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话的孩子更聪明

今天分享读过的一本书《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推荐给好多朋友,我读这本书也是偶然,但是书中的数据和案例很震撼,记忆深深。

这本书值得分享,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父母投入巨资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多数却忽略父母与孩子日常沟通好处。

用语言帮助孩子塑造强大的学习型大脑,让他们不再“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本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所著。在“樊登读书”客户端播放量达1000多万次。

这本书可以带给家长的好处:

1.了解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距的原因;

2.了解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3.优化亲子沟通的3T原则,强化孩子学习能力的语言模块;

花点时间分别介绍我对这三点的体会,不按书中的目录来写,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读,文尾附有樊登读书的链接,可以免费听的。

了解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距的原因

作者做了一项研究,历时三年。当孩子长到3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语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累计多出3200万。

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会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比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的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负面词,比如“你错了”。

这组数据对比,不同家庭与孩子沟通差异较大,对孩子教育有一定影响,虽然不是绝对。但是孩子能力却在早期语言沟通环境中拉开的差距。

人类大脑掌握学习和思考的区域,在三岁前就开始发挥作用了。错过了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训,对以后学习能力上与他人的差距。

了解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3000万语汇量并不是指3000万个不同的词汇,而是说话的总量。比如你跟孩子说3000万次“闭嘴”这种重复和毫无意义的话是没有益处的,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化才是对孩子学习力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父母早期提供的语言环境,很大程度决定孩子先天潜能的发挥。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就是4岁前,这段对大脑智能的开发最好的工具就是——语言。

纵然如此,也不用刻意接受高深的训练,日常的说话和沟通就够了,哪怕是简单的数数。

孩子成长型思维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是在早期父母的沟通中建立的。书中详细说明了鼓励和表扬的运用,这是有效的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的基础。

孩子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建立,依靠父母早期信息的传递,通过父母的语言,孩子会获取相应的信息。比如,被要求不要骗人,等成年会不太可能去骗人。

优化亲子沟通的3T原则,强化孩子学习能力的语言模块

这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干货的部分了,通过三个方法介绍,告诉读书如何与孩子建立沟通,有效沟通。

第一个T:共情关注

简单的理解就是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根据孩子关注的内容,跟孩子建立交流,积极回应。在1周岁以前,孩子的关注点会变化很快,这也没关系,也一定要遵守这一原则。

曾经风弥一时“哭泣免疫法”,或者对孩子哭闹不理,晾一边。这种都是会对孩子大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导致孩子学习力变弱,情绪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变差、无法信任他人。

第二个T: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的目的是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词汇,让孩子语言水平有更高的水平。在日常经常遇到,跟我侄子玩的时候,我每次用不同语言或者事物交流时,他总能积极参与;但同样的问题多问几次,孩子显示就没兴趣了。

作为父母其实不用担心自己词汇不够了。我们可以用“描述日常活动“,可以把你们正在做的事描述性跟他交流。也可以脱离语境的交流,比如聊一些过去发生的事、玩过的某个伙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量少用代词,孩子理解能力还有限。随着交流的增多,可以使用扩句的方式,强化和加深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经过这样语言能力培养的孩子,在学校,在学业上是不用太担心的。

第三个T:轮流交流

是父母与孩子你一来我一往的交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父母要有耐心,要认真回应孩子的每一句话,尤其是2岁左右的,话没说清楚,速度比较慢的时候。

关于这三个T,最重要的T,应该是关闭你的手机,专心、专注陪孩子玩,陪孩子说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说话的孩子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