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就看完了小说,一直没有欲望写什么,说不清楚的一种感觉,小说的情节在脑海里萦绕了几天,却让我想说的话如鲠在喉。
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词:不得劲。 对,就是这种感觉,怎么看,都觉得缺少点什么。怎么想,都觉得差强人意。这是我对这本小说集的感受。对余秀华笔下那些苦难人的感受。
昨天下班,我在泰禾影城看完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出电影院的那一刹那,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看余秀华的《且在人间》这么的不得劲。
个人的苦难在全人类的苦难前面,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悲情在地球的毁灭面前是不值一提的。个人的残疾在全人类的绝望面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是冷血吗?
不,我只是从这个小说里看到的就是悲,就是苦,看不到所谓的向死而生的力量和倔强生活的坚毅。更多的感受到的只是为了悲苦而悲苦的影子,给了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慨。
周玉的头疼起来了。残疾不是她的错。但是残疾是谁的错呢?在同等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选择一个残疾人而不是正常人?
残疾人如果和一个正常人结婚,理所当然的需要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个性。
一个如此破碎而不堪的女人还在这个世界上走动,嫌弃她的人还是拿她没有一点办法啊,周玉突然觉得这样死皮赖脸的活着也是一种胜利--孔乙己式的胜利。
从这些字里行间里,我看到的是周玉自己对自己的轻贱。残疾不是谁的错,但既然降临在身上,那就用另一种姿态好好活,身带残疾而活出了精彩的人,世界上有很多。在同等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选择一个残疾人而不是一个正常人,那就让自己的能力远远的超过正常人,刻骨努力勤奋。残疾给予的权利不是自怨自艾,自轻自贱,而是表明了上天给了你更多的苦难,让你比一般的人更勤奋更刻苦更努力更拼搏更上进,更懂得付出之后的收获的喜悦之情,更懂得风雨之后的彩虹的耀眼。
谁说了,残疾人如果和一个正常人结婚,理所当然的需要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了。如果这样,难道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都没有遇见爱情吗?都没有在婚姻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对待吗?婚姻里牺牲的尊严和个性,与残疾无关,和每个人的思想,对生活的态度有关。
一个破碎而不堪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走动,谁去注意了?生活那么艰苦,每天忙着工作挣钱养家糊口都顾不上,谁会去在意一个不认识的女人是否破碎,是否不堪,和是否在这个世界上走动。
归根结底: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自己当回事。或者准确的应该这么说,在该把自己当回事的地方没有把自己当回事,不该把自己当回事的地方又当了一回事。
比如:婚姻,一开始你是可以选择是不是和吴东兴结婚的? 如果你把自己当回事,足够自立自强,就不会企图用上门女婿的婚姻来寄托自己的后半生,一个把自己后半生的希望和生存依托在别人身上的人,你和自己谈尊严,难道全世界的残疾人都是把自己当后半生依托在了别人的身上?
她需要的不是额外的同情和帮助,她仅仅需要在世俗条件下的一份公平。她觉得公平才有尊严,低于或者高于公平的东西就是去了尊严。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和同情,能理解到那是别人的善意,如果内心坚强的人,有力量的人,报之以微笑就好了。虽然身而残疾,但心不是残疾的。尊严是什么?尊严不是看外在的身份和职业,或者是否健全,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自尊从来不是外求的,而是笃定自己行为的意义,坚持人格的标准,不放任自流,才是真正的尊重自己。而不是在别人对你伸出善意的时候,你还觉得这是对你的侮辱和不尊重。
公平,这个世界上处处都充满着不公平,身怀残疾的人觉得不公平,身体康健的人难道就觉得这世界充满了公平了吗?
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和是否生而残疾是不划等号的,作怪的是自己的心。
这是一部被定义为表现脑瘫患者苦难生存状态的小说作品,作家对残疾人周玉严重缺乏尊严感的情感生活的书写。我想从这个小说里看到的不是这个,而是身在臭水沟里,依然仰望星星而生活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
但,很明显,让我失望了。
看完《流浪地球》之后,我才有勇气说出以上我的那些感慨。说出我读到的余秀华笔下的那些悲情人物的苦都是小人物自作自受的苦难。
身体健全的人也有很多的苦。身体健康却嫁人不淑,天天家暴,夜夜吵闹的婚姻里失掉尊严的和个性的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人为了生病的孩子砸锅卖铁了且挽救不了孩子姓名的人有,早上还说说笑笑下午却得知车祸离世的人有,苦难在生活的在在处处,不是只在你周玉的身上。
心里眼里只有自己的人,任何的一点苦难都是可以压死自己的稻草。
《流浪地球》里那些只能在地下生活的人类,那些一辈子都感受不到春风拂面,感受不到鸟语花香,感受不到春耕秋收的人,看着她们,就该觉得自己能在这个地球,在这个地球的地面上活着,就该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了。
少一些苦大和仇深,多一些感恩与付出吧
多去观察宇宙的浩渺,时空的辽阔,想想自己这点苦,真的就无法跨过去了?多去关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和事,让自己受的每一分苦都是对他人的慈悲。
没有人能搬空自己内心的黑暗,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引入光明。
以上,希望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