪拉回奥瑟罗,分析奥瑟罗多疑的原因,仍然来自于自卑,一旦听到了伊阿古的挑唆之言,多疑的种子立马生根发芽;

……

马老师话音一转,归结到人的七宗罪中的嫉妒,说到很多的爱情悲剧都是因为嫉妒而产生。接下来要求孩子们谈谈生活中的嫉妒现象,孩子们的谈话更热烈了,纷纷抢着说兄弟姐妹之间、同学之间的种种现象。马老师边倾听边笑着辨析孩子们说的是嫉妒还是羡慕还是自尊。最后以《草房子》中的桑桑和杜小康之间的嫉妒来结束这次讨论。马老师决定:回学堂,写作文——关于嫉妒或者《奥瑟罗》人物分析。

这样的讨论,孩子们的收获岂止是一个剧本的理解呢?关于小人的“巧言令色,鲜以仁”,马老师的分析鞭辟入里,通俗易懂;关于嫉妒的危害以及如何接受嫉妒情绪如何正确化解等等等等,都给了孩子们很好的启发。马老师组织的讨论,放得开又收得拢,古今中外都一一联系,话语亲切,眼光中充满鼓励和赞许,加上孩子们说话时频频点头认同的样子,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被关注、被尊重、被肯定,他们能充分放松,畅所欲言,越靠越近的我(不敢打扰)时不时听到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樱子一直趴在中央的茶几上津津有味地听着,时不时插进一两句话,虽然没有说很多,可是,我欣慰地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正在一步一步地打开,我看到了她眼里的亮光,看到了生命之花的悄然绽放!

中午往往是孩子们休息和暑假作业的时间,而下午,则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光:去燕尾瀑下玩水嬉戏打水漂;自己动手砍竹子做竹筏在小溪里漂流;在山林里徒步远行一小时,看清泉石上流,甚至在水里面打水仗,有的孩子索性一屁股坐在凉凉的水里一身湿漉漉的也毫不在意;射箭;去古寺画国画;辩论会,摩托车静物写生,去山里的天然浴场游泳……另外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会去旁边的水草丰茂的小溪里玩水用石头筑水坝,有一天晚上还徒步两公里去山谷里看大龙湫瀑布,早上也有一次六点半出发爬山的锻炼。暮醒(马老师和孩子们回顾一天的情况)之后,晚上的电影时间,精通地理知识的董老师做了雁荡山成因的地理知识讲座,电影选择很广,《极盗者》《喜剧之王》《鬼妈妈》《小黄人大眼萌》……遇到儿童不宜的镜头,跳过去继续看。某些电影马老师还会做简单的研讨。

雁荡山研学记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雁荡山研学记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样,每天的作文,孩子们都有表达的欲望,我手写我心,直抒心意即可。马老师则给予每位孩子大段大段的点评文字,极尽鼓励。评语也是根据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写作风格进行分析评价的。那样的热情洋溢,那样的入情入理!马老师连续两天将樱子的作文作为范文点评,读得神采飞扬,说得樱子心花怒放,又巧妙地点拨一下说如果还能怎样怎样就更好了。怪不得樱子视马老师为自己的知音!

马老师说樱子的性格是矛盾的,一方面凡是竞争性的游戏一概不愿参加,比如辩论会、射箭。一方面作文风格却是风趣活泼的,表达很有意思,形象的插图体现出孩子的开朗与自信。和同学私下的相处其实是随意的,也很大方,但是集体活动时樱子只愿意安静的一个人走或者坐着看,不参与打水仗,更不可能主动去搭理别人。可是她觉得孩子身上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相信孩子会越来越棒。她指出,对樱子的缺乏勇气非常郁闷恼火的我,其实自己的情绪正在影响着孩子,越是强调,孩子就越是不自信!越是焦虑,孩子也就越烦躁不安。一语惊醒梦中人,自诩淡定的我面对孩子还真是不淡定呢!

应试机制下的父母,几乎没有不焦虑的吧?孩子即将面临中学的生活,学习压力大,这样的状态能不能胜任呢?只是,我是不是错了方向?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不是吗?至于学习,孩子尽力就好,一定要成龙成凤么?


既参与其中又一边旁观的我,是有很多思考的。如果马玲老师身上体现的是南明教育,那么处在应试教育中的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孩子爬树,我们会阻止;孩子们追跑,我们会制止;动不动就去户外?那不可能!不经过上级批准,严禁班主任老师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下河游泳?那可是慎之又慎的事情,有些地方竟然还有老师暑假承包河流水库每天去巡逻严禁孩子游泳的。至于动不动就让自己一身衣服弄个透湿,在满是泥巴或者乱石子的地方玩水,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吧?至于夜行看大龙湫瀑布,走失了怎么办?黑暗中受了惊吓怎么办?樱子就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夜路。

当然,学校有不得已的苦衷,老师也有责任担当和风险意识。只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打开另一种生活模式,充分接触大自然,不要一味奔走在培训班之间,不要一心想着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各种技能。现代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可是最基本的跟土地、河流、山林亲密接触的活动,却是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囿于电子游戏中,懒散拖拉缺乏生气。那么,对比这些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我们是不是该将眼光更多地投向大自然中,多跟孩子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呢?是该警醒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不立足每个孩子当前的状况,不遵循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做过高的要求,都是拔苗助长。而且,每个孩子性格的成因,来自于父母的性格影响和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孩子的缺陷,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影,所以得从自身找原因。

很惭愧,这些年,学习基本不操心的樱子,能很好与自己独处的樱子,总让我觉得放心。一年级时还能和我同台表演诗朗诵,参加读书达人的竞选,和乙子(要好朋友)表演节目,二年级后樱子越来越沉默,海量阅读和整整几个小时的画漫画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对于她的安静,总以为是读书比较多,思考不一样,因而很难融入那些玩第五人格、抖音的孩子们中间的。也以为不参加活动无所谓,孩子“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我就是这样长期困于书斋看各种各样书籍的啊!我会觉得出去应酬都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而孩子的父亲,也是不喜欢应酬、不喜欢大众场合表达自己、不喜欢拍照、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喜欢外出旅游或者活动的类型。目前看来,我们都是就两三知己,也极少碰面,而与樱子六年的同学中,与她非常要好的,也就两三个同学了。

只是生活可以更美好的!不去尝试,怎么获得更多的精彩和乐趣?生命有无限可能,可是首先得让孩子多多尝试和体验。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吧,让我们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雁荡山研学记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雁荡山研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