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陈大伟

      初识陈大伟教授是在2019年成都《教师博览》第五届读书论坛上,当时陈老师给我们做了《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与工具》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陈老师受邀将来祁门,我是举首戴目,期盼已久。今天三个小时的聆听,让我深感此行不虚。在讲座中,陈老师用最温柔的声音吸引着每个人,他用幽默的语言,真实的案例,给我们做了最接地气的讲座,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影响的可能是我们余生的教学生涯。

                  “学会微笑”

    “把微笑带进课堂 ”是我记住的第一句话。 曾经有一届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们喜欢英语,却不喜欢上英语课。因为英语老师从不对我们笑。”那时候,我曾为学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暗自高兴。可反思多年后的今天,自己似乎在课堂上也笑得越来越少了。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我们微笑着走进课堂,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身边,必然能看到学生更多的优点,也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幸福是一种能力”

      自我专业发展是教师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总在强调职业幸福,在不断寻找幸福。陈老师却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能力”。专业成长是教师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要想拥有幸福,就要有认识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想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不断寻求自我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不仅是教师的能力责任,更是我们追求幸福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教师幸福了,才会有学生的幸福,才会有教育的兴盛。

                  “人因思而变”

      观课议课已成为当下学校日常教学的常态工作,但我们忙碌期间时却往往收效甚微。陈老师凭借对当下课堂教学情况,对一线教师教学现状和心理,对学生心理深入的了解,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旁征博引,阐明了观课议课的策略与方法。他指出“人因思而变”,教师要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促进思想者。启迪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把听课观察的对象由教师转向学生,可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感受、学习收获、学生作业……倡导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 变“评课”为“议课”。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在交流中促使双方思考,提高认识,促进成长。

      总之,陈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如醍醐灌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但给我们的观课议课带来了新的思路,促进我们转变了观念,还指出了具体方法和流程。有利于我们今后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去落实,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幸福感。

又见陈大伟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见陈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