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虑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相伴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适当的焦虑是前进的动力,但焦虑不等同与危机意识,如果焦虑被放大就会成为心理疾病,在信息高度发达供给严重过剩的今天,网上充斥着各种付费课程、励志鸡汤、目不暇接的成功案例和经历逆天的名家大咖,这样的环境下焦虑成了每个人挥之不去的痛点。
曾经轰动一时的《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利用幸存者偏差戳中了无数人的焦虑点。
每个看到这类文章的人都会被无尽的焦虑感折磨,焦虑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学生焦虑成绩,职场焦虑进阶,宝妈焦虑育儿,创业者焦虑风口,青年焦虑薪水,中年焦虑油腻与脱发……每种焦虑都是精心策划好的,而我们则被细分成不同的目标用户,是等待被收割的韭菜。
韭菜真的是个很贴切的词,韭菜生长速度很快,如果收割得当,一批韭菜一年可以割10茬。而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快速成长,每个人、每家公司都会希望有快速成长的能力和能快速成长的人才,这是一种好的驱动力,但是已经被各种课程和鸡汤爆文玩变质了,打着快速成长的旗号东拼西凑一门课程或熬制一碗鸡汤。
知识付费相较传统的教育、培训,是个新兴的领域,但其实只是换了种形式而已,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和学校教我们知识就是知识付费,而现在所谓的只是付费绝大多数只是把以前大火的各种成功学畅销书的那一套搬到了互联网上,包装出一位背景经历牛逼的大咖,曾经有多少成功案例,目前有多少学员,财务自由,去过七大洲、四大洋、南极北极……然后告诉你将把自己几十年的内功心法浓缩成一周学会的秘籍传授给你,只要199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们作为平凡的韭菜当然会心动。
3
可我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去买呢?焦虑、没时间(碎片化的时间)、浮躁。
焦虑的本质其实是能力与预期的差距,也就是常说的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而“知识生产者”和那些鸡汤自媒体人会拉出一堆胡玮炜这样实力与幸运兼具的精英来打压你,告诉你已经被“抛弃”了,所以这种焦虑会被迅速放大。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人们也越来越感叹于时间的不够用,工作以外的碎片化的时间里各种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太多,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人去花费大量时间自己思考、琢磨、探索。
浮躁也可以等同于快餐化,快节奏与大压力下,轻松、娱乐、简单的内容备受追捧,从各种火爆的综艺节目到快手、抖音的崛起可见一斑,而快餐式阅读、快餐式爱情、快餐式知识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速成班、速成课大受欢迎。
4
马云曾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看懂了人性,拼多多的成功也是看懂了另一面人性,而知识付费的火爆也是利用了人性,谁都想速成,谁都想便捷地学习、进阶能力,甚至学没学到东西根本无所谓,因为花钱买课使人安心,可以缓解焦虑,相较于真正学到知识,买了课就是在学习的心理暗示似乎最重要,顺便可以在朋友圈炫一下自己爱学习的心态。
目前的知识付费领域是纯靠良心的,也不是所有课程和产品都是如此不堪,也有很多优质的课程,但有真才实学的大家,并且愿意花费心血制作课程,并且能把课打磨好传播好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精通玩传播、玩包装、博眼球的“专家”。
所以回头看看那篇同龄人抛弃你的鸡汤,和其他博眼球的鸡汤,它们能带给人什么,摆出一堆牛逼精英的例子,然后踩几脚你的生活,告诉你你是多么差劲,已经被“抛弃”了,结尾在给你打一针“不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的”鸡血,除了长久的焦虑、迷茫和一刻钟奋斗激情什么也不会留下。再看看购买的进度条一直停留在第一章的课程,除了东拼西凑的二手阉割知识框架和努力奋进的心理暗示外什么也没留下。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危机意识是一种不断自驱的动力,焦虑无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不要被各种营销玩法和概念控制了情绪。成功学都是扯淡,不是停滞不前放纵自己的意思,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成功的定位,可以选择给自己打鸡血,也可以选择岁月静好,无所谓标准与对错,也不该存在鄙视链,只要你自己有自己的目标,一点点靠近的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了,自己有自己的剑法,不要去挤破头争抢辟邪剑谱,相信自宫就速成的鬼话。
5
而对于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想要获得优质的相关知识,想要逐渐成为专家,想要提升自己,看书并实践是一条传统但有效的途径,每个行业、领域都有被检验过和认可的经典作品,当然这些作品可能并没有网课那样简单、明晰,但任何知识的获取都需要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的,不然和娱乐有什么区别,虽然开始会有些难和枯燥,但熬过初始阶段就会变得顺畅,很多付费课程都是通过拆解这些经典并阉割拼凑的,再换个高大上的名词就变成新的知识了。
要建设有个人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体系,说人话就是要归纳总结,做读书笔记,并把它们梳理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实践中。
你可以买来快速的认知,但买不来知识,真正该抛弃的不是同龄人,而是那些浮躁的成功学和无谓的焦虑,韭菜生长不是为了被割,而是为了成为更有营养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敬,你努力前行,不忧亦不惧的样子真的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