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别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孩子(4.1)

从炒得火热的学区房,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热情。他们不遗余力的全身心投入,甚至做全职妈妈或者爸爸都在所不惜。

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我讲过多少次了,为什么还是记不住”“做事这么拖拉,你到底是随了谁了”。看到前面的这些话,是不是感到非常熟悉。对了,这就是很多家长的教育金句,无论多么温文尔雅,多么善解人意,当家长面对自己的“熊孩子”时,都会不约而同的放下身段,变得焦虑、急躁。这些“金句”的表达并没有让孩子们大彻大悟,孩子们涛声依旧、我行我素,要说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推卸责任、划清界限。可不,我作为家长都说了好多次了,你还这样,我尽到责任了,与我无关,全是你的错。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家庭里不断上演,孩子们很可怜,但他们用自己的隐忍不断适应着奇怪的家长。这样看似“听话、懂事”的适应,让家长们很欣慰,他们满足于孩子表面的改变,殊不知孩子用自己平庸的一生来报复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你可以让我考上大学,但你无法让我爱上探索,你可以给我找个对象,但你无法让我享受生活。你眼中那个乖乖的孩子,逐渐变为了一个平庸的人,而你还在喋喋不休的抱怨,我投入了那么多,为什么会是这样?

为什么会是这样?当你学开车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喋喋不休的抱怨、提醒甚至是责怪、谩骂,你能学好车吗?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年级,一门又一门功课组成的简单体系。而现在的教育问题就是把复杂系统的问题用简单系统的方法解决。如果想让孩子各门功课都好,那么你很可能收获一个疯了的高考状元。孩子是一个生命体,有他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标准,如果他的梦想和追求得到家长尊重和正向的引领,他怎么会丧失内在动力而排斥探索和思考呢?家长们都太懒了,他们更愿意学习和理解能够看到并且熟悉的东西:考试和竞争。他们宁可痛苦的去“狰狞”,也不愿蹲下来学一学情感引导、潜意识发掘、同理心,因为在“狰狞”之下,很多效果立竿见影。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但同时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唯一的破解之道,是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

父母的自尊水平上升上升,就不容易拿孩子出气,进而孩子的自尊水平提升,就会有更好的自律水平。一个家就是这样从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的。多读书,不只是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终身学习者的意识和习惯,这不仅是言传身教的榜样引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自尊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了然于胸、处乱不惊。唯有如此,面对孩子时,才能真正做到豁达乐观,宁静平和。《读懂孩子的心》,本周开始读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别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孩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