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惊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心情十分沉痛。

就在前一天晚上,云南、青海两地发生地震,次日痛失巨星。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预兆,巩怕没人知晓。

上午十点多钟,突然听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心里“咯噔”了一下,很是愕然,却不愿相信。这一定不是真的。

打开网络,翻遍所有的新闻,只见一条消息,当时有些怀疑,也希望是假消息。不多久,又见消息辟谣,袁院士的身体状不太好,目前正在医院。

辟谣消息的出现,让紧张的心情,一时安静了许多,但还是有些担心袁老的健康。

以前,只要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信息,我是必看的。前段时间看到过院士写的文章,很风趣的把自己比作九零后,就在不久前还能下田劳作。如此伟大的人,在我的心里,早已是神仙般的存在,怎会有生老病死?听闻院士的身体状况不好,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祈祷,愿他安然度过这一难关,继续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

正在为假消息而感到欣慰的时候,又一次传来不好的消息,袁院士走了,这一次却是真的。虽然从心底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但纵有万般不舍,巨星已经悄然离去。永远地离开了他一生擎爱的水稻,离开了热爱他的人民。倾刻之间,全国上下,江河同泣,天地同悲。

作为一介平民,与袁隆平院士不曾相识、从未谋面,为什么大家都对他念念不忘?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知道袁隆平老师的大名。

一九八0年,我高中毕业考取农校,学的是农学专业。知道是湖南安江农校一位叫袁隆平的老师,发明了“三系杂交”水稻,遗传育种课的时候,专门学习了他的水稻“三系杂交”理论。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老师。从此以后,他的名字深深地扎在我们学农人的心里。

当时的杂交水稻,正在如火如荼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各地派出了大量的农技人员,到海南岛南繁杂交水稻种子。我梦想着,毕业后能成为其中的一员。遗憾的是毕业那年,正好错过了时间,没有赶上。第二年,由于杂交水稻繁育技术的成熟,不再需要去海南南繁,在当地就可以繁育杂交水稻的种子。

毕业后分配到农业部门,又从事了两年的遗传育种工作。不同的是,袁隆平老师从事的是杂交水稻基础性研究,而我们只是基层的水稻品种推广,从事水稻品种区域性试验。

后来工作岗位变动,在农大学的是土地资源调查专业。但始终没有离开农字。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农村,尝过吃不饱饭的痛苦,只道盘中餐,粒粒含辛苦,对粮食饱含着深厚的感情。袁隆平院士破解了我们吃饭的难题,发自内心对他表示无限崇敬和衷心的爱戴。

八十年代,是粮食生产突飞猛进的时代。虽然与农田水利的完善和农药、化肥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功劳,还是得益于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大面推广种植。不准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农民种粮同样可以致富。

记得那时候,老家的土地基本上种的是杂交稻。1984年是特别丰收的一年,父亲喜笑颜开地计算着,一亩田种植两季水稻,种的都是杂交品种,亩产高达两千余斤,家里每年收获的稻谷都有一万多斤,除去上交的公、余粮,多余的粮食有粮畈上门收购,一百斤稻谷可以卖上几十块钱,差不多抵上我一个月的工资。

一直困难的家里开始有了结余,父亲用卖粮的钱,再借上一点,自己动手制砖,亲友邻居出工出力,花了三、四千元重新盖了一幢砖瓦房。也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

老百姓不再为吃不饱饭而发愁,十四亿人的饭碗端到了自己手,一生心系水稻、心系人民的袁隆平院士居功至伟。

袁老把伟大的一生,奉献给了一粒种子,他的心血和汗水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撒向了世界。他播下的何止是一粒稻种,更是他不图名利,造福大众的高尚品格。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缅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