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想找到令自己舒服的社交方式

第一部分 大脑天生爱社交

[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亚里士多德 ]

我们喜欢把自己想象为是一个思想完全独立、不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人。然而,每天每时每刻,别人都在通过无数种我们无法识别或者感知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第二部分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一:连接

当人类在经理对其社会连接造成威胁或损伤的事件时,大脑的反应几乎与它对物理疼痛的反应一致。

“我们最害怕的”排名前十的选项里通常会有“与重大人身伤害和死亡有关的事情、挚爱之人的死亡或离去、以及在公共场合讲话。

为什么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会令我们害怕呢?因为在公共场合,会有很多的“公众”、陌生人,我们会害怕因被拒绝而受到伤害。

我们的大脑“渴望”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只要得到了他人的正面信息反馈,不论是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我们大脑的奖赏系统就会被激活。

囚徒困境博弈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奖赏系统除了会对自己的收益及估值做出反应,还会对他人的收益及估值做出反应。

存在两种社会奖赏:当他人希望我们知道他们喜欢、尊重和关心我们时所获得的社会奖赏;以及当我们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友好对待他人时,我们所收到的社会奖赏。

第三部分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一:心智解读

逻辑推理的两种形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如果一系列前提条件都被假设为真,那么就可以推出一些必定为真的结论。

归纳推理:利用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来预测将来也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流体智力:指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一:协调

[ 不要让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淹没在别人嘈杂的意见当中,而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和直觉。——史蒂夫·乔布斯 ]

人很容易被暗示、被说服。关于这一点,科学家们已经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过大量研究。

错误共识效应:一种“如果你自己不愿意这么做,那么你会假设大多数人都会拒绝这么做”的倾向。

自我控制的方法有三种:抑制、重新评价、情绪标签化。

1、当抑制自己的情绪时,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与内心深处的一种冲动或渴望相抗争。

2、当重新评价自己的情绪时,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视角,让自己对某种令我们痛苦的事物的体验发生了变化。

[ 当你因任何外界事物而感到困扰时,要记住令人痛苦的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你对事物的评价,而对事物的评价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的。 ]

3、当把情绪标签化,说出自己的情绪名字,有助于我们缓解不良情绪。

事实证明,把我们的感情变成文字,或者,甚至只需简单地把感情说出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节我们的情绪,促进精神和身体健康,而我们自己却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第五部分 通过社会眼看世界

我们的社会脑促使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它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动我们关注周围的人、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人类有一个“自我”的中心,自我的功能之一就是确保我们与身边的人保持和谐,方法是让我们的信念与他们保持一致,并不时地轻推我们一把,让我们为了群体的利益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冲动。

金钱与幸福的相关度很小,人们这几十年来,收入不断上涨,但是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变化。

享乐适应:人类有一种倾向,即他们总能适应新的环境(无论是更好的,还是更坏的。)

然而,社会因素对幸福的影响,比收入更加正面。

比如,和朋友喝一杯咖啡,跟邻居聊聊天,参加一些志愿活动,都可以显著改善我们的生活。然而,现在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社会化,“孤独”不社会化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做一个“社会人”对我们的幸福至关重要。人天生就倾向于建立和维持社会连接。当社会连接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感到痛苦。我们的身份、自我意识,全都与我们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增加人生中的社会连接很可能是提高我们幸福感最有效、简单的方法。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沉迷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诱使我们把时间和精力从社交生活中抽离出来,去追求财务上的成功。

当我们陷入困境,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压力时,社会支持和社会连接可以发挥极大的缓冲作用。



阅读启发

前些时候,有一段时间忙到飞起,早上6点起床学习理财课程,做学习笔记,8点上班,晚上下班后去参加8点半的舞蹈课,回到家后就11点了,然后洗漱,玩会手机,贪婪地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一小段时光。

周末的时候也不闲着,出去参加不同的活动和社交。忙忙碌碌又充实,然而持续了3周,自己就有些吃不消了,像是快没电的手机一样。20%、10%、5%的电量警告不断地提醒着我,要停下来!身体和心灵都要休息了!

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的状态让我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节奏,避免早上早起学习,抓住在交通上和中午休息的点滴时间来学习。周末也减少了不少社交活动。因为舞蹈让自己又快乐又能感受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所以舞蹈一直坚持下来了。

接着生活中开始增添了做饭这一项,又重新捡起了阅读。但阅读这事要靠自觉,一不小心时间就花费在电视剧、小说和游戏上了。

但时间一久,就有种与世隔绝要缩回自己壳壳里的感觉,大脑的警报又开始拉响,因为长期地没有和外界进行交流(工作不算),长时间地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会让自己胡思乱想,不利于维持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

结合本书、MBTI测试结果以及自己以往的经验,我发现自己是一个需要独处与社交几乎各占一半的人。

独处:从静态的事物中(如书籍)获得触发感想的心灵体验,从不受外界打扰的思想漫步中获得一点点小灵感,或者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降低生活被占得满满的感觉,让自己享受一点点无聊的状态。

社交:适当地和同事以外的人进行接触,可以是单纯地与人约饭吹吹水,可以是去了解不同行业人的生活/工作状态,可以去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或是任何一些可与人交流的事情。不必说要坚持做什么什么社交,有时间、不排斥,就去,没时间、不喜欢,就留在家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04.《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想找到令自己舒服的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