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7#每日一问#+楠小鱼儿+D10+我读过的“读书论”

关于读书论的书籍,我看过三本。

第一本《日本读书论》

本书中,广泛收集了日本文豪、思想家、学者对“阅读”这一话题所做的思考、追忆、感想。包括夏目漱石、森鸥外等。

书中对“读书法”的深入探讨,向读者展示正确的阅读门径,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文人、学者对读书生涯的回顾,则展现了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知识人追求真理、钻研真知的风貌。

本书的长篇“导言”让我我印象深刻,该导言是由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铮写的。

他写道:劝人读书,是件特别腐朽的事儿。说他腐朽,因为劝人者往往并无资格。假道学讲仁义有多讨厌,见识浅的村学究、腹笱虚的教书匠劝人读书就有多烦人。劝人者究竟读不读书呢?假如自己并不躬行,那么他的话自然没有说服力;若是自家读得勤勤恳恳,我们倒要笑他:读了如许书,成此一腐儒,读书又有何用?他的腐朽,还表现在劝人者的天真上――竟以为在提交合法性证明前,就可以把读书是有益的这一命题当成真理,硬塞给年轻人,岂非以青年为不晓事?其实,读书的合法性是青年一贯质疑的对象。孔子的弟子子路就辩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可见,这种质疑是有传统的。劝人读书的传统有多长,之一读书的传统就有多长。

本书的编写就是刘铮。我是偶然从一个视频里看到他的讲座,知道了他就是颇有名气的书评人“乔纳森”,知道了他编写的这本书。

相对于书中介绍的,我反倒对刘铮他自己介绍的读书方法更有兴趣。

他说他自己现在每个月会速读100多本书,但精读的可能只有不到十本。他说在浏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确定哪些知识是你需要的就够了。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书是无法穷尽的,所以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刘铮他一个月粗读浏览一百多本书,体现的是对知识的选择。从中摘取自己需要的素材,再去写作。对于我们写作小白来讲,更多的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如果我们要对某一个主题开始写作,是不是也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本《这样读一本书就够了》

这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拆书帮创始人——赵周。

我也是从这本书开始学习拆书,学习写拆书稿和讲书稿。

我认为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告诉我们人与书关系的转变,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

把学习者当作学习的主体,以解决问题的目标导向去进行学习。

同时书中首创RIA便签法,把思维转变从晦涩难懂的理论变成人人都能学会实践方法。极大的降低了门槛。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联系过往经历,拆出新思维,提升学习力。

第三本《如何有效读一本书》

这本书是吴老师带拆的一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

我认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把阅读分解成四个主要动作:

1.选书

2.读书

3.做笔记,写感悟

4.重读笔记

而且这四个动作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4.17#每日一问#+楠小鱼儿+D10+我读过的“读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