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晓哲著《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突破》

 谁都不会否认,不管是从正面立场,还是从负面角度,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较之以往,确实太多不同。持正面立场的教育人,想入非非,乐于不断尝试之中;持负面角度者,往往夹杂着抱怨,甚至发出如“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喟。

 可能正因这样的分歧和变化,杨晓哲博士在书中引用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无论你是将之定义为信息时代的教育,还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还是说这是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抑或说是学校围墙正在坍塌的教育,反正,我们的教育——更不要说是学校教育——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相比较,都有太多的不同,这种不同也不仅仅表现为技术和设备的翻天覆地,还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获得信息的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甚至整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等等。

读杨晓哲著《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突破》_第1张图片
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

 杨晓哲在书中次第展开的“五维”,分别指向时代原点、虚实结合、工具立体、教师智慧和学生创造。就阅读而言,我理解的时代原点,就是教育必须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结合,或说是联姻,无法阻挡,也不能阻挡;虚实结合,是指我们的教育必然存在于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之中;以日臻成熟的佩戴为代表的工具立体,将在很大程度改变我们教育的形态和思维;教师智慧和学生创造这两个维度,无疑是“五维”教育灵魂之二“维”。

应该说,这是一本脍炙人口、适合快速阅读的书,章节呈现的节奏明快,案例比较生动和形象,说理也是比较浅显的。但是,我们并不应该因为其说理浅显就低估其表述的意义,因为这个世界的最本质思想并不是以深奥的理论句子表达出来的。虽然其文笔、写法和逻辑上,并没有太出彩之处,但还是可以给教育人以许多启发的。

在书中,杨晓哲回忆:“150年前,人类才开始全面使用电力;大约20年前,我们才开始上网;17年前,腾讯公司正式诞生;15年前,百度公司正式成立;12年前才有了淘宝。而后,我们变化的速度有增无减。大约7年前,大多数人有了智能手机;5年前有了平板电脑;3年前才有了微信。这些我们现在常态化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信,7年前竟然都不存在。

那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线性推理。7年后,我们将常态化使用的东西现在可能还不存在,又或者我们还没有接触到。更精确地说,这种线性推理的方式只不过是人们用容易理解的逻辑方式去猜测未来,而从摩尔定律推导出来的指数级增长趋势正在更加不可思议地改变未来。”

这是一种技术革命的节奏,这是一种既可期待、又难以捉摸的未来预期,这是在说纵向的技术沿革,又是在预告美妙的未来。从人类史的分法来讲,有一种逻辑就侧重表述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技术改变生产生活的历史,我们接受的历史学习直接地表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和交替作用历史。所以,历史性地陈述总是会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过去,我总是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不能习惯于用传统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去教育面向未来、甚至必须向之托付未来的学生”,现在,在杨晓哲的这本书中,我摘抄到了类似的句子,比我说的更加明确些,“我们的教育不是去讲述陈旧的信息,而后苛求学生们能够迁移到现实的世界中;也不是去重复不变的教条和原理,而后去拼学生们的记忆水平和刻苦程度;我们的教育需要对当下世界的变化多一份关注,也让孩子们注入一份真实的热情。”

是啊,我一直就认为,真正的有效学习和有价值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或者说是“我要学”。

杨博士说,“真正拥有选择权,跟随自己热爱开展学习的时候,真正的互联网+教育的变革才会发生。”这一点,我是极为赞成的。不是有这样一句广告式学习标语嘛,“我选择,我喜欢”,因为选择了,所以喜欢上了;因为可以选择,所以体现了主体;因为是主体,自我意识可能就自然觉醒了,责任与使命也蕴藏其中。

教育要传承,也要变革,但必须面向未来。教育是传承是基于现实和未来的选择性传承,教育的变革也是基于现实和未来的选择性变革。人类社会的文明延续,正是基于不断地传承、变革和选择性创新才实现的。

读杨晓哲著《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突破》_第2张图片

那么互联网时代,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如何的传承和变革呢?杨博士这样铺垫,“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在转入信息时代的过程中,就必然会连带着那些无法躲避的关键因素。虚拟世界的基本单位是比特,真实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原子。虚拟世界的传递方式是互联网,真实世界的传递方式是物流。信息时代是一个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互交融的时代。因而,不可避免地扁平化、去中介化、去中心化、越来越个性化都是信息时代即将来临的变化。”

他这样追问,“我们忍不住想问:那教育呢?教育正处于哪个时代?它将如何转变?”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看不到变革,不愿意变革,按惯性和经验行事,小心驶得万年船。在面向未来的变革路上,我感觉真的是在应验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一边”。也主要是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不可预见,模糊到不可清晰描述,也迫使人们按经验行事,即使过一条陌生的河,也要摸着石头过河。摸不到石头是绝不放心的。正如伟大的航海家们中间,为什么哥伦布是最伟大和最值得传诵的,是因为其他人都是循着经验、循着大陆架、循着既往的经验航行,但哥伦布却是根据假设并相信假设,走了一条绝不知道未来是否一定可以到达彼岸的路。

 接下来的论述,显然是杨博士的专长,我作了简要的摘录。他引用道,“著名的未来学者DANIEL PINK认为,个人需要具备六大必备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并极具想象力地描述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喜与忧:如果人手一终端,技术将带给学生四种特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迭代性。忧愁也是存在的,主要包括,视力,偷懒,自制力,工具,时间,可持续,信息,评价,碎片化,一共九大忧愁。喜在何处?主要有,同伴可见,多元互动,关系更近,合作增强,融入生活,数据反馈,灵活设计,关注个性,自学能力,也是一共九个。

 基于此,我们显然可以理解出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并不应该单一地去看,也即这个世界上既没有纯粹的美好,也没有纯粹的糟糕。顺应其美好,努力克服其糟糕,才是值得采取和价值观。

这一论述,对我的启发同样比较大,“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应该设计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传递内容;让学生在真实和虚拟的体验中主动发问;教会学生多维度地探索问题,而非重复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们多样化地创造和分享。”如此的学习环节,我想,正是体现似乎小米策划提出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那个著名的可汗认为,“老师这一职业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之一。老师被一群孩子包围着,就好像海湾中一块孤独的礁石。与其让三四位老师各自教授25名学生,不如将这些学生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75-100人的班级,由三四位教师来管理。在我看来,这样做会带来很多明显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灵活性。如果老师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教学,就可能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

这样的提法,对于我们如今的学校体制而言,显然还有相当的难度,这需要突破许多东西,例如课程编排、班级授课制、科层管理、学校规模等等。

对于曾经从事德育管理和思考的我而言,接下来的描述,给我非常大的理念支撑:

 “拒绝学生自带设备的理由有很多。例如:手机影响学生注意力;容易导致学生攀比;学生自控力太差;教育有关部门不允许。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认真地看待“自带设备”,就会觉得其中的拒绝理由有多数是站不住脚的。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曾经在教育进程中的一些讨论话题。20世纪80年代讨论中学生能不能手表?20世纪90年代讨论中学生可不可以穿牛仔裤?拒绝戴手表的理由和带手机的差不多。而如今,再也没有人讨论可不可以戴手表和穿牛仔裤了。

或许,制定规则的人不巧地验证了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技三定律。第一,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原有的秩序的一部分。第二,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第三,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又或许本来就没有规则,的确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明确规定学生不可以带手机进入校园,是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而找来的借口。

 雷军说,手机是未来世界的中心。

 我们的教育不可以轻易地忽视学生的世界。学生已然出生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常态化地使用智能手机再平常不过,而我们的教育如果越来越远离它,最终将被学生所困惑,甚至抛弃。”

面对一项新生事物,我们是了解、接受、研究、运用和迭代参与和改进它,还是漠视、排斥、非议、甚至盲目地禁止它,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而且,从理想的角度说,教育最好是走在时代的前面,才可以真正的面向未来。所以教育人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对未来社会的关切度,非常得高。

确实如此。买了许多收,藏在书架上,等有空时再看,这是过去的习惯,而且实际上很少有人再翻看。在网上点开一篇文章,加入收藏,等待有空时再看,实际上也很少有再看的可能。碎片化的学习,不是更短的学习,而是随时学习。我理解,碎片化的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学习。

以上,既是碎片化的阅读的表现,也是碎片化思考的记载。无论你同意否,碎片化的阅读、分享和思考已经发生了,正在发生和将持续发生。这本身,也是《五维突破》这一本书所带给我们的理念和变化之一。

 [注]《“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杨晓哲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读书笔记写于时年3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杨晓哲著《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