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我的家人全死了”

举个例子,澳大利亚不久前拍了一支交通安全的广告:大马路上,记者随机抓了一个路人来访问,并且问了他一个问题。

特别提醒一下,记者挑的这个路人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真的就像是我们走在路上会碰到的那些人,而发问的记者则是从头到尾都隐身在镜头之外。

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我的家人全死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勤奋的小蚁

所以观众看到的画面是:有个声音在问路人问题。

以上的设计就是要让观众有代入感,让观众感觉到,其实啊,记者采访的路人就是我啊。

现在采访开始了!

画面外的声音问:“澳大利亚,去年一整年死于交通意外的人数是249人,你认为多少的数字是你可以接受的?”

路人摇头晃脑:“嗯·····大约……可能的话……”

愣了愣,想了想,最后路人说了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70。”

70大约是249的一半再一半。

纯粹用数字的角度来看,70只有去年死亡人数的28%,已经大大减少了72%了。

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我的家人全死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勤奋的小蚁

再换个角度,如果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执政当局的表现,那么“70”这个数字也值得民众拍手鼓掌,而且是拍到手掌都红了那种。

70,是个完全看不出问题的数字。

但如果是“70个人死亡”呢?

加上人?再加上死亡?是不是察觉到一点点不太对劲了?

说实在的,这也不明显。但紧接下来的情节,发生大逆转。

随后,记者对着对讲机说:“可以送‘70’来吗?”

送“70”来?这是什么意思?

路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观众也一样。

随后,记者对着路人说:“实际上,70个人看起来是这样的。”

路人回头一看,瞬间傻住了。

眼前的70人······全部是路人的家人·····还包括了路人最亲爱的太太和小孩。

路人看着自己的家人,一共70个人慢慢地朝自己走来,眼前的“70个人”就是他刚才说的“可以接受的死亡数字”。

路人红着眼眶说:“他们全都是我的家人。”

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我的家人全死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勤奋的小蚁

记者又问了一次:“你现在觉得可以接受的死亡数字是多少?”

这一次,路人一点都没有迟疑,他坚决地说:“0个。”

“0个。”路人又重复了一遍,他一边说, 一边擦眼泪。

随后,小女孩大叫着“爹地”,开心地朝路人跑了过去。

小女孩不知道短短的一分钟之内,父亲随口的一个数字70,让女儿死去。

一个认真的数字0,父亲又让自己的女儿活了过来。

伴随着路人最后抱起女儿的画面,影片最后秀出:“没有一个人不会被思念。”

没有一个人不会被思念。

是啊,因为是家人,所以没有一个人不会被思念。

但如果不是家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含着泪看完的 “我的家人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