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什么人的意见和反馈的价值最高?

以下来自于网易云音乐的采铜好书精读栏目,强烈推荐大家购买收听这个节目,一下内容仅自己复习时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人。

大家好,我是采铜,欢迎大家来到《采铜·好书精读》。这周我们给大家精读的这本书是《离经叛道》。我为大家总结了这本书里面四个高价值的核心观点,上一期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第一个,创新就是拒绝默认选项,今天我们来说第二个点,好想法要经过同行检验

首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我们有新的想法的时候,总是想得到他人的意见和反馈,那么什么人的意见和反馈是最高价值的呢?《离经叛道》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同行的意见和反馈是最高价值的

有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它做了这样一个研究,它请一些人来观看多个马戏团的表演视频,然后让观看者给这些视频打分。这些打分是为了预测,这些表演在大众中的总体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那么这些观看者里面,有些人随机挑选出来的普通观众,还有些人是表演这些马戏节目的的演员,这些演员家既会看到自己的表演视频,也会看到别的马戏团的表演视频,那么还有一些打分者是马戏团的老板们。

这一小部分人打完分以后呢,研究者又邀请了一万多名普通的观众来给这些视频打分,这些人就是马戏节目的大众评审团。

然后呢,这个教授就把前面一小拨人的预测打分和大众评审团的真实打分进行对比,结果就发现,马戏团的演员,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的打分预测,总是过高,他们预测自己的作品在大众中更受欢迎,明显超过了实际的受欢迎程度。

而马戏团的老板们就不会有这种高估,他们不会高估自己家的马戏团的受欢迎程度,他们的预测显得更加的中立

这个研究结果就说明了,我们人总是有一种太过自信的倾向,无法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想法和产出。

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类似的结果,不同群体的人都有这种现象。

比如说,高中生,大概70%的高中生,他们认为自己的领导力高于平均水平,只有2%的人认为自己的领导力是低于平均水平

再比如,大学教授,有调查显示,94%的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学术工作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而对于工程师来说,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工程师认为自己的表现处于前5%的水平。

企业家来也有这个问题,有一个研究调查了3000个小企业的老板,让这些老板预测自己的公司和同行业公司的成功概率。结果发现他们给自己的企业的成功概率打分,在十分里面,平均打8.1分,但是对于同行业公司,他们平均只会给5.9分。

所以这种过度自信的偏差是非常普遍的。就连那些特别牛的人,他们的自我判断,也不是那么准确的。比如说贝多芬,这么伟大的音乐家,它的嗅觉应该是很敏锐的,对吧?它的眼光应该是很刁钻的对吧,但是它在评价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也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

贝多芬,曾经对自己一生中的70部作品做出过评价,预测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力。其中有对15部作品,估计过于乐观,这些作品在后世,大众对他们的评价并是很高的,但是贝多芬当时就认为这15部作品很好。

还有八部作品呢,他是低估的,但是恰恰是这八部作品,后来就成了传世之作,影响非常深远。

有人统计,贝多芬,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达到了33%的失误率,这个还是挺高的。

自己的想法和作品的评价偏差更心理学上的另一个概念,叫“确认偏误”有关。

确认偏误是指,每个人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有意无意的去强调自己的优势,以及强化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观点和信念,但是对于自己可能有的缺点或者错误,则很难去面对或者正视。

确认偏误是一种信息过滤器,凡是有利于我们的信息,就会优先进入我们的头脑,而不利于我们的信息,则很可能会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反复发生以后,我们的自我判断就越来越不准确

那么既然一个人,对自己的判断这么可靠,那么他可以怎样获得比较可靠、可信的对自己的评价呢?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获得同行的评价,特别是同行里的专家、高手的评价。

其实刚才讲的那个马戏团的研究,还有一个结论我没讲,就是对于马戏表演视频最准确的预测分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就是在马戏团的演员,在给他的同行的作品打分的时候,出现的。虽然,那些马戏演员在评价自己作品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高估,但是在评价其他人的表演的时候,打分是最客观、最准确的。即便相比于那些打分比较中立的马戏团老板,也更加准确。

因为这些马戏团的演员,都是非常有水平的专业人士,用专业的眼光去看专业的表演,那么这个评价的可信度就会最高。

但是你可能会说,那些马戏团的老板,肯定也是专业人士啊,而且经验啊、经历啊应该比演员更丰富哦,为什么他们的预测准确度不如表演者呢。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马戏团的老板采用的是一种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去打分,而表演者是采用一种创造者的思维方式,去打分。

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着眼点,不在于表演的专业性和创造性,而是在于投入产出比,
如果一个表演很创新,他们会觉得风险太大,不确定太大,所以偏向于给比较低的分数,所以老板们对于创新度比较高的创作会比较谨慎,比较保守。

那么创造者的思维方式,更看重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品质,以及创意程度。创作者评创作者,更加感同身受,对方下了多少苦功,用了什么技巧,以及有什么创新和突破,都大致能看得出来,所以同行之间的评价是准确的,同行给同行的反馈也是最高价值的,最有参考意义。

其实在学术界,同行之间的相互评价是最基本的一种学术活动,叫做“同行评阅”。在一般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要在某个学术杂志上发表,那么首先就需要被若干位学术同行进行审阅,这种审阅的过程通常是双盲的方式,也就是投稿者不知道他的论文会被谁审阅,而审阅者也并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一篇论文只有得到审阅者的一致认可后才可能发表。

并且,同行评阅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学术交流的作用。一个投稿者会收到论文评阅者的评语,其中可能包括很多的质疑和批评,而这些质疑和批评很可能是论文作者之前没有考虑的,那么作者在看了这些评审意见之后,可能研究的思路就打开了,意识到了之前没有意思到的问题,所以同行给同行之间的反馈是非常高价值的。

同理,不仅在学术领域,在其他的领域,比如职场,比如商业,比如艺术创作中,同行的评价都很重要。

再回到马戏团的这个例子,同行间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而另外有一种评价,可能就被高估了,那就是普通观众的评价,参照价值就没这么大。为什么呢?因为普通观众的专业性和欣赏能力不够,他们做出的评价很容易被自己有限的经验所束缚,所以当他们看到太有创意的作品的时候,反倒会接受不能,打分也会偏低。所以在马戏团研究中,当演员评估彼此的表演时,他们的预测准确率是普通测试观众的两倍。

我举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周星驰近几年拍了两部西游题材的电影,一部叫做《西游降魔篇》,一部叫《西游伏妖篇》,这两部作品我都蛮欣赏的,因为它们跟以前的西游体裁的电影都非常不同,在意识、手法和表现力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而我自己是研究创新这块的,所以对这些创新点比较敏感。

但是普通观众呢,对这两部作品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很多人虽然是周星驰的影迷,但他们对周星驰的概念还停留在周星驰过去作品之中,他们心里一直放着一个怀旧式的周星驰,所以看到周星驰画风已经很不一样的新作品的时候,反倒会觉得他退步了,拍得不咋地。但其实大家没意识到的是,周星驰一直在超越自己,好的艺术家是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他在一直往前走,而观众反倒是有一点跟不上了。

那么,同行评价的重要性,这个道理如果应用在职场中,需要怎么做呢?很简单,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把你的想法多跟同事交流,特别是跟那些经验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强的老员工去交流,这样你收获会比较大。而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那么就要鼓励大家,积极地相互交流,放开言路,相互碰撞。

美国有一家创业公司就特别注重这点,它是一家通过互联网来卖眼镜的公司,近些年很火,叫沃比帕克,这个公司他们就是非常重视,员工的想法让其他的员工来评价,而不只是让领导来评价。这个公司内部有一个在线交流平台,允许公司内的所有员工提交自己的创新想法和改进建议,然后公司里的所有人都可以来评价这些想法。

但我们知道一般的公司,是一个等级化的系统,层级跟层级之间是有隔阂的,而且还有所谓的部门墙,就是部门跟部门之间也不是互通的。所以你在公司里面,可以经常交流的人,也就同一个部门、相近级别之间的几个人、十几个人而已。那么,如果总是这么几个人、十几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讨论来讨论去,自己来评价自己的想法,那么思路就会变得局限,想法也会僵化,对想法的评价也很可能不准确。

其实公司里面还有一个风险,就是领导者的一意孤行。如果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在某一个重大问题的想法上出现了偏差,他犯了错误,那么这个错误是很难纠正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宝丽来公司,宝丽来公司的领导人兰德是一个发明天才,有极高的威望,在公司里也几乎没有人去提出与他不同的意见。兰德就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就是认为即拍即印的相机一定是最完美的相机,是最符合用户需要的,而错过了数码相机的主浪潮。虽然宝丽来公司曾经一度在业界地位显赫,技术也非常领先,但是由于公司领导者的偏执,陷入了一种所谓的“团体迷思”,从而造成了重大的战略失误,走上了无可避免的败局。

所以一个公司里,要有宽松的发表意见的环境,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讲到这里,我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实践练习,名字叫“找饭友”。我发现一个现象,不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学校里面,通常大家吃中饭的时候,饭友是比较固定的。每天你总是跟差不多的这么几个人吃中饭,吃得久了每次聊天都是差不多的话题。那么,你能不能试一下,找几个平时交流不多的同学或者同事,一起吃中饭,会是什么感觉?然后在吃饭的时候,你们也可以讨论讨论,你可以亮出你的一些观点,看看别人的反馈,也许你真的会有新的收获。

当然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讲了这么多,自己评自己的过高估计,讲了这么多,同行的评价更客观。但是,要是同行给的评价里面,提了一些负面的评价,让我感觉很受挫,该怎么办?以及,万一我的这个想法被否定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呢?如何进行下去呢?

这里啊,我要提请大家,丢掉某种一步登天的幻想。不要对自己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想法或者作品报以过高的期望。

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大作家,他们在写作生涯的早期,投稿以后被据稿拒稿是家常便饭。很多大作家有被据稿的经历。例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被称为“恐怖小说之王”的斯蒂芬•金,年轻时,会把每一份据稿信订在墙上,几年以后,这些据稿信竟然积累了厚厚一叠。

但是一个成功的作家和一个失败的作家的区别,就是成功的作家在被据稿之后会继续顽强地写下去,直到稿件被接受。而失败的作家可能早早就放弃了。

所以如果说你有一些想法、创意、作品,经过同行的检验之后,发现是不尽人意的,那么不需要太放在心上,你只要继续工作,继续不断地产出新东西就可以了。

有研究者就发现,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创作者,他们的作品的平均水平,并不比他的名气较小的同行们的平均水平更好,但是由于它们的产出量非常大,那么在这么多大的产出量里面总有一部分的作品会变成杰作。

所以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说一个人能否产出伟大作品或者成功创意的概率是跟他的产出总量成正比的,就是你量越大,那么你产生出杰出作品的概率也就更大。

比如说,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创作过37部戏剧作品和154首十四行诗,在这些作品里,既有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这样的传世之作,但是也创作了一些比较糟糕的作品,比如像雅典的泰门,像佩利科尔斯,这些作品现在已经被人所淡忘了。

再举一个近一点的例子。有一次我跟一个自媒体的主编聊了聊,他的团队做的微信公众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积累了一百多万的粉丝,据他所说,他推送的每一篇公众号文章,在起文章标题的时候,每一篇起码要有二三十个备选标题,然后在这些标题之间pk,由团队成员投票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文章打开率最高的一个标题。这就是先有量才有质的一个例子。

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非常厉害的创意,好像等到了就可以一步登天,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的天才都做不到。你必须是先做起来,不断地产出,让创意源源不断地产生、成型。一开始做出的东西肯定是比较糟糕的,但没有关系,当你的产出达到一定量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创业者身上。我们会看到有些创业者,它一旦有了一个idea,就很冲动的去创业了,去开公司,然后去招人,然后去融资,最后是一败涂地。

因为他一开始就对这个IDEA有了一个高估,过高的估计,又缺少来自外部的客观评价,不断地处于证实偏见之中。这就完蛋了。

当你有一个两个IDEA的时候,不妨继续思考,看能不能想出一百个、两百个IDEA,然后你再从这么多的IDEA里面去挑那个最好的,再去把它实现,那你的成功概率就会高很多,这也是《离经叛道》这本书对我们的一个特别大的启示。

接下来再给大家一个实践练习,想一想你目前的工作或者学习的产出有哪些,然后这些产出的数量是多少?如果数量还很少的少,你能不能制定一个计划来增加你的产出?

简单总结一我今天讲的主要内容,一个创新者或者创作者或者一般的智力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创造,把数量提上去,才可能提升质量。而对于自己的产出,不要沉醉在自我评价之中,一定要让其他的懂行的人,帮你把把脉,给一些专业的评价,然后你才能对你的东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才可能不断地去改进,最终成功地做出来。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此结束。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讲了《离经叛道》这本书里面第二个核心观点,是好想法要经受同行检验,另外,我给大家留了实践练习,一个是找到新饭友,还有一个是制定你的增加产量计划。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跟大家交流。

下一期,我们继续讲《离经叛道》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第三个高价值的点,找到说服他人的心理纽带。这里是《采铜 好书精读》,咱们下期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经叛道》:什么人的意见和反馈的价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