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区的朗园里,听完梁文道主持的《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新书发布会,回朋友家。从国贸地铁站乘10号线内环到知春路站,换乘13号线到西二旗,然后换乘昌平线坐到生命科学院站,走路半小时才能到家,时间保守估计1个半小时。
昌平线的末班车上,A-liu头靠在我肩上休息,手里抱着原麦山丘的面包,这是给明天爬长城准备的干粮。我身边坐着一个男生,白T和黑短裤的搭配,黑色的书包背在胸前,插着耳机给朋友打电话。
“贝贝,我觉得特别孤独。”
“你说我都快三十了,还仍然一个人,什么都没有。”
“每天除了工作之外,真的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每晚加班回家都十一点多。一到周末就觉得好累,什么也不想做。看看自己的工资卡,每月过完什么也不剩,我一直在想我在北京的这七年到底得到了什么,我为什么要留在北京,我在这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妈最近总在催我,说儿子你要不就回家吧。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不我就回去吧,但我又会觉得不甘心,都七年了,要不再坚持看看,是不是会有一天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呢;有时候,我又觉得很绝望。”
男生吸了吸鼻子,转身下车。我想,两千多万人的北京城里,这么难过的不止他一个。
我看着玻璃里的倒影出神,恍然间像回到厦门,那时候在文都兼职教考研英语词汇。下班时候,我在财经学院站等回校的公交;看着人来人往,橱窗里灯光下放着精美商品,公交车的车窗里印着等待归家的人的疲惫脸庞。
那刻,特别像蒋勋先生说的,“城市比沙丘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却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此时此刻也是。
牧羊曾经也在北京呆过。
校招结束的时候,她在哈尔滨接受培训,背资料、考试、做方案,为了最后能够留下来,进入北京的百度公司。入职北京的时候,是欣喜激动的。自己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是北京,是什么都可能会发生的北京呀!想着终有一天在这里一定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北京也没那么好混,做地推没有单子,业绩上不上去;电话访问时,遇到各种不讲理的客户;仍旧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考核,在自我怀疑和解决问题里循环。从害怕、神经高度紧张,到能独立去解决问题,最后回归到生活的平淡,像是活在一种螺旋式的成长和发展里。
压力肯定有,来自同龄朋友的,父母的,还有自己给自己的。深夜站在窗边,看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听着不亚于白天的声响,也会想:在这诺大的城市里,哪里才真的是自己的容身之所。
每到周末,就会起很早,早上书店看书,下午看电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回住的地方,算是留点时间喂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016年12月28日,牧羊发了条朋友圈,说,我将要回到蓝天白云下呼吸新鲜空气啦。
她离开了北京,转眼现在已过了一年半。
今 年年初,听到牧羊要结婚的消息。我以为她在开玩笑,直到她把婚纱照和请柬发给我。当时,我心想,这么一个爱浪的人就这样定下来了么?以前总看她在朋友圈出 去旅行的照片,十一月还在雅鲁藏布江边看奔腾的江水,年末就在黄山看日落、看夜晚的星空,就算安定在家也会按耐不住地在周边浪......
回家后的日常倒像是《平凡的一天》里面唱到的那样——“日落之前斜阳融在小河里,逛了黄昏市场收获很满意,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在等你,见面有聊不完的话题,餐桌摆在开满花的院子里,微微酒意阵阵欢声笑语,从不考虑明天应该去哪里,因为今夜的风太和煦。”
我问过她,你有不甘心么?
她说,有啊,总是在自由和束缚里挣扎;但更多的是坦然,因为慢慢地发现怎样对待生活才是更重要的。
留在北京会更好么?
离开北京,又会过上想要的日子么?
你想摆脱的,你想追求的,都在每一天的日子里。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一个选择,就让你发生巨变;就像你不会因为去过一次西藏就看破红尘,也不会因为休完一场学就瞬间解决了目前的问题。
虽说生活从未变得容易,但我们却一点点变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