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我眼中的沈复和陈芸

《浮生六记》:我眼中的沈复和陈芸_第1张图片

01

人生遇一知己,夫复何求。

古往今来,大家都对沈复不做过多评价,甚至有些贬义。不过是才华平平、爱养花弄草、没有担当的穷书生罢了,但对芸娘的溢美之辞从未削减过。

林语堂先生称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是否有过誉之处,不置可否。

但陈芸的确很可爱,从踏进沈家的那一天起,两人一直伉俪情深,琴瑟和鸣。

用沈复的话说,二人谈论诗文道义、共赏沧浪美景,似神仙眷侣、烟火神仙。

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很少有一对夫妻能够心意相通,白头偕老。即使在陈芸死后,众人纷纷躲煞,沈复虽然惧怕,但思念之切,毅然想见到芸娘的魂魄,可谓用情至深也。

后来途径芸娘坟地,还不忘绕路前去拜访。甚至狎妓之时,偏找了一个像芸娘的妓女喜儿来解相思之苦。

这样的行为,不免让后世评论家耻笑,甚至为芸娘忿忿不平,这样的男人,除了有点才华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倾慕和依靠。

前两天,看到书中某个片段时,我心里也不爽大骂沈复是渣男,但整个爱情故事看完后,便觉得沈复是一个非常幸福又可怜的人。这一点后文再叙。

总而观之,沈复和芸娘的爱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他们在庸常生活中寻找的小惊喜和浪漫,即使生老病死,不离不弃,相比于梁祝这样的唯美爱情故事,沈复和芸娘的平凡和知足,更为打动人们。

“男耕女织、夫唱妇随”这种传统观念仍旧在当今社会占有很大比重,而沈复和芸娘是很好的践行者,也是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者。

《浮生六记》:我眼中的沈复和陈芸_第2张图片

02

沈复给人的感觉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但在学问上似乎并没有下多大功夫,是万千个读书人中的分母,做不了大学士,只能像他一样,做幕僚,做游宦,做街头卖画的穷书生。

沈复是那些落第文人的代表,他尽管没有参加科举,但生活状态和那些名落孙山的读书人又有什么区别?

他自己说:“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这些话体现在他广交好友、仗义相助,喜欢游玩,钟爱些园林假山之类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他不擅理财,不分忠奸,沉迷俗世之美不思进取。

他号梅逸,效仿“梅妻鹤子”,神往田园生活,但从未有一天安贫乐道、真正的悠然生活过,他是受不了的,还记得他没钱时住在土地祠中,将整个身子钻进去,只露出膝盖,穷困潦倒的样子让人心疼。

他真诚善良,对妻子儿女充满怜爱,但也毫无担当,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怡然自乐。他有骨气,但无志气,甚至有种自甘堕落的悲哀。

最后不得不提,沈复将自己狎妓的经历写在了《浮生六记》中,读者大骂对不起芸娘,两相对比,不是文笔让《浮生六记》成为经典,而是有芸娘这样的奇女子,能够一如既往的爱着丈夫。

03

再来说芸娘,书中说她:“芸若腐儒,迂拘多礼。”书中不时一口一个“郎君”,说话时也没有张狂的劲,反倒是一切都打点好了一般。

沈复离家求学,芸娘默然答应。

沈复身无分文,芸娘支招,一句“求亲戚不如求朋友”,给他指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这场婚姻中,陈芸像一个听话体贴的小媳妇,也像一个事事操心的童养媳,沈复的衣食住行都要她来关照,甚至,不时还要给他找小妾。

这点在封建社会似乎并不多见,和《妻妾成群》或者后宫夺宠的小说截然不同,竟然有一个女人愿意别的女人来和自己抢丈夫,这又是怎样的心态?

芸娘身上还有一种反叛的勇气,她敢于女扮男装夜游灯会,也敢于议论家事,这样的勇气在封建时代可不常有。

她思虑心重,病中常常呓语“憨园为何负我,阿双为何负我?”加上儿女离散,生活穷困,最后造成了她香消玉殒的悲剧。

陈芸的个性中有勤劳、有朴实、有倔强,有钟爱一人的炽热,也有着才女柔情的博雅。

《浮生六记》:我眼中的沈复和陈芸_第3张图片

04

如果说沈复和陈芸的结合是真正的爱情和婚姻,那么沈复便是那个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浪荡公子,而陈芸便是那个时刻顾全大局、企图力挽狂澜的女中豪杰。

他们是才子佳人,也是苦命鸳鸯。是烟火神仙,也是阴阳两隔。

后人总想把沈复陈芸和《活着》中的福贵家珍作比较。

沈复和福贵都曾是家道中落的浪荡子,但沈复至死不改本性,福贵的人生却是大翻盘;芸娘和家珍都是顾家的好女子,骨子里也都有一种韧劲,但芸娘更具才华,也更懂得欣赏沈复的志向和精神诉求,家珍更能容忍一些,祈求家人健康便好。

沈复的落魄,其实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坚守的底线在社会大环境下千疮百孔,想要追求尊严,但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站在被社会淘汰的行列中,继续自甘堕落。

芸娘的勇敢,实则说明了封建王道的末日来临之时,女性意识渐渐觉醒,社会再也不能忽视女性的地位,只能一边压制着,一边走向自我毁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六记》:我眼中的沈复和陈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