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迷雾,你能否看到自己?

这个8月天里,室外或骄阳似火,或绿树婆娑,都和我关系甚微。因为我只喜欢窝在家里,享受这舒适的闲暇时光。难得的暑假,我要把它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追剧、练字和看书理所应当的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最近迷上了历史类书籍――《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系列。这个系列的书按照朝代顺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故事虽简单,却让人感慨万千。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真真如此。

从古至今,有一条不变的真理:读书是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贾谊、朱买臣、司马懿……诸多股肱之臣没有一个是不爱看书的。即使有人凭借一时运气投机而成,也不会长久。不只古代,现在亦然。一个人身上如果没有一点书卷气,他便会魅力大减。为什么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深受观众的喜爱,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清流。相较于那些追捧明星的综艺,它如暖暖春风拂入人的心田,它又如清冽甘泉浸润人的脾性。董卿为什么能在中央台如常青松一般绿满四季,长盛不衰?为什么她能主持这样的节目?她腹中的广博诗书应是最佳答案。毕业三年来,我也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些书,有中国现当代作品,也有稍稍涉及古之经典,自然也会有欧美和日本一些经典或流行作品。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然而我却发现我读的书,竟如春之细雨或冬之白雪,很快便消散了,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我也不是个陶潜式的人物,我想花在读书的的功夫能有朝一日亮出它的光彩,然而我却没看到。思来想去,我有两点未做好。其一:我心中总有惶惶然之感,所以我只顾读书的数量,然而对其中精华未做吸收――我没有去记其中精髓。所以,读了也就读了,没有记忆也没有深入思考,它只是一个壳子或符号。其二:我写得太少了。每次读书我既不做笔记更不写感想。有些书在初始读时,我会大受震动,尔后不闻不问,最后就变成过往的雨雪,消、融了。

历史人物如雨林树木,参差不齐,又各有风姿。正是因为人多,人性之复杂更是可见一斑。有人譬如张骞、苏武,视荣华如粪土。各种威逼利诱,更能燃起他们的忠贞之火。这是人性的坚贞不屈!又有人,如曹操、刘邦,枭雄曹他能杀恩人全家,汉王刘他更是能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置于死地,为了至高权利人竟也可以冷酷到这种地步。战国时期,很多有志之士游走于各国,希望能找到有为君主为之效力,有人择一君主生死相随,也有人数次换木而栖,其中纷繁的原因,不能让人一言蔽之。总之,无法评说,谁对谁错。人,可以因为忠贞单纯而名垂千古,也会因其波谲诡辩而富有光彩。长久的压抑或者习以为常的傲慢常常会带来致命后果。古之宦官,久居深宫,本来是低贱的存在,他们受尽折辱,然而一旦得势,便会疯狂地报复!东汉末期如此,大明王朝更是骇人!这其中应有深深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吧。人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兽,它可以吸收自信、宽松、阳光做养分,也会有妒忌、自卑、狭隘找上门。它如何成长与行走,决定权在你,前提是你要有眼界和心胸驾驭的了它。谁不向往水美草丰的阳光地带,但是人生无可奈何处又岂能是常人所能预料的呢?

有人曾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当你把眼光聚焦在时空的高处,俯瞰人类历史的沧海桑田,真的大有同感。所有的人都曾有自己的理想,所有人都尝试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所有人都或大或小尝到过成功或失败的滋味。最后,不管你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最后的最后一切都讲成为过去,不论你是国君还是乞丐。这样的结论,并不是鼓励人消极避世,而是要清楚,活好是所有人都想要的,但是活在当下却常常被忽略。请记住,所有人都是历史星河的尘埃,没必要太跟当下的自己过不去。

渺小如我,我愿且行且思,一个假期的休习,会让我更有力量。我会以书为桥,以梦为马,奔向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过历史的迷雾,你能否看到自己?)