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胖版叫矢口,意思是随口都能很坚定不改口的说出来,所以叫知。“知”这个词我们应该非常熟悉,也很常用,比如“不知道”,除了四川人贯用“不晓得”来代替,一般还是用的“知道”这个词。知道,意思是清楚明了其中的道理。道,最早是由老子提出来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就曾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常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可见连老子都不太清楚这个道到底是什么,更别说咱们常人了,在开口说知道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真的就知道。

        对于知,最喜欢的还是知春这个词,新芽知春,草木知春,惊蛰知春,“东风归来,见碧草而知春”,“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也曾经因为一个叫“知春里”的地名,大热天在北京倒了3次地铁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方,文艺和情怀的包袱就这么一直麻烦的背着,累。      

       到了夏天,却有一个不嫌累的种族,他们一整个夏天都在讲着“知了,知了”的故事,所以它的学名就叫知了,因为讲的都是人听不懂的语言,有点佛教里“禅”的意思,所以它也叫蝉。知夏这个词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较小,毕竟咱们常人都不喜欢“举头望明月,低头点蚊香”的意境,更别想诗人们会把“蚊子知夏”这么破坏气氛的语言写在诗文了。

       四个季节中,诗人对于春和秋的喜爱几乎是不分伯仲的,甚至还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观点,知秋这个词大家一定也并不陌生,一叶知秋,就连叶知秋这个名字,听起来也别有一番武侠人物的味道。

       与春秋相反,夏冬似乎是诗人们并不太钟爱的季节,夏天蚊子多,而冬天呢,咱们古代的诗人难得有几个是富起来的,几乎都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日子,加之各个时期的帝王还特别喜欢冬天贬人,因此,要知冬是最容易的,只要感受一下罗衾耐不耐五更寒啦,自己离冻成狗还有多远啦,就知道冬天还有多远了。

      “知”也有“晓”的意思,但是遇到问题,你是说知道呢还是晓得呢,完全取决于个人说话的风格爱好,比如,海棠知月和海棠晓月,到底哪个好听呢?

《知道》

新柳知春蝉知夏,夜半无人静听蛙。 婆娑大千自歌舞,有心问道谁人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