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必须小心呵护。
脾胃不好,百病丛生
中医认为“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
1.脾胃虚,先伤肺
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但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弱的人往往肺气虚,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2.脾胃虚,肾也虚
肾的强弱,和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关。长期脾胃虚弱,往往会导致肾虚,常有烦热、盗汗,或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等症。
3.脾胃虚,影响肝
脾胃与肝脏互相影响。肝郁则脾虚,脾越虚,更易犯肝气,导致气机郁滞,运化失常;而肝脏需要脾胃的血液濡养,脾胃一差,肝脏功能就会减弱。
4.脾胃虚,影响心脏
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它统筹着人的气血,以供养心脏。一旦脾胃出了问题,不能很好的益气生血,就会导致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脾胃一虚弱,不仅会伤五脏,缺气血,导致机体营养不足,还会加重外邪入侵,湿气袭体,导致疾病丛生。
怎么才能有个好胃?
真正的“养胃”方法总结起来就两个字,那就是:
不作!
平时“作”惯了,怎么才是不作?具体执行起来,就是要做到以下 5点:
1. 不要狼吞虎咽
食物嚼得越细,胃的负担就越小。习惯狼吞虎咽的人,可以先从每一口饭嚼 20 下开始,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2. 戒烟限酒
百害无一利的烟酒,对于肠胃的刺激是最大的。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广泛胃粘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烟不但直接损伤胃粘膜,而且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3. 少吃肠胃不喜欢的东西
每个人的肠胃各有脾气,“挑食”习惯都不相同。比如有些人整天吃香喝辣都没事,而有的人吃点辣椒,喝点凉水就会不舒服……因此,要想护胃,就乖乖听胃的话,少吃些肠胃不喜欢的东西。
4. 少吃腌制食物
剩饭菜、烤制或腌制的食品(如火腿、烤肠、各种咸菜),亚硝酸盐含量往往比较高。亚硝酸盐可以在胃里转化为亚硝胺,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5. 饭前便后严格洗手
幽门螺杆菌是很多急性、慢性胃炎,甚至是胃癌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 50%。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用了未严格消毒的餐具导致的。想要预防,除了注意不要在外面乱吃东西以外,还要严格执行「饭前便后洗手」。
6. 规律吃饭
三餐保持规律,不要因为任何原因硬扛着,不要等到饿得肚子痛、难受,才想起来去吃饭。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你的胃,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废寝忘食”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
胃病,不仅要“养”还要“治”
北京瑶医医院专家表示: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慢性病,所谓的“慢”就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调养。“三分治、七分养”是传统医学对于胃肠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可见“养胃”对于胃肠疾病防治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轻微的胃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可以偏重于调养,但如果是溃疡、弥漫性炎症、萎缩、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则要到医院规规矩矩先“治”后“养”。
据了解,多数患者在胃病的初级阶段,并不重视,等到病情加重时,有心治疗却又难以根治。瑶医专家表示,得了胃病首先要治,治养结合才能使胃病好得快,也能避免轻度胃病加重。
瑶医特色疗法呵护您的胃肠健康
生活在广西大瑶山上的瑶族人民极少生病,被称为“世界最长寿的民族”,瑶族人们拥有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数长寿老人不疾而终。瑶族善医善药,历来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民族传统习惯,坚持“五低”和“三高”利于健康养生的饮食习惯,他们还坚持泡泡浴,养生祛病。
瑶医专家认为,一切疾病皆因毒素淤积引起。长期处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毒素容易在胃肠淤积,久而久之引发胃肠疾病。因此,无论养生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必须以祛毒为主。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充分了解和总结瑶族先辈对疾病的防治经验,创立“减法生态医学模式”,采用瑶、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口服瑶药、庞桶药浴、蟒针疗法、拔罐刮痧、五低三高饮食等100多种方法,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减法”排毒治疗,最终实现身体盈亏平和,助力健康长寿。其中,口服瑶药、庞桶药浴、蟒针疗法等瑶医特色疗法对胃肠保健都具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