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印媒载文:从护照成色到治理效率,中国在软实力上总是击败印度

【环球网报道】《印度快报》6月23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总是在软实力上击败印度?”作者为印度知名中印关系专家白康迪(Kanti Bajpai),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研究教授。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在硬实力——经济实力加上军事实力——上优于印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知道中国的软实力也同样具有优势的人并不多。软实力是说服别人做你想做的事。软实力理论家认为,说服能力,取决于吸引力的力量。我们印度人认为自己比中国更具影响力,但数据显示并非如此。


为我们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包括外交政策、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外交政策的影响力源于与他国打交道的合法性和道德性。文化的影响力基于他国对自己(国家)文化的尊重。政治影响力是指他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一方政治价值观的鼓舞。软实力很难衡量。幸运的是,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制定了多项指标,用于大致衡量(一国的)外交政策、文化和政治影响力。


在外交影响力方面,总体而言,在包括美国在内的25个亚洲大国(鉴于美国在亚洲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存在巨大)中,印度排名第六,而中国位列第一。洛伊研究所进一步区分了外交网络、多边力量和公认的外交政策领导力、雄心和效力。在外交网络方面,印度的地区大使馆数量几乎与中国相当,但在全球的大使馆数量上却远远落后于中国(中国有176 个,而印度有126个)。而在多边力量方面,印度在地区成员资格方面与中国相当,但至关重要的是,印度对联合国会费的贡献(占总体的0.8%)与中国的贡献(占总体的11.7%)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在对外交政策领导力、雄心和效力的调查中,中国在四个指标上排名第一或第四,而印度在亚洲排名第四至第六。


洛伊研究所对文化影响力的总体衡量中,印度在亚洲排第四,中国排第二。洛伊研究所将文化影响分为三个要素,其中“文化投射”和“信息流”是最重要的。


文章用国际声望和文化交流两个方面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章作者认为综合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印度排在亚洲25国中的第四位,而中国列居第二位。


在文化投射方面,印度的报纸和电视/广播在国外谷歌搜索方面得分更高。它(印度)还输出更多的“文化服务”(定义为“旨在满足文化利益或需求的服务”)。中国则在其他几项指标上做得更好。例如,在全球品牌 500 强榜单中,印度只有 9 个,而中国有 73 个。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量,印度有 37 个,中国有 53 个。如果把很高的摩天大楼也算作是一种威望的衡量标准量,那么中国在其主要金融中心拥有156座,印度则只有44座。印度护照的信誉程度也落后了,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证前往74个国家,而印度公民只能免签证前往60个国家。


在信息流方面,2016至2017年,印度的高等教育机构仅接收24000名亚洲留学生,而中国接收了225000名。至于游客人数,在2017年中,印度接待亚洲游客500万人次,而赴中国的亚洲游客共有 4100 万人次,在25 个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就国际游客总数,印度接待了1700万人次,而中国接待了6300万人次。


最后,2017年两国的政治影响力相差不大。治理效率指数显示,印度在全球排名前43%的国家中排名第12,中国在前32%的国家中排名第10。


印度和中国在软实力上的比较喜忧参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差异并不大。然而,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


在东南亚生活了十年,我认为印度的“整体”比数据显示的还要糟糕。在国际事务、地缘政治、全球与亚洲经济、技术,乃至于当代文化(艺术、音乐、文学、时尚)有关国际事务的对话中,中国都没有缺席。但印度就不能这样说了。如果你都不参与对话,你就不可能拥有软实力。当印度参与对话时,人们对其地区雄心、经济、军事和外交能力以及其与东南亚文化和政治契合度的信心很低——详列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每年发布的《东南亚国家调查报告》。


不止南亚,就全球而言也是如此。中国唤起了敬畏;印度引起了沉默、礼貌的摇头或恼怒。印度在古典时期所获得的成就方面可能能与中国并驾齐驱,但当代印度已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罕见!印媒载文:从护照成色到治理效率,中国在软实力上总是击败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