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01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

作者:宫本一夫

应该算是面向比较专业读者的吧。为了论证而列举的材料很丰富,但对于我这种业余读者而言,未免显得有点枝节过多。

作者通过详细分析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试图梳理出文字史之前中国大地上文化的变迁。

作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之前,因为地域条件的不同,中国的南方,气候温暖,分布着以采集为主的部落;华中、华北逐步走上农耕;长城以北,则以畜牧业为主。最初这几个不同的文化差别不大,只是各自努力适应环境,而农业操作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协同和复杂化,这导致了农耕文化的急速发展,超越了另外两种文化。

作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中国就有多个文化聚落。其中以山东和杭州最为发达。其文化辐射面也比较大。但“夏”的兴起在其西面的二里头文化。商在夏的西边,周在商的西边,秦在周的西边。——这个政治中心的变化看起来还是很令人深思的。

小麦、青铜器、卜骨,按照作者的分析,都很可能来自西亚。考虑到人群的迁徙应该是不间断的,那么从西亚到东亚的迁徙人群也应该是连续的。从这个角度看,西亚文明持续输入东亚,这是否是西边的国家总是能够取代东边国家的原因之一呢?

三星堆文化作者认为明显继承了中原青铜器的文化而又有自己的发展。

总体上,作者认为,史前中国文化就存在两个轴:北方游牧文化和南方农耕文化,北方游牧文化通过欧亚大草原与欧洲保持着交流,而南方农耕文化则相对封闭。北方游牧文化后来孕育了匈奴,南方则孕育了秦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谈社:01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